第5章 循序漸進的軍事改良
自從李陵風嘗試山地越野之後,童子軍開始將野外拉練常規化,隔三差五就來一次。
看著日益熟練的孩子們,李陵風決定提高一些難度。
於是野外拉練加上了持械和著甲。
果然,加入兵器之後,孩子們的表現糟糕了很多,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沒法快速結束戰鬥或者突圍,一打起來就會陷入毫無意義的糾纏中,持械讓對抗雙方的容錯率都高了很多,在纏鬥中慢慢失去體力或者被衝散陣型的情況成為了普遍現象。
李陵風每時每刻都在提醒他們注意保持陣型,不要戀戰,要保持移動。
但效果不是很好,丘陵地形總會將接戰的有效寬度減少很多,到最後大家只能堵著一個口子打。
這種情況下李陵風決定從古人的智慧中學習靈感。
在專制公的圖書室翻來翻去找了很多天之後,還真讓他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那就是羅馬軍隊曾經用過的西徐亞戰術。
山地步兵,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機動能力,隱匿能力和在崎嶇的環境里快速建立防禦陣營的能力。
在查士丁尼時代的拜占庭帝國,訓練軍隊的時候會採用一種叫做西徐亞步兵陣型的模擬戰術,在西徐亞陣型中,各營不分攻擊部隊和防禦部隊,均以同樣方式編組。訓練時,各營排成一條戰線,並組成兩個高機動部隊快速奔跑,而非通常布陣的三個團。訓練開始后,兩翼向前推進,並以外側各營領先進行環形運動,互相靠近,包圍戰線前方的目標地區。
接下來,兩翼繼續進行環形運動,右翼在外圍,左翼在內側,朝相對的方向行動,最終前進到互相重疊的位置。這種訓練曾是拜占庭軍隊早年在冬營時的一種競技娛樂項目,後來演變成了一種訓練戰術。當然,正統的西徐亞戰術需要騎兵的配合,但在伯羅奔尼撒,不需要那麼多騎兵,只要繼承徐西亞戰術的精髓——步兵在移動中的穿插體系。
這能夠保證士兵們在遭遇戰中快速轉變方向,以少量人的防禦為大多數人的撤退提供時間。
李陵風想要在丘陵和山巒中重現改良版西徐亞陣型的願望是美好的,但實際操作起來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意外。
最嚴重的就是指揮問題。
丘陵作戰和行軍中,視野和聲音受限很大,指揮官的命令到了士兵耳朵里就會變成模糊不清的指令——很大因素在於山地叢林中,對於方位的描述沒有明顯的對比物,指揮官本人也只能用抽象的描述來表達命令,再加上環境本來就吵雜,壓根沒法做到令行禁止。
這就導致了士兵們在移動過程中為了保持前方有準確視野和能接受到來自指揮官的信息而失去了一部分機動性——在這種訓練里,機動性是最重要的要素,失去機動性一切都毫無意義。
畢竟奧斯曼人也能在山地遭遇中快速列陣,只有比他們快,才能活下來。
李陵風想了半天該如何準確把軍令快速傳達到一線戰鬥序列中。
最後他想到了旗語。
戰旗揮舞起來,大部分人都能看見,也不會因為環境音被干擾了。
戰旗能明顯的指揮方向,還可以上下左右前後揮舞,這六個動作基本能夠滿足編排成命令的條件。
李陵風馬上找來父親的侍衛長討論如何編寫旗語。
侍衛長對這件事很有興趣,也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了很多有用的意見。
比如旗語不能太複雜,
要是指望旗語來實現複雜的命令基本不可能,類似「左翼突圍右翼打掩護,騎射手準備開始騷擾對方前排士兵」這種命令旗語是沒法實現的。
還有騎兵和步兵的旗語應該分開,雙方不應用同一套旗語,不然有可能造成指揮紊亂。
李陵風決定以後出門打仗帶兩桿戰旗,一桿紅色,指揮騎兵,一桿紫色,指揮步兵。
剛好是羅馬的兩種象徵性顏色。
指揮的問題解決了,下面就是具體的山地作戰經驗學習,為此李陵風專門懇求父親顧了一個亞美尼亞山地雇傭兵,來當這些孩子們的教官。
本來亞美尼亞人並不願意當一群孩子們的教官,在他看來,一群乳臭未乾的孩子在專制公嫡長子的帶領下決定進行軍事訓練這件事就是麻煩的代名詞,如果放任他們,發生了意外怎麼辦?誰來承擔責任?如果管束他們,又會引起小專制公的不滿,那就得不償失了。
合著他以為自己是來當保姆的。
李陵風很是不滿。
「希斯塔姆先生,您為什麼不願意來教這些孩子對抗異突厥人的寶貴知識呢?我的父親可是打算付給您不少的傭金。」
「如果要教一群孩子學習如何在戰場上廝殺,那我不要這筆錢,殿下。」亞美尼亞人嘆了口氣:「我寧願上戰場去賺它。」
「你是擔心童子軍胡鬧,最後卻要你這個教官來承擔這一切?」
李陵風臉色很嚴肅:「我會承擔所有的責任,你只管訓練他們就好了,我保證沒人會不聽你的話。」
亞美尼亞人勉強答應去看一看。
但這些孩子給了他很大的驚喜。
稚嫩的面容不代表他們沒有紀律,不代表他們不合格。
整齊的隊列,有模有樣的訓練,連吃飯和睡覺都井井有條,不慌不忙。
並不是亞美尼亞人想象中亂糟糟擠成一團嬉笑打鬧的樣子。
「我答應您,殿下,我要給您道歉,他們確實算是有士兵的模樣了。」亞美尼亞人和李陵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這位小專制公非常成熟穩重,看起來不是那種天天惹事生非的人,就答應下來。
亞美尼亞人在和黑羊王朝,白羊王朝,波斯人的鬥爭中掌握了豐富的山地作戰經驗,雖然他們如今亡了國,但這些傳承還沒有被輕易抹除。
亞美尼亞人提出的第一個意見就是訓練步兵們掌握中程的弓箭射擊能力。
「士兵們都應接受在站立姿態下快速射箭的訓練,無論以羅馬射法還是波斯射法皆可。對於射出箭支的威力而言,拉弓速度就顯得十分重要。這一點極為關鍵,而且有必要在移動過程中也讓士兵進行這樣的練習。事實上,即使士兵們能夠準確瞄準目標,但如果箭速和射速過低,也沒有任何意義。士兵們應該練習以站姿在一定距離上射擊一根長槍或其他類似目標,另外他還要練習在奔跑的過程中,向前後左右快速射箭,此外還要練習不同地形遮蔽視野時如何確定敵人的位置。」
山地步兵應該具備一部分弓箭手的功能,有一定的中距離作戰能力,依靠樹林,岩石或者土丘來減緩敵人前進的步伐。
「在每次奔跑時,士兵都要使用自己的弓射出一至兩箭,如果弓囊夠大或是此人使用半包裹式弓囊,就應把沒有摘下弦的弓放進弓囊,拿出平時背在後背上的長劍,在脫離一定空間之後再快速將其放回後背,重新換回弓箭。」
長劍比起長矛,更容易在狹小地形中刺中敵人,因此,劍術也是山地步兵應該具備的能力。
除了長劍,李陵風還打算給童子軍配備一些鈍器,比如小釘頭錘,這也保證了面對重甲士兵時能夠有效殺傷對方。
但代價就是沒地方給士兵配盾了,這樣士兵們的防禦能力會大大削弱,沒有長矛和盾,面對騎兵的反制能力幾乎是零,遠距離長弓也會對這些士兵造成巨大的傷害和士氣打擊,好在山地不是騎兵能衝起來的地方,射中叢林中的人也不是那麼容易。
沒有完美的軍隊,只能一步步改良下去。
李陵風有些無奈。
他第一次覺得穿越者並非萬能,以前很多想當然的事情如今看著和紙上談兵沒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