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大好河山

第 74 章 大好河山

「羲和,清霽,你們來看,杭城風景如畫,令人沉醉,大周幅員遼闊,還有許多這樣風景秀麗的地方,這大好河山,朕希望是天下人的大好河山,而不僅僅是那些豪門望族的私家花園。朕希望在大周的土地上,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是有才學,有能力,有一技之長,都能有用武之地,而不會因為出身被埋沒。」

「陛下說得太好了,天下應該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權貴們的江山。」武羲和忍不住拍手稱讚。

「陛下雄才大略,心懷蒼生,實乃百姓之福。若是以後選拔任用能完全不計出身,多少寒門子弟定會感念陛下大恩,竭盡所能報效朝廷,為百姓謀福祉。」

姜黎的一番話也說得呂清霽熱血沸騰。

呂清霽想,若是聖上掌權之後,不僅是他自己有了希望,千千萬萬的寒門學子都有了希望,哪怕是貧苦百姓出身的,只要有才幹有能力,有一技之長,都能得到朝廷重用,發揮自己所長,這樣的天下,是多麼令人嚮往啊!

「清霽,你才能出眾,不妨你來說說若是要實現朕的理想,需要具體做些什麼吧?朕想聽聽你的想法。」

呂清霽寫的文章姜黎都調閱出來讀過了,確實很有文才,又鞭辟入裡,但是關於如何打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大周天下,他卻沒有在呂清霽的文章中看到過。

是啊,要想做到公平公正,不計出身,談何容易?

「陛下相問,微臣自當知無不言,若是有言語不當之處,還望陛下恕罪。」

如何讓大周的官場之中奉行公平公正的原則,這些年,呂清霽不是沒有想過,特別是當他知道自己被豪門世家的子弟取代的時候,他就不希望其他寒門學子也像他這般,好好的前程無端被人給替代了。

「清霽,你但講無妨,這裡就我們三人。」

「啟稟陛下,微臣想說的第一點,官員的任命不能單純依靠吏部的判斷和幾位位高權重的大人們的判斷。如若某個官職有空缺,可以設定一些條件,凡事符合條件之人,均可報名,可依次通過文試、「實戰」選拔,選出第一名,再看這個第一名以前的官聲如何,如果確實是為官清廉、做事認真、能力出色之人,便可任命他擔任這個官職。如若此人之前政績不佳,那麼選拔就重新從報名開始,再進行文試、「實戰」」

「呂縣令,你說的「實戰」是不是指讓報名者來回答具體問題,問題嘛就是擔任這個官職之時會遇到的實際難題和具體事情?」

哈哈,武羲和覺得這不就是她前世應聘工作之時的筆試、面試嗎?

「娘娘聖明,正是如此,這樣一來可以避免被任命之人只會夸夸其談、紙上談兵。」

「這個主意好,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官員的任命牢牢把握在吏部和某幾個人手裡。我朝的科舉考試,之所以能做到公平,也正是因為每屆的主考官都不是固定的某位朝中要員,而是在輪換,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是真的金子,總會有主考官欣賞,哪怕不對這一屆主考官的胃口,下一屆總還是有機會的。」姜黎對呂清霽的建議非常贊同。

「是啊,陛下,到時候每一個官職的選拔,負責出題和評分的考官最好都要臨時抽選,陛下如果不忙的話,也可以親自考核,擇優任用。這樣一來,姚澤洋之流就很難再有混跡於官場的機會了,更別說官員亨通了。哪怕他一次運氣好得了吏部員外郎的官職,但升遷之時都要層層考核、選拔,絕對難以勝出。」

這樣的選拔方式累是累了點,但總比讓無能之人佔據高位要來得好,讓科舉中選出來的有才之人得不到合理分配要來得好。

武羲和也覺得呂清霽的方法很不錯,筆試加面試,肯定是優於被張敬之和吏部那幾個尸位素餐之人任意決斷要來得好。

「沒錯,若是採用此種選拔方式,每個人都能有機會去爭取自己理想中的官職,工部的官員想嘗試去吏部,吏部的官員想嘗試去刑部,刑部的官員想嘗試去戶部,地方官想來京畿,京畿之中的官員想去做封疆大吏,只要有空缺,都可以積極報名,只要能力夠,就能上。按照此法,像清霽這樣的有才之人,也不至於被困在杭城八年之久,還白白被誣陷沒有實幹能力。滿朝文武對你不熟悉,也就這麼被姚思興、姚澤洋叔侄給騙了。若是有這樣的選拔,當著大伙兒的面,清霽你對具體政務應對如流,大家也就知道誰在說真話,誰在說假話了。」

「陛下聖明,微臣以為現在的官員選拔之時,吏部的各位大人們帶了太多的個人想法,那些豪門士族子弟往往被認為有才有德,被派去重要的位置,而寒門子弟,往往被視作不入流,只會死讀書,只能被任命一些無實權的職位或者被派去偏遠所在。」

「清霽,你所言朕何嘗不知?那些寒門子弟剛剛看見金榜題名還是歡天喜地,但當任命的詔書下來以後,高興的又能有幾人?被任命要職的寒門子弟少之又少。無背景、無家世之人以為寒窗苦讀就能實現心中所想,但這世道卻還是辜負了他們。」

「如今有了陛下,微臣相信,無論出身豪門,還是出身寒門,即便是出身普通農家,只要有才學,就能得到適合他們的官職。」

「清霽,你方才說的選第一名再看他以前的政績,若是不合格重新來過這一點非常要緊,而不是選前幾名來看誰的政績最佳來選拔其中一人。吏部對政績的考核容易作假,姚澤洋就是用政績不佳來攻擊你的。關於政績的考核,等回了京畿,咱們也要再商議看看具體的細則,想想怎麼樣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公平。」

「是,謹遵陛下旨意,微臣不知道吏部對官員考核的具體流程是怎麼樣的。」

「這個不急,等朕先把吏部從太尉一黨手中拿回來咱們再仔細來商討更合理的考核方式也不遲。」姜黎這話說得胸有成竹,武羲和猜測他心中應該已經有了主意。「清霽,你繼續說,第二點是什麼。」

「啟稟陛下,這第二嘛,微臣覺得可以在科舉中增設武舉,這武舉既要考兵法策略,又要考武藝水平,還可以讓舉子們各領一隊人馬行軍布陣,看誰更勝一籌。」

「這個主意好,如今我大周的確缺乏年輕有為的將領,武將的選拔方式應該多一些才是,除了像羲和這樣靠軍功晉陞,朕以為靠武舉選拔也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羲和,在這件事情上,你最有發言權,你以為如何?」

姜黎看武羲和聽得興趣正濃,趕緊很識趣地將話題遞了過去。

「臣妾也很贊同呂縣令的提議。若是開武舉,定能為我大周更快地招攬到優秀的將領。」若是真的開了武舉,武羲和倒是很想去做一次主考官,但是她現在這個身份她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去。

「若是他日開設武舉,微臣以為娘娘是第一年武舉主考官最合適的人選了。」

呂清霽的這番話讓武羲和很意外,也很感動。

若是姜黎說這話,武羲和並不會覺得吃驚,姜黎現在雖然殼子是古人,但他芯子是與武羲和一樣的現代人,認可男女平等,不會因為她是女子而否定她的能力,不會因為她是女子而覺得她不能當主考官。

但是呂清霽能有這種思想覺悟武羲和還是深受感動的,武羲和越來越覺得呂清霽這人能處,有想法他是真敢說。

「清霽與朕想到一處了,朕也覺得這首次武舉的主考官,非羲和莫屬。這武舉之事,朕就放心交給羲和了。」

哈哈,既然眾望所歸,武羲和也覺得那就不必推辭了:「臣妾遵旨,定將竭盡全力辦好武舉。這第一關嘛,得先考兵法謀略,行軍打仗,能智取絕不強攻,力求將我方損失降到最低,能兵不血刃當然是最最好的,所以智謀非常要緊。這第二關嘛,就考武功。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考功夫其實簡單,設個擂台,按照文試的成績由低到高上擂台,看誰能在擂台上笑到最後。這第三關嘛,就如呂縣令所言,可以讓文試、武試優異者,各領一隊人馬,分幾處排兵布陣,看誰能最先完成臣妾布置的任務並將所屬人馬損傷減到最小。第三關各人所帶領的士兵自然不能用真刀真槍,可以用燒過的木棍代替刀劍,對方士兵衣服上的關鍵位置若是被木棍戳中帶上黑色印跡,便被判斷為死亡。」

儘管還是沒影的事兒,武羲和卻安排得詳詳細細,說得神采飛揚,姜黎和呂清霽在一旁也聽得津津樂道。jj.br>

「清霽,你這主考官選得再合適也沒有了,羲和帶兵多年,打過勝仗無數,沒有人比她更了解軍中需要怎麼樣的將領。」

「陛下聖明,娘娘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若是選出來的武狀元,能夠再得娘娘指教一二,就更能如虎添翼了。」

「哈哈,那到時候選出來的武狀元可要算是我的門生。」不僅能做主考官,還能收弟子,武羲和想想都覺得很開心。

「這樣一來,朕的羲和以後說不定就桃李滿天下了。」看武羲和那麼開心,姜黎也跟著笑了起來。

「清霽,是不是還有第三點?」姜黎期待地看著呂清霽。

「啟稟陛下,微臣想的第三點,是可以在全國各地設置百姓自薦的鐵匣。天底下的才能千千萬,不僅僅讀書之人、習武之人能為朝廷所用,其他一些才能也可能是朝廷用得著,但百姓卻沒有可以得以施展的機會。陛下可以在各地衙署設置鐵匣,百姓若是有特殊的才能,可以寫信自薦,這些信件每天由專人負責從鐵匣之中取出,派快馬送至京畿,再由專人負責記錄摘要,歸納甄選后報陛下御覽。」

哦,寫自薦信,這個方式確實也不錯。武羲和表示贊成。呂清霽確實很有幾把刷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成未出場的白月光(穿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穿成未出場的白月光(穿書)
上一章下一章

第 74 章 大好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