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覓生地,伏波嶺潛龍在淵
【中平六年己巳,靈帝崩,少帝繼位,朝政荒嬉,政令不出,漢室傾覆於即倒,國計無施於民望。辛己,靈帝葬於文陵,先生以孝而守,領碩、遼遷北邙伏波,延建上清苑。每以道束示人,自號卧龍。】
——《漢史·劉協本紀》
北邙山是洛陽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屬於崤山之脈。
它海拔並不高,最高峰也不過四百來米,多屬黃土丘陵地帶,東西綿恆約190公里,北臨黃河,南有洛水,是軍事上的戰略要地。
同時,這裡也是後來歷代帝王貴胄、顯赫人物都趨之若鶩的風水葬地。
素有「生居蘇杭,死葬北邙」的美譽。
後世也確實多達40餘位帝王,以及千多名達官貴人,皆埋骨於此,彙集墓葬數,過十萬座之多,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谷。
當然了,處於漢末時期的這會兒,周圍也就只有周朝和漢朝的13位帝王的陵寢,還遠不能和後世相比。
而且,除了宜於殯葬之外,北邙山最出名的,還是那些著名的山峰。
北邙山有三十三峰,自西向東一字排開。
有被稱之為炎黃故里的二帝誕生地平逢山,有被稱為「華胥故都」,是伏羲、女媧之母華胥氏活動地的宜蘇山,也有被老子和張道陵青睞,曾在此修行煉丹的翠雲峰。
可以說,風水寶地之說,絕不是僅僅口口相傳而已。
劉協則在考察之後,直接選擇了中西部,位置在洛陽城偏東北向的一處所在。
這裡被當地人稱之為伏波嶺,地勢起伏不大,海拔最高不過一百五十米,周邊丘陵既適合耕種,也適合建造各類工坊。
最關鍵的,還是山頭上風景秀麗,頗為契合何太后投桃報李回饋給他的,那座上清苑的建造規格。
這會兒的宅第建造,可不是可以隨心所欲想建就能建的。
什麼樣的身份可以建造何等規格的宅院,也是有約定建制的。
雖然劉協對這個不怎麼在乎,但也沒必要因此而徒惹非議。
所以,哪怕沒有何太后大度的賜建,他求的無非也就是一個自由自在,只要住的舒服就行,其實沒有太多的其它心思……
兵馬就地駐紮在了嶺下。
劉協則讓人在嶺上臨時建造了幾間臨時居所,然後就帶著蹇碩和張遼,以及幾個挑出來的親衛,在此落下了跟腳。
又花了幾天的時間,先就把伏波嶺上上下下、里裡外外的地形地貌摸了個一清二楚。
然後召集工署匠作們,很直白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反正借調過來的這批人手,他也沒打算再還回去,在當初挑選的時候,就特意考慮到了這一方面。
所以,他有信心既留的住人,也留得下心。
因為在這些人面前,他一開始就主動釋放了自己的善意,也不介意用一些領先於這個時代的知識,去收攏和征服人心。
可以說,這就是他目前的班底,他也會在這個基礎上,慢慢的建立起一個個的爐窯和工坊。
包括上清苑的建造、伏波嶺上一系列中小型宅院的建造,以及圍繞伏波嶺周圍,按功能區劃分的整體規劃。
其中,北面肯定是要以各大爐窯為主的,劉協會在那邊燒磚、制瓷、造玻璃,甚至會營建小型高爐以便於冶鐵鍊鋼;
東邊則以各類作坊、工坊為主。
南邊範圍最廣,可以興建住宅區、商業區、教育區、普通作坊以及駐軍大營。
等以後,如果有必要的話,或許還可以直接把這一片包括伏波嶺給納入一座城池裡,阻斷內外的聯繫。
另外,他也會利用這邊的土地,開始屯田。
因為只有解決了溫飽問題,才能再談其它的發展,這一方面,沒人比他更清楚了。
他相信,不需要多長時間,這邊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世外桃源……
當然了,這是一個長遠的規劃,劉協也只是在心裡勾勒一下未來的藍圖。
畢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還需要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去實現。
比如他想屯田,那就需要大量的土地、人手、種糧、農具甚至是耕牛。
或者還要考慮灌溉的問題。
當然了,這一點不是關鍵,因為伏波嶺這邊,南臨洛水,北靠黃河,所以並不缺水源。
這會兒的黃河,也不是後世一碗水半碗沙的那條黃河,水土流失遠沒有後來那麼嚴重,水質還算清澈。
劉協甚至考慮過,如果有必要的話,完全可以在伏波嶺的東邊,修一條河渠,直接把兩條大河給勾連起來。
這樣以來,既可以便於農田的灌溉,又可以藉助水力,解決一些工坊上的動力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
當然了,這事兒還得以後再說。
他眼下最亟待解決的,其實還是屯田的問題。
屯田制度起源於秦漢,文帝、武帝時期都曾用過。
不過最初都是用於邊疆之地,後來馬援在三輔之地推廣之後,才得以引入內地,並被曹操發揚光大。
這是一種由官府直接組織經營,而形成的一種農業集體耕作制度。
以組織性強、耕作方法先進、勞動生產效率高、財稅收入相應提高等方面的優勢,得以迅速普及開來。
後來分出了軍屯、民屯、商屯等不同形式的屯田制度。
劉協手上有上千的人馬,剛剛划給自己的萬戶食邑,也在伏波嶺附近,屬於河南郡平縣治下,他完全可以憑藉這部分人力資源,點起一把星星之火。
能不能成燎原之勢,暫時沒必要考慮,只要有了火種,他可不相信誰能抵得住這種吃飽肚子的誘惑。
而這會兒,也正是夏忙之季,劉協倒是沒有上來就直接去干涉那萬戶食邑的耕作,而是選擇了自行招攬人手,配合一部分駐軍,先開墾出一片荒地作為「火種引子」。
伏波嶺這一帶的土質,以黃土為主,密度大且不鬆散,非常肥沃,而且地勢平緩,環境優良,水資源豐富卻水位較低,很適合農作物的生長。
但新開墾出來的荒地,不是隨便種什麼農作物都可以的,像是水稻此類對於水和土壤要求較高的,就不太合適。
而劉協挑出來的,則是以紅薯為主,大豆、玉米和棉花次之。
至於種子怎麼辦,那就要說回劉協魂穿時自帶的那個福利了。
當時,他不但攜帶了一身的裝備,還為當地居民稍帶了一大卡車的糧種和蔬菜水果種子。
紅薯、玉米、棉花、小麥、大豆、水稻等主要農作物,以及種類繁多的蔬菜水果種子,也算是應有盡有了。
而這會兒,它們正安靜的藏在那方神秘空間里呢。
劉協自從來到伏波嶺這邊,就在臨時居所附近,選了幾種蔬菜做了實驗,如今的長勢也算喜人。
所以他相信,那些糧種也肯定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否則估計也沒必要帶過來了對不對?
而之所以選擇紅薯,可不僅僅是因為它對於土質和水分的要求最低,更大的原因,還在於它的高產上。
後世為什麼直到明清兩代,才算是真正解決老百姓不再挨餓的困境和難題?
答案就是因為引進了紅薯等高產作物。
畝產幾千上萬斤的產量,可不是作為的主糧的小麥、水稻等農作物可以媲美的。
所以,即使紅薯能讓人吃多了會覺的噁心反胃,不像小麥、水稻那樣每餐都有,卻不至於出現這種情況。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還是能輕易實現大環境下餓不死人的目標。
這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最起碼,總比野菜、樹皮、草根、觀音土啥的,要強了不止一萬倍吧。
所以,放在漢末這會兒,劉協覺的只要祭出了紅薯這一種農作物,那同樣屬於「神兵利器」一般的存在。
要知道,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都是很容易滿足的。
你只要讓他們吃飽了,日子過得安穩了,他們就能把你直接給供起來。
更不要說經歷了這幾年的天災人禍,人心向穩的特殊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