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治國之道
第三節課結束,講官退下,照例張居正為小萬曆解說《帝鑒圖說》。
自隆慶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小萬曆在文華殿講讀完畢,張居正攜眾講官向他進獻《帝鑒圖說》。
在首輔張居正的授意下,馬自強等講官考究歷代帝王事迹編寫而成《帝鑒圖說》,書里講了81個正面故事、36個反面故事,一共117個故事,圖文並茂,可謂「讀圖學歷史」。
張居正為此寫了專疏,闡明編書的用意,讓皇上「視其善者,取以為師,從之如不及;視其惡者,用以為戒,畏之如探湯。每興一念,行一事,即稽古以驗今,因人而自考。」
此後,萬曆一直把《帝鑒圖說》置於座右,每逢講讀之日,便叫張居正解說,習以為常。
此時,趙銘正拿著那本裝幀精美的《帝鑒圖說》仔細翻看,書中的插圖是明代的木刻版畫,線條簡單,輪廓清晰,樸拙中帶有幾分稚趣,可愛又不失傳神,兼具欣賞性和收藏性。
張銘心道:「張居正為了給萬曆皇帝上好政治與歷史課,也真是煞費苦心了。」
今日,趙銘正好借《帝鑒圖說》和張居正經常探討歷史政治得失。
他在前世讀過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帝鑒圖說》雖故事性強,但對前世專攻歷史學的博士趙銘來說,顯得有些小兒科。
《帝鑒圖說》上篇「聖哲芳規」講述了歷代帝王的勵精圖治之舉,下篇「狂愚覆轍」剖析了歷代帝王的倒行逆施之禍。
該書單純從帝王的角度解釋歷朝歷代的興衰,沒有上升到制度的層面,這樣的「案例教學」並不能避免亂世和昏君的出現。
如果朱元璋沒有廢除宰相制度的話,強大的宰相制度或可抗衡宦官專權和外戚為禍,皇帝或賢或愚,或許不至於成為壓垮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萬曆皇帝趙銘仔細聆聽張居正談歷代帝王的是非得失,當張居正講到宋仁宗不喜珠飾時,小萬曆插話道:「元輔張先生,為君者,賢臣為寶,珠玉有何益?」
張居正讚歎道:「陛下所言極是,歷代明君都貴五穀而輕珠玉。《書》稱,不作無益害有益,不貴異物輕用物。」
小萬曆道:「元輔所言極是。宮人好妝飾打扮,朕要她們注意節省。」
張居正欣喜道:「皇上能這樣愛惜財物,乃社稷和百姓之福。」
小萬曆又道:「秦始皇解除兵器,而人持木棍還是能傷人的。」
張居正道:「人君以布德修政,施仁義,結民心為本,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大明有皇上這樣的聖君,臣倍感欣慰,沒有辜負先帝的臨終託孤。」
小萬曆與張居正探討完仁政之後,轉換話題道:「元輔認為我大明與趙宋哪個更富?」
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張居正思考了一會兒,道:「皇上,老臣以為,論民富國朝不如宋,而論國強我朝遠勝宋,即使北宋全盛之時,與遼國、西夏等國都只是鼎足而立,談不上王朝一統,趙構南渡后,大宋更是僅有半壁江山,偏安江南,最終也是被異族所滅,而我朝洪武皇帝『驅逐胡虜,恢復中華』,讓華夏正統重建於中華大地,是歷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
萬曆皇帝趙銘道:「宋代,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被譽為『讀書人最好的時代』。元輔張先生,是否心嚮往之?」
張居正道:「宋室是華夏正統,而我大明恢復了宋朝以來的中華正統,所以,大明是新的大宋、更強大的大宋,趙宋被蒙古所滅,而太祖滅掉蒙元,華夏正統已被我朝所繼承。」
萬曆皇帝趙銘語不驚人死不休,道:「元輔,我朝能否恢復宰相?」
張居正道:「皇上請慎言,太祖殺胡惟庸之後下詔書說:『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不聞設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中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事皆朝廷總之。以後嗣君,勿得議置丞相,臣下此請者,置之重典。』」
萬曆帝趙銘道:「元輔,大宋王安石變法不也是變革祖宗之法嗎?他有一句名言:『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畏』。」
張居正道:「王安石被後世認為是前宋滅亡的罪魁禍首,其骨幹呂惠卿等人被列入《奸臣傳》,連宋高宗都說『朕最愛元祐』,並把亡國之罪由蔡京追及王安石。」
萬曆帝趙銘道:「元輔,此言差矣,宋高宗否定王安石變法,為了給前宋滅亡找替罪羊而已,王安石變法,大宋真的實現了『國富民強』。」
張居正正色道:「變亂祖宗之法,臣以為不足效法。」
萬曆帝笑道:「先生所倡導的萬曆新政,難道不是變亂祖宗之法嗎?」
張居正仆倒在地,磕頭謝罪道:「臣萬死不敢變亂祖宗之法,不敢做王安石第二!」
趙銘與張居正暢談歷史,很有棋逢敵手的感覺,不過,張居正有些觀點,趙銘不能苟同。
張居正對天子早慧,喜憂參半,心道:「聖天子,學識突飛猛進,誠然可喜可賀,然,為政之道卻是驚世駭俗!」
萬曆帝道:「元輔,可還記得朕即位后首次在平台單獨召見愛卿的情形嗎?」
雲台門,與乾清宮相對,兩旁向後,東曰「后左門」,西曰「后右門」,稱「雲台左右門」,此謂「平台」,皇帝召見閣臣等官僚的地方。
張居正道:「臣感恩陛下,豈敢忘懷?臣記得隆慶六年六月十九日,清晨,宮中內侍來傳達聖旨,宣召微臣進宮。臣立刻進宮,見聖上早已在平台寶座上等候了。皇上命臣到御座前,對臣慰勞一番,臣誠惶誠恐。皇上說:『凡事要先生盡心輔佐。』」
萬曆帝追述先皇之言說:「先生忠臣。」張居正聽了再三頓首謝恩,感激得不能仰視,索性伏地啟奏。
趙銘在前世曾翻閱過《萬曆起居注》,知悉朱翊鈞與張居正的雲台之會,今日舊事重提,乃是提醒張居正不要忘記先皇的臨終託孤之恩情,盡心輔佐自己開創萬曆盛世。
張居正是一個極有城府、人莫能測的政治家,小皇帝的用意,他心知肚明,伏地頓首道:「臣承先帝託孤之重,夙興夜寐,輾轉反側,唯恐辜負先帝的託付,幸陛下聰明睿智,大明中興有幸,老臣豈不效犬馬之勞?」
趙銘將張居正扶起,此時,有小太監稟報萬曆,午膳時間到了,趙銘讓張居正與自己一起用膳,首輔大人雖見慣了榮耀,卻難免受寵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