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章二千零二十二年一十二月六日
五十七章2022年12月6日
今天大部分遊戲都停服了...似乎是因為國家領導人掛了,默哀三分鐘以示悲傷...說實話對於「爺」來說領導人什麼的太遠了...就像某一天突然有人對「爺」說:「少年,為了拯救世界請你去死吧」一樣...
「爺」連自己都顧不來,談何其他呢...他人的事其實說到底關「爺」屁事啊...「爺」管那麼多幹嘛...「爺」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爺」還不夠成熟,有些東西還需要時間去沉澱...去漸漸接受一些小時候接受不了的東西...
今天因為遊戲全部停服所以「爺」沒玩遊戲...但是「爺」也沒做什麼,所以不好寫...日記嘛,啥也沒做就沒得寫咯~
看了一天的番劇,小說...顯然讓「爺」有點事情做「爺」也是能離開手機的,畢竟成癮性這東西「爺」接觸的太多了...
痛苦只會讓「爺」想笑和瘋狂...但「爺」很能忍耐...就像「爺」現在感冒鼻子出血了,疼的一匹...「爺」忘記在哪學的「越痛就越要笑,這才能讓那些看不起你的人怕你...」
弔橋效應,指當一個人提心弔膽地過弔橋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這個時候碰巧遇見一個異性,很容易錯把由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為對方使自己心動才產生的生理反應,故而對對方滋生出愛情的情愫。
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創作的長篇小說「彼得·潘」中,淘氣的孩子彼得·潘,離開了大人們居住的世界,永遠像少年一樣活著。而在現實中,也有這樣的人,人們把他們稱為「彼得潘症候群」患者。
他們多是由於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創傷或對生活的懷疑而找不到正確解答,產生的一種不願長大的心理。且它的產生主要與社會和家庭教育環境有關。患者通常在生理年齡上已進入成年,但在心理上還不能與之相適應。言談舉止都像孩子,總是在逃避責任,逃避生活,甚至逃避愛情和家庭。
在生活中,當一個人美美地打了一個哈欠之後,周圍的人很可能會跟著打哈欠。那麼,為什麼打哈欠會傳染呢?雖然目前沒有統一的結論,但有幾個假說支持率很高。一是移情能力,也叫共情,就是設身處地理解他人感受的一種能力。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的一項研究就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這個假說。二是因為鏡像神經元導致的模仿行為,也就是「哈欠模仿」。它在我們看到或聽到別人打哈欠時被激活,從而引發了模仿行為,就跟著打哈欠了。
柔嘉維則,出自詩經烝民。原句為「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令儀令色。小心翼翼。」其中,柔嘉維則形容一人溫柔善良有原則。表現了對人美好品質的讚美,常和「輯柔爾顏」搭配使用,即輯柔爾顏,柔嘉維則,和顏悅色笑盈盈,溫和善良有原則,與君子顏如玉,君子世無雙表達效果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