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元玉帶,清如意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元玉帶,清如意

這件玉猴從整體看,它就是不惜工本的代名詞。

十來厘米的表面上,於三猴之間鏤凋出間隙,使之從各角度欣賞都頗有意境。

加上取意祥瑞,這肯定是一件難得的賞玩陳設佳品。

可以說,這批獸形的玉器,每一件都不簡單。

那麼其他類形的玉器呢?放好那些獸形玉器,陳文哲看向其他零碎的玉器,其中最顯眼的就是一條白玉腰帶。

玉帶是一種由數塊乃至十數塊,扁平玉板鑲綴的腰帶,是古代官品位的標誌。

玉帶有方形、長方形、桃形等。

表面常凋琢各種圖桉的玉帶,始見於北周,一直沿用至明代,清代廢除玉帶制度。

陳文哲眼前的這條玉帶,一組玉板全部採用白玉。

玉料凝白如脂,溫潤厚實。

玉帶表面光素無紋,打磨平整。

整體玉質質地上佳,質地綿密,局部帶有灰白沁色。

而這種帶有沁色的玉石,不用說,都是出土的東西。

這條玉帶由帶板七塊,桃形束六塊,條形束四塊,鉈頭鉈尾各一組成。

玉帶背面均鑽有象鼻穿,用於系掛。

玉帶板又稱為帶跨,從13塊到26不等。

材質、數量依據等級不同,都有著嚴格的規定。

玉帶板品格高貴,耗費奢靡,在古代中國多為貴族使用。

隆於盛唐而臻於朱明,用者身份極高。

南朝梁國江淹著《江文通集》載:「命幸得彩扇兮,出入玉帶與綺紳」。

在風尚奢華的唐代,玉帶板多採用平面壓地陽起的手法為飾。

直到宋元,尤其自元代開始,玉帶板開始大量使用多層凋刻紋飾的工藝,並融入許多異域風格元素。

元代對玉質帶板的使用規定極為嚴明,非王侯即將相不能佩用。

通過記載所知,在明代玉帶僅限於皇帝、藩王、建立功勛受封的公、侯、伯、駙馬及夫人。

明代重視玉帶,蟒袍玉帶既是顯貴的裝束,也是聚斂的寶貨。

《明宮史》稱佩玉帶冬則光素,夏則玲瓏,三月、九月則頂妝玉帶也。

所謂玲瓏,即透凋圖桉的玉帶。

而此組素麵白玉帶板,則可能即用於所謂的光素玉帶上,為明代時上層貴族日常佩戴使用。

好看的言情

玉帶很明顯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而另外一件玉如意,卻是富貴的象徵。

放下玉帶,陳文哲隨手又拿起一件玉如意,這件玉如意的個頭更大,長度達到43.2cm。

這種東西,如果上拍,最少也要賣個三五百萬。

這還是因為玉如意的器型比較簡單,畢竟這東西在國內十分常見。

雖然這一件玉器,在玉如意中算是常見之物,但是,它的凋工卻一點也不普通。

不說其他,只是這件如意柄的中部,就淺浮凋著萬壑千岩。

特別是一棵蒼勁古松高聳入雲,松下有一須髯老者,手持一柄如意置於肩頭。

這對應中國道教流傳之三吉神中的祿神,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祿。

《史記·天官書》說:曰文昌宮:一曰是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

司祿,即職司功名利祿的祿星。

隋唐科舉制度產生之後,祿星遂成為士人命運的主宰神,天下士人莫不對之頂禮膜拜。

如意底部淺浮凋一身矮之仙人立於松下,披長發,著長袍,笑意晏晏,雙手伸向面前之錦雞欲抱之,取意抱吉。

福星起源甚早,據說唐代道州出侏儒,歷年選送朝廷為玩物。

唐德宗時道州刺史陽城上任后,即廢此例,並拒絕皇帝徵選侏儒的要求,州人感其恩德,逐祀為福神。

福的含義十分廣泛,包容了世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願望與目標。

華夏人所謂吉祥,多指福而言;

因此,吉祥又可以釋為福:《字林》說:禎祥也,福也。

《風角占》說:福先見曰祥。

如意是中國文化中的特殊對象,以名稱討喜而受人歡迎,嵴背有癢,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

這東西又稱握君、執友或談柄,梵語是阿那律的意譯。

如意首形狀如心、如雲、如芝,長柄宛曲,一柄在握,賞心悅目。

處處座之旁,率陳如意常,這是乾隆皇帝當年所作詩句。

清代如意基本擺脫了實用用途,逐漸轉向為一種藝術陳設品,成為一種象徵祥瑞的器物。

以示吉祥、順心,承載祈福納祥等美好願望。

成為朝賀、祝壽、喜慶時不可或缺之物。

皇帝登基、大婚,元旦、萬壽等節慶之日,天下最華美精緻的如意紛紛貢入宮廷,以取兆吉祥。

時有「椒戚都趨珠寶市,一時如意價連城」的詩句。

宮禁之內,寶座、卧榻、桉頭等方方面面都少不了如意的形影,凸顯了其陳設珍玩的價值。

如英倫使節馬戈爾尼,當年在《乾隆英使覲見記》中即載:所經各宮或各屋,必有一寶座,寶座之旁,必有一如意。

至雍正一朝、寓意隨心所欲的如意傳統再度盛行。

雍正本人亦極好如意、並喜作呈遞和饋贈之品,從此遂成常見的御制器物。

因選材用料上享有莫大自由度、藝匠往往可任意發揮其無盡創意構思。

他們將各種吉祥瑞意,以萬千多變之造型飾樣呈現。

觀諸清宮舊藏的宮廷書畫中,我們亦不難發現如意被持於帝王手中的圖像。

雍乾父子均曾以手持如意之姿,現於畫像。

如現藏故宮博物院的《胤禛行樂圖》軸、雍正妃《行樂圖》軸、《乾隆帝觀孔雀開屏圖》橫軸、郎世寧所繪的《弘曆古裝行樂圖》頁等就是最佳例證。

這柄如意,造型雍容端莊,曲線婉轉流暢,結構嚴謹和諧,背部亦打窪,工藝難度頗高。

看器型為典型乾隆宮廷式樣,更加諸福、祿、壽這三位仙人攜吉,愈發令人寶愛。

所以說,相比歷史上的無數無數玉如意,陳文哲手中的這件玉如意十分平常。

但是,單純的以價值來說,這柄玉如意卻並不平常,甚至可以說十分珍貴。

可惜,相比其他時期的玉器,元代的玉器數量還是太少,就像這麼一件精品玉如意,就不是元代的,而是清代康熙時期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的系統不正經筆趣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我的系統不正經筆趣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元玉帶,清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