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長遠看(中)
原覺得自己挺有錢,相當有錢,因此就是在面對鄭總和楊總這樣和他爸媽年齡彷彿,更是很多大老闆都會敬為上賓的實權人士,盧小吉在心理上,都感覺相當有優勢。
畢竟這兩位別說在他這個年紀,就是現在,身家也絕不可能有他豐厚——如果這兩位現在比他還有錢,那就是另外的問題。
只是他的那一點小傲嬌,被剛才的這番談話,打得那叫一個七零八落零落成泥。
兩千多萬美元就驕傲?
對不起,千萬美元的事,就沒有在這談話里出現的資格,就連可能的損失,都是百億,還是百億美元起。
看來那句俗話好改一改的,是「百萬不算富,千萬才起步」,但那單位,應該換成美元,他有些蔫巴的想著,此時聽周晨說「資本過剩」,而鄭總他們三人,卻一臉凝重的樣子,那是相當不解。
美元資本過剩,應該就是擁有的美元太多的意思吧,那你們一個個怎麼這副樣子?
盧小吉見狀,真的想大聲開句玩笑,「覺得太多,那給我一些吧,我就希望我的美元資本過剩。」
美元多還不好啊。
也就是他剛把心態從億萬富翁,切換到剛起步,人整體還很蔫巴,不然就真這樣叫了出來。
周晨又說:「下月初,法國的薩科齊就會到訪,如無意外,他一定會帶著大筆的單子回去,肯定又少不了空客的飛機,加上其它的,我估計,怕是又得百億美元起步。」
這個,盧小吉倒是了解。
這幾年,無論是我們這邊出訪,還是國外的當家人到訪,簽下巨額的貿易大單,那已經成為慣例。
同為慣例的,不管是到美國、歐洲,還是美國、歐洲過來,買單的,始終是我們。
從美國那邊買的,主要是波音的飛機,大豆等農產品,哦對,好像有一年,還買了不少凱迪拉克的汽車。
歐洲那裡,當然是空客的飛機,以及其它的項目,比如這一次,好像要和法國談高鐵,以及核電站。
「如果我們的外匯儲備,超過3萬億美元,就是我們累計的貿易順差,還要大大高於這個數額的時候,這樣平均也就幾年一次的突擊大單,哪怕金額高達四五百億美元,他們還會滿意嗎?」
鄭總心說,那怕是不能。
去、來,都跟他們簽下這樣的大單,當然有消弭順差差距的用意。
那些頭頭腦腦們,目前也很接受這些,和我們簽下這樣的大單,相當有助於他們提升他們在國內的支持率。
但如果接下來的多年,還一直每年都對我們是巨額逆差,與此同時,我們的綜合國力,也是穩步提升,都有可能挑戰霸主地位的時候,情況,就絕不可能跟現在一樣。
梁茹君不這麼想,或者說,她應該也覺得,這會是個問題,但就是不爽,「他們不能這麼不講道理吧,順差,也是貿易產生的,是一單一單生意創造的。」
「做生意,不都是你情我願,雙方都有錢賺才能成交的嗎,俗話都說,殺頭的生意有認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我們通過公平和自願的貿易賺到了錢,他們憑什麼有意見?」
盧小吉馬上附和道:「是啊,還有,新聞里解釋我們跟他們順差的時候,不總是提,有些東西我們想買,但他們不賣,所以才一年年的對他們是順差……這都是他們自己的原因。」
鄭總看了楊總一眼,這些年輕孩子,至少一個個都挺愛國的,倒不像是那些剛出國,就馬上以西方人自居,比土生土長的西方土著,還要賣力的批評生他們養他們的國家的傢伙。
這倒是挺讓人欣慰的,當然,更讓人欣慰的,還是周晨的眼光,這孩子……哦,真不能把他當孩子。
「如果只從那一單單生意成交的雙方來看,那當然是公平的,」鄭總解釋道:「但匯總起來,從國與國的層面看,說順差的國家在雙方的貿易中賺得更多,也不好說這個結論不對。」
「雖然從理論的角度說,貿易逆差就不一定是有害的,就以美國為例,其從我國進口的商品,降低了美國國內消費品的價格,較低的價格有助於降低他們的通脹……」
本來還有一點,就是從理論上說,逆差之所以不一定有害,還因為它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我糾正。
只是這一點,明顯不符合我們與美國,以及一些歐洲國家貿易的現狀。
「……貿易逆差,一般又會和就業率下降相關聯,」鄭總說:「這才是很多人更關注的因素。」
梁茹君和盧小吉對此很瞭然,失業率,確實對歐美的這些政治家非常關鍵。
周晨為鄭總做補充,「就是那一單單生意,他們也有理由不認為就是公平的,他們會說,之所以能成交,是因為我們提供了補貼,以及,我們操縱匯率,所以相同的產品,才會比他們自產的有價格優勢。」
楊總也補充道:「之所以有些東西,他們對我們實施貿易管制,主要也是擔心在我們買到那些以後,他們在貿易上更沒有優勢。」
他笑了下說:「應該說,他們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
盧小吉和梁茹君也笑起來,周晨也笑,是,我們就是會這麼牛。雖然這麼牛的基礎,是建立我們相對他們要低得多的人力成本,也就是一個個農民工、打工人,為相對低廉的收入,付出十足的努力勞動之上。
「另一個方面是,」周晨說:「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原本我們需要花費大量外匯採購的商品,將來我們能實現自給自,並對外出口,搶佔他們在國際上的份額。」
「比如,一直是我們對外採購大項的大飛機,今年3月份,國家就已經正式立項,按我們的慣例,這樣的項目,就沒有不成功的。」
「這就意味著,可能再過個十年二十年,我們不會還像現在一樣,動輒就向他們採購幾百架飛機。」
「那時,怕是無論他們的頭頭腦腦過來,還是我們過去,想再給他們湊一個耀眼的、能向選民展示他們成績的大單,也很難湊到數百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