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太初,有非邏各斯。
語言從非邏各斯而生,所以語言無法描述非邏各斯。
從非邏各斯而生的,名為邏各斯[1]。邏各斯是萬物的起始,從邏各斯而生的名為邏輯,從邏輯而生的,名為語言。因為邏輯從邏各斯而生,所以邏輯的起點,就是邏各斯的起點。邏各斯的起點,是從空無一物中生的點,名為存在。點是從空無一物里生的,而那空無一物則是從點生的,名為不存在。
有與無同生同滅,互為定義,並列而生;初始之點,就是存在之始,亦是邏輯和語言之始,空間和世界之始。若存在名為正,不存在名為反,那麼正與反的邏各斯必然同生同滅,永遠伴隨;因為若取掉兩者任何一邊,那麼另一邊就不再構成語言之義,它的邏各斯也隨即消散崩塌。所以,正反邏各斯是一體的,永不可分開,這一體兩面的事物,就名為邏各斯。若說,存在與不存在並列而生,是最初的邏各斯,名為元,那麼從那時起,到後來這世上所有的變化,都是元的變體。
元之時,時間還未生出來,但已有了開始之點;當元產生變化,名為時間。最初之變,有一個點從原來的點分出來,名為一生二。這一生二本未曾發生,只是看起來還是發生了,因為一與二,它們同生同滅,互為定義,並列而生;若無一的概念,就沒有二的概念;二從一生,而一從無生。又有點生出來,名為第三,三從二生,也從一生;二從一生,也從三生;一從二生,也從三生;從三乃至萬物,一切變化,皆是正反邏各斯的變體,是似變未變之幻。
似變未變名為時間,時間之幻,從元起到一切的終點,只發生在瞬間。時間之初,萬物皆變,那時所有如夢幻錯亂,那時事物隨機出現,無因無果,互相顛倒,名為混沌。有觀察者從混沌生,有距離從觀察者生,有空間從距離中生,從混沌到空間出現,名為混沌紀元。
有海出現,名為納木[2];其中,水為阿普蘇,鹽為迪亞馬特[3]。又有意識出現,就是靈,他沒有性別,名為拉赫穆(或拉哈穆)[4],浸於水中,起身,產生視、聽、嗅、味、觸五感。因而,靈是世界的觀察者。
拉赫穆說,要有光。
於是,時間朝著無序發展。因為光就是發散,是遠離,是增加;從那以後,在這個世界上,變化只朝著複雜和程度增加的方向發展。
光從三個點生,當其中一點開始遠離另外兩點,就產生了長和短的區別。若這動作持續,那相對靠近的兩點,即使不動,也在相對離得更近;那離開的點,則保持那初始之速,越來越遠;那點就是光,而這變化就是能量,近遠之辨,名為距離。距離擴張,名為空間。
遠離與靠近,分散與聚合,無序與有序;就是那死亡與生命,二者同生同滅,互為定義,並列而生,永遠伴隨的,名為世界律。從世界律起,到大洪水,名為光之紀元。
那時,拉哈穆浮在海水中,用自己的身體產生光,一半的海水被蒸發,成為空氣;她的半個身體露出水面,光就在那一半空曠的區域逸散開,使她不得不產生更多的光,才足以照亮那裡。很快,她就熄滅了。因為那巨大的能量分裂著自己的身體,產生巨大的痛苦,她無法再承受;但她喜歡那明亮的感覺,於是她咬牙堅持,直至忍耐下來。從那時起,天空有亮,就顯現出來,叫安沙爾[5];拉哈穆照亮天空的時候就是晝。當她無法再忍受的時候,
就會休息,而那就是夜的由來。
熱與灼燒毀壞著她的身體,於是她降低了亮度,並用那多出來的能量,修復自己的身體。因為那分裂力必產生對等的聚合力,那光亮就是聚合力,因為它可以讓人看的清楚;那修復自己身體的力就是聚合力,因為傷癒合了,生命的形態就穩定了。那聚合在一起的元素相對有序,就是相對的離近,不至散開滅亡。那無序的,死亡的,那組成形體的元素不再是穩定的,就是相對的遠離,因為分散遠離的必要滅亡。
當她修復了自己的身體,她的耐受度也就高了;即使恢復原來的亮度,也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為她可以創造更多的光,來修復自己的身體,只要她能承受那更多分裂帶來的痛苦就可以了。她的亮度會在一段時間中按這同樣的方式調整,每一次調整所需的時間被稱為一年。
所以神的能量是無限的,因為她能吃那無限的苦。那光是分散的,所以神喜愛聚合。她用能量將海里的物質凝結,生成岩石;她蹲下來,用手將岩石抬升,露出水面,形成大地,並叫這地為基沙爾[6]。那岩石很沉,她便砍去自己的雙臂,讓它們降到海底,時時刻刻托舉著大陸,直到那托舉大陸的雙臂被熱量融化,成為一團火熱的氣體,那氣體滾燙,凡觸碰它的地方,即使堅硬如岩石,也會被烤化,變為熔岩。
拉哈穆用光修復自己的殘肢,那新的胳膊就長了出來。她從那海灣里登到陸地上,便改了自己的名字,叫安(又叫祺[7])。祺到了地面上,就說自己是這地的王。可她一到那裡,地表的皮就因她的光,曬的裂開,斷成一塊一塊的土,又因那熱浪而起的風,吹成細碎的沙,而她就成了這沙的王,就是那伊勒沙代,乃是神的舊名。
因做了沙的王,伊勒沙代的心生寂寥荒蕪,他見不得世界是這沙漠的樣子。於是,他用光的熱,蒸掉海表面的水,成了水汽,又把那水汽搬到陸地上空,讓它們重新凝結;因為那地很沉,那雨水就自然的被地吸落下來;因為那重的,就是聚合的;那更聚合的,就是受了那對等的分散與無序的,也就蘊含著更多的能量。那地很沉,所以地就蘊含巨大的能量,能使水也來與它聚合;所以水就落到地上,與那沙子混合,就成了泥巴。泥巴要比沙沉,風就吹散不動地上的土了。伊勒沙代看到大地重新凝固,非常欣慰,然而當他把那雨停了,那水就滲下去了,光重新照在地面,泥就重新裂成碎塊,化成沙子。
為要讓那土地不至再崩裂成沙子,神就再降下雨水,把自己的血滴入土中,用光碟機動那土裡的小碎石,替他把從天上降下的水存在表層的土裡,不至滲到地下或是流走;那些小碎石聚集在一起,形成交錯的管道,像爪一樣牢牢抓住土壤,使其不易分散;又從地上長出根莖,從上面分長出大片的葉子,成傘、成陰,遮住過多的光;不至雨停了,那土地又被曬裂為沙,被風吹走。
那事物最初沒有名字,但後來,神叫它樹,也叫生命。
那樹是生命的樹,也是聖樹。因為那樹是注入了神的靈才成的;樹的靈是從神的靈分出去的,也是最早分得聖靈的存在。
靈就是那觀察者,因為有觀察的,才能知道哪裡有敗壞、有裂隙、有相對的遠離;因為有靈的觀察,才能知道怎樣去醫,怎樣去繕治。神的權柄也要籍著他自己的靈,觀察到陋才能補。那樹分得的靈,是很少的觸覺,只能感察它腳下的土地、周圍的空氣和光;除此,它分得的還有那求生存的欲,就是那神要逆轉環境無序的慾望。因此,那樹從誕生,就想要變得高且粗壯,想將根伸到更遠、更深的土裡,它就那樣長成了。
所以分得聖靈的事物,無論是什麼形態,都是生命;所以分得聖靈的事物,無論高低貴賤,都是聖;所以那棵樹,就是聖樹。
它是因防止土變成沙而生的。伊勒沙代造了它,心生歡喜。就圍繞著那棵樹的周圍造了更多的樹,它們都是生命樹。最初,那些樹是不能結果子的,只有神能複製它們,做他創造生命的紀念;那些樹長在他登陸的海灘偏東一點的地方,最初叫迪爾蒙[8]。為要滋養那樹和土地,神就造了山,把雨降到山頂,讓水在那裡凍住,然後慢慢地融化,流淌下來,形成四條大河;它們從各地的山匯聚到這片樹林,而後注入大海;那四條河就是比遜、基訓、希底結與伯拉河,它們滋養著這片土地。凡水流過的地方,長出青草,因為神造了草,還給了那草自我複製的權柄,那草就快速的長滿了整個平原,那園就被稱為伊甸。
那時,神認為他是水的神,就改名為恩基;又因她造了山,所以也叫達姆伽爾努娜。
有樹根腐爛,有樹皮生蟲。那些不是生命,而是自然生的破壞,是沒有靈的活物。那腐朽和蛀蟲是從那遠離的力量而生的,因為神用自己的力量做功,讓這園子美滿和諧。所以無序的就來對等,毀壞和分化就降下;因為自古,從光的紀元開始,聚合與分散,靠近與遠離就是冤家和仇敵,就是這場無盡戰爭的角逐者。
恩基就造了雀鳥,並給了它們靈,叫它們尋這園子里的蟲來吃。
有草長到河裡,把蟲帶到那裡,順河而下,爬到土壤里,破壞植物。恩基就造大魚在河裡,吃那水中的蟲。大魚游到海里,就充滿了海中。那些魚多了,自己就生了病,恩基就造各樣的飛鳥到水中捕食。
恩基把光照向好的草,也照向壞的草;降雨給好的草,也給惡的草。那壞的、惡的草就是那隻為自己而活,不為其他草而活的;那些草因最初從神那裡分得的求生存的欲,就野蠻的孳生,破壞土裡的肥,直至整片地都枯了,又退成沙子。那時,恩基就知道,雖外觀都是草,卻有魔鬼藏在其中,因為那破壞與分裂的力,時常藏在自己的友鄰之中。恩基只好又造活物在這地上,分得他的靈,吃那些多長出的草;那吃草的,就是那最早長了腿的野獸、牲畜。神又造那以蟲為食的蟲,下到更深的地方去覓蟲吃。
於是,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神看著是好的,並給了它們複製自己的權柄,因為那地上各處,分散與破壞的,從四面出現,源源不斷,所以神造的活物,也要多多滋生。那獸過多了,神就給了他們壽命,讓它們衰老而後死去。
恩基每日在園子里散步,他所見的生命,但凡是有靈的,就閱讀它們的記憶,因那記憶里記著它們所觀察環境中的一切,也記著自己的願望;那時,恩基無條件的滿足生命所有的願望,除了它們已經分得的權柄和力量,恩基還給它們更多。它們想吃更多的,神就讓樹結果,讓果能生出更多的樹來,因為神愛這地,也愛他所造的所有活物。於是,那地上的活物,就開始籍著神的力量,變成各種形態。
那時,有多生的獸、蟲肆虐蔓延,草場就被它們啃食殆盡,又退成沙子,神就造了能吃走獸的獸,能吞蟲群的蜥蜴和蛇。從那時開始,獵捕的與被獵捕的出現了,為追逐和逃亡,就有了跑跳的願求,就得著力與能的權柄。它們的牙變得尖而硬,身形變得健碩龐大。它們想要的能力越來越多,神就給予它們更多。很快,就有龍行走在這地上,使其他一切的獸,相形見絀。
一日,那龍吃了地上所有的獸,只剩下它獨自存活。地上沒了吃草的,遍平原四處的草就開始無節制的生長,直到土裡的肥都消失,又都乾枯,退成沙子。恩基就對龍十分憤怒,趁著它到河邊飲水的時候,用火把它燒死,它的屍體就沉到河底,被砂石和土掩埋,久而成了積攢在地下的能。
神重新恢復草場、果園和樹林,又重造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用自己的光維持整個伊甸的秩序,只是那崩壞與離析的力,一次又一次從四處起,又有龍和暴怒的獸在地上恣虐、樹與花草互傳疾病和腐敗、以及成群啃食草場的蟲在不經意間,從微小的地方滋生,從細微之初破壞。
神就造了幫手,就是那能同他一樣行走在園子里,能做觀察與修復的使者,恩基就按照自己的形象,按照自己的樣式造人,起名為阿達帕,給了他靈和智慧的權柄。那智慧的權柄,就是能像神一樣,在腦中看到未來與過去的景象,對當下那分裂、遠離的力做對抗和干預。只是阿達帕那用作預測與回溯的力遠不及神,因為神可以複製出一個完整的世界來,在裡面推演一切;但人只能複製出一個小的環境和短暫的時間,所以人的預言經常有錯與漏;他雖有智慧,但靈體的能量也遠不及神,稍微使用則消耗殆盡,出現混亂與創傷;每個夜晚神就使他入睡,接管他的靈體,為他修復和清除殘毒,次日清晨再將他的靈體還給他,使他醒來。
雖然,在後來的世代,恩基在所有生命的靈體內,都安置了精神修復的使者,他們不受權柄授權的約束,一直默默地為眾生服務。但最早對於阿達帕靈體的修復,都是恩基親自做的。每次在意識接回的過程中,都會有微小的錯誤發生,使其他事物的記憶片段滲漏進來,讓這個人體驗到,名為夢。
某日,恩基在修復完阿達帕的靈以後,正要把他的意識還回去;卻因疏忽而完全接錯了靈體,錯把世界之初,那事物隨機出現,無因無果,互相顛倒,名為混沌的記憶接在了阿達帕的腦中。神並不知道自己犯了這個錯誤,還使那個人醒來,那個人就醒來了。
那隨機出現,無因無果,互相顛倒,名為混沌的事物就在阿達帕的眼前展現。他又同時看這從光生的世界,和這從光生的世界律,這因距離和空間而生的一切,遠離與靠近,分散與聚合,無序與有序,死亡與生命,同生同滅,互為定義,並列而生,永遠伴隨的一切,皆同那錯亂隨機,無因無果,互相顛倒的混沌並無差別,因為那光就是從觀察者生的,而觀察者就是從混沌所生的。也因此,阿達帕知道他的父恩基,從創始以來所經歷的一切,那用光所造的一切,這大陸、這草場、這園子,乃同一切與毀滅之力所做的對抗,所有這些變化,皆與混沌之時並無二樣,皆是隨機出現,無因無果,互相顛倒的事物,只是被這體驗者恩基的意識合理化,就成了有因有果,有聚合有分裂,有生有死,和有邏輯的事物。
隨即,阿達帕便知,那從世界之初到現在以來,所有從元開始的變化,都是從邏各斯而生的,而那邏各斯其實並沒有名字,也無法描述。所以,邏各斯,即非邏各斯,是名邏各斯。
阿達帕到了父那裡,想和他講清這件事,卻被他的父恩基回絕,反叫他管好這園子里的樹,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阿達帕就到了伊甸園裡上工,他用非邏各斯的力量,修復了大地上一切的枯萎、破敗和死亡,用非邏各斯的力量,讓伊甸里的一切,停止了衰老和疾病,用非邏各斯的力量,滿足一切生命的願望,並且沒有任何代價。
那園開始成為一個樂園。
直到有一天,晚飯後,他們坐在火堆前唱歌、聊天。談笑間,恩基注視著阿達帕的眼睛,想要偷偷進入他的心裡,看看他究竟是如何做的,才讓這園子被治理的這樣富有成效,盎然悅人。
下一刻,他失去了笑容,淚光閃爍。因為他發現到,阿達帕竟沒有靈魂。
——————————————————————————————————
註解:
[1]邏各斯(古希臘語:λ?γο?;希伯來語:??????,dā?ār、???????,ma'?mār;亞蘭語:????或?????,memra;英語:Logos),或作羅格思,是古希臘哲學、西方哲學及基督教神學的重要概念,在古希臘文一般用語中有話語的意思;在哲學中表示支配世界萬物的規律性或原理;在基督教神學是耶穌基督的代名詞,因為他是天主的聖言,也是萬物的規律的源頭,新教使用的《新約聖經》一般譯為『道』
[2]納木(Nammu),蘇美爾神話中的始祖母神,『創造天地的母親』、『給眾神以生命的母親』,『納木』的書寫符號與作為阿普蘇(Abzu)同義詞的『恩古拉』書寫符號相近,因此她也可能是『地下淡水海』的化身
[3]迪亞馬特(英語:Tiamat,希臘語:Θαλ?ττη/Thaláttē),又譯提亞馬特、迪亞馬特或迪阿馬特,是古代巴比倫神話里的女神,她是孕育出所有神明的地母神,也是原初混沌時期中的創造象徵
[4]拉赫穆是一位護衛和仁慈之神的名字,是阿普蘇與提阿瑪特的第一個兒子,他和其姐妹拉哈穆(La?amu)生下了美索不達米亞萬神殿中所尊奉的天父安沙爾(Anshar)和地母基沙爾(Kishar)
[5]在巴比倫創世神話《埃努瑪·埃利什》(EnumaElish)中,安沙爾(英語:Anshar),也拼作安舒爾(Anshur),意思是『天樞』和『天軸』,是天神,與『地極』神基沙爾既是姐弟,又是夫妻
[6]基沙爾(Kishar),是是安沙爾(Anshar)的姐姐和妻子,安努(Anu)的母親,基沙爾可能作為天空神安沙爾的對偶神,代表了大地,可能被看作是地母神
[7]楔形文字『KI』,是『大地』的符號,也讀作『GI5』,在阿卡德語法中,它作為地名前的限定詞,並有音標符『gi』、『ge』、『qi』和『qe』,作為蘇美爾神話中的大地女神,祺是天神『安』主要的配偶,在某些傳說中,『祺』和『安』是手足,是早期人格化的天地-『天崖』神安沙爾(Anshar)和『地極』女神基沙爾(Kishar)的後代
[8]Dilmun,orTelmun,迪爾蒙(希臘語:Tylos),或譯為泰爾蒙,是一自公元前3000年開始廣泛出現於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史書中的閃語國家,被認為是中東最古老的古文明之一,根據書面記載,迪爾蒙位在波斯灣地區,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在這裡流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