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盛世繁華
作為一位歷經征戰的君主,姚榮身強力壯,未當皇帝時經常與燕安明遊歷四方,甚至曾經深入敵國南唐去領略江南水鄉風光。
正是因為姚榮廣闊的見聞,所以他深知民間百姓疾苦,在面對怎樣治理周國時總是能博採眾長。
神元年間十年加上如今文澤年間的努力,周國已經元氣大為復甦。姚榮攻伐了諸多叛軍山賊,嚴明法令、開墾荒田、鼓勵經商,他有意識地學習前朝大唐的兼容並包,將周國建設成為了富饒的大國。
自唐亡以來,天下分為三十二州,北方的雲、冀、並、幽、平五州中北周如今佔據其四,雲州則為契丹所據。
中原北周腹心則以長安所在關中、兗州為基業。長安城統轄一州之地。
東方七州:徽、江、徐、揚、閩、青、琉中北周亦佔據青、徽二州,與南唐划江而治。
南方五洲:交、桂、崖、荊、湘之中北周攻伐南唐,據有了襄陽及以北的荊州大片地區。交州則為外族山越人所據。
東北三州:營、建、黑三州亦為契丹所據
西北五州:朔、西、西寧、秦、肅之中除西域為西域各國所有以外,其餘四州之地皆在大周掌握之中。
攻蜀一戰之後,西南五州:梁、益、播、寧、雍之中除雍州乃吐蕃舊地,仍為吐蕃諸國所掌以外,其餘四州盡數劃為西川道,由魏王任西川道節度使掌控。
若有人粗略看下地圖,肯定會驚愕萬分,因為十六年前的北周不過是只有關中、兗州二州之地的小小天下諸侯之一,如今卻據有十七州之地,還是以唐時疆域來算才只超過一半,若只算當今的漢人天下則已經三占其二,一躍成為天下霸主。
明眼人都看得出,若再不加以遏制,北周將要統一天下,結束百年亂世了。
長安城中,厚重的大石塊鋪成的寬敞道路即使在最窄處也可以容納三駕馬車同行,不時有十人成隊的輕裝軍士進行巡邏,他們是長安衛治下的巡城軍士。
長安城內車水馬龍、人潮洶湧,但又井然有序,在天子腳下的皇城,秩序被看得格外重要。
姚榮與燕安明二人身後跟隨著柳信與幾名太監作為侍從,他們二人一身富商打扮,也被不少店鋪叫賣之人進行推銷,但都被柳信等隨從隔開。
面對商家的騷擾,姚榮卻顯得十分開心,他笑呵呵感慨道:「長安愈發有人間煙火氣了。」
燕安明也回到道:「幾十年的治理,還是有成效的。回想當年長安的殘破混亂,如今真可謂改天換日了。」
姚榮答道:「是啊,如今的長安,有江南柔情,有關中質樸、更有燕趙豪氣、巴蜀錦繡,甚至西域乃至天下萬國都有所通商,見之甚是讓我欣慰。」
姚榮的話不只是概念意義上的,而且在物質層面也體現了出來。長安城分為諸多個坊,夜不閉戶,無有宵禁,在八千長安衛的不間斷巡邏之下,秩序井然。
加之姚榮總有意為長安請來各地工匠,因此修成的建築往往甚有各地風貌,得各地之神。因此,在夜間的渭水甚至被天下人稱之為「小秦淮」,對於那些文臣諫言所說如此奢靡恐腐蝕關中之民的意志,成為英雄之冢的說法,姚榮不屑一顧,他每年都會駕臨長安城北的玉林苑進行圍獵講武,以振奮武德軍心。
再加上渭水繁榮以後,那些文臣武將自己也都常去,更是不足為論了。
姚、燕二人精力充沛,一直逛了許久,
從下午到夜間。
他們二人前去親自買了些蜀錦,於酒樓聽說書、品燕歌,更在西域大鬍子商人的店鋪買了些夜光杯,與形形色色的民眾交談。
大街上,人人都可以自由閑逛,也會有一些乞兒。見到乞兒,姚榮也會親自前去打賞些錢幣,並細問其乞討緣由,並不震怒。且這些乞兒多是由於身體殘疾等諸多原因才淪落至此。
姚榮特別喜歡找一些看上去較為貧窮的平民閑聊,對方看姚榮氣度不凡、又有侍從跟隨,於是往往都喜歡聊上一聊,更別提聊完姚榮還贈錢答謝。
燕安明知道,別看這些只是小事,但正是姚榮調整國政細微之處、體察民意的由來。大興賑濟所、核實農田、調整田稅、商稅等都由小來思考。
只要要說為什麼姚榮有時間出來巡遊,正是由於大周丞相張舟的恪盡職責與二皇子恭王的輔政。
姚榮征戰天下十餘年,造就建立起神明一樣的威望,在大周絕對是說一不二的皇帝。別看他平日和藹可親,但即使是一人之下的燕安明也絕不敢違背姚榮決定了的事情。
走著走著,夜幕降臨,柳信的提議下,一行人過灞橋,去了渭河畔。
天色雖然愈發昏暗,但人流卻是不減,只是點起了許多散發柔和光芒的燈籠。
馬車、行人、年輕男女的聲音混雜在一起,變得十分喧鬧。姚榮此時也已經易容成了一鷹鉤鼻、臉頰細長的中年人,畢竟人群混亂,還是要為安全著想。
在喧鬧聲之中,二人隨人群一直流向渭水畔的青樓酒肆。
若說白天最明亮的是天上的太陽,那麼的長安城中晚上最亮的地方就是十里渭水了。
還有些距離時,就可以遠遠望見渭水畔這條仿照秦淮河所建的成片建築群,紅磚綠瓦、精美別緻,歌姬清亮的歌聲夾雜著空中香濃的脂粉氣與食物的咸香傳來,撩撥著每一個來客的心弦。
流潤閣,渭水畔最大的酒肆之上,燕安明與姚榮舉杯對飲,一人各有兩三名江南美人伺候,肆意歡笑。
「佳人懷中味,沙場神氣催;勸君更飲葡萄酒,橫刀躍馬破六州。……」
聽著樓下那花魁應和北方喜好所唱的清亮雄渾之詞,姚榮大為愉悅,隨著眾人同時叫好。
月光流照,酒過三巡,姚榮辭退侍女,與燕安明負手對江而立。感慨道:「這錦繡長安,不枉朕之心血。」
燕安明回道:「陛下不負天下百姓,百姓亦不負陛下也!」
窗外的渭水載著無數畫船緩緩流淌,那麼沉靜安詳,彷彿歸途不是東方大海,而是期盼安寧的天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