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洲來由
新洲是中西部一個不大不小的普通城市,據史料記載,在明朝時新洲叫新葉,當時還是一個鎮,到清朝初期茶葉山貨交易頻繁,人口猛增,逐漸形成縣城。又因為地處偏僻,彈丸之地,沒有什麼重要價值,近代反而免受戰火摧殘,愈是發達起來。商鋪密集,街道繁榮。於是存在感膨脹,當時一任縣長叫陸達洲,在巡街時目睹新洲繁榮景象總覺新葉的葉太小,葉之飄零也不利於自己的官運,上報將新葉改為新洲。似乎這樣就能和五大洲續上宗親。抗戰期間因為某國民黨軍官在較為隱蔽的新洲置辦幾房外室,隔三差五有轎車風馳電掣地開過來,讓新洲當地人更有安全感。解放后這個不大的城市承擔了國家重要物資棉紡品生產重任,成為全國五大棉紡廠之一重要城市。那是個物資奇缺的年代,在計劃經濟下吃穿用都是人民的生命物資,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據棉紡廠老人回憶新洲曾經的輝煌,******來新洲紅旗棉紡廠視察過。抗美援朝期間為了給志願軍戰士解決冬衣,部隊首長還給他們老廠長打過電話。新洲因為其重要意義,成為東省省府。但是改革開放之臣,棉紡廠的盛世遲早是必然的。但誰都沒想到等來的是棉紡廠人的夢想破碎,技術落後,后新洲發展明顯緩慢,和周邊省府的差距越來越大。90年代初面對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過慣了計劃經濟指令生產的紅旗棉紡廠逐漸衰敗。1992年國企改革出台後,棉紡廠員工開始逐步下崗分流,經過一次次陣痛之後,這個曾經紅動中國的幾千人棉紡廠終於1998年4月30號徹底倒閉,勞動節前夕這些勞苦功高的棉紡廠職工卻沒有勞動的權利了。老棉紡廠旁新水河邊兩岸別具風景的500多顆梧桐樹默默見證廠曾經榮耀的到衰敗直至倒閉。每當晨曦升起,新洲大街小巷還在安靜酣睡,這裡就開啟熱鬧非凡的一天,這些棉紡廠老人們還總愛在梧桐樹下晨練,舞劍、打太極、散步、嘮嗑,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他們曾經都是棉紡廠人。一開口就是當初我們棉紡廠如何如何了不起。全國各地多少人提著包,拿著各級領導的批條往新洲趕。大小拉貨的車壓斷街。凡是跟棉紡廠沾上邊的人都覺得自己對國家貢獻大,倍有面子。真是世事無常啊!
現在的新洲就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三線城市,東西有長江路,南北是洲府路,都是七幾年時修建的,後來又擴建過,但是總歸道路陳舊,城市寂寞。不沿江臨水,不是重要交通樞紐,沒有高新科技產業。最繁華最高端的商業區就是新洲百貨、人民廣場、城隍廟、女人街。那個時候自從上海出現了全國第一條步行街之後,各大大小小城市紛紛效仿,新洲趕緊也湊上熱鬧,也有一條商業集中區美其名曰步行街。大大小小商家稀稀拉拉300米,常常一樣的人流如潮的看熱鬧,滿足新洲人步行的樂趣。新洲普通得跟許多發展遲緩的城市一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這個圈子裡,有自己的權威市高官、市長、局長,有自己的牛皮哄哄的房產開發商,有幾塊新地建一些大大小小的小區,有幾棟新大廈,廣告宣傳中叫囂著高品質樓盤。有自己的權威媒體和圈內紅人。這裡一樣有富裕、貧窮,有廉潔正義、有庸俗、色情,有時尚白領和流著臭汗建築工,也有小商販和城管……城市與城市,正如女人和女人一樣,只是大小風韻不同而已。新洲也就是穿早期小攤販掛著賣的衣服就自以為很時髦。看不出身材特徵,沒見過多大世面,出門噴點花露水,抹點小超市買的化妝品就能在小範圍吃得開的女人。
這個城市更多市民滿足於它的樸素和悠閑,街上車不多,不用擔心堵車,上下班很近,一般都不大乘公交,好多人都騎自行車上下班。公園很安靜,菜場價格也很便宜。年輕人談個戀愛都是去步行街解放電影院看電影,逛最大的商場新洲百貨,買他們當地最時尚的衣服。見面打個招呼,似乎誰跟誰都很熟悉。在新洲人看來,生活可以沒有虛無縹緲的詩意,但一定要有踏實可靠的幸福感,生活在這個城市誰比誰強不了多少,平靜踏實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