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啟程赴京城
薛蟠也知道自己一向頑劣,貿然改變,薛母和薛寶釵必然會心有疑惑。
他也不好解釋,現在的自己,已經不是之前的自己了。
只能拍著胸脯說道,「我說的是真是假,等到了京中,母親和妹妹見了我的實際行動,就知道了!」
薛蟠一杆子把事件指到幾個月之後,薛母和薛寶釵也只能笑著應下。
薛寶釵當即文不加點,把薛蟠給薛家二叔的書信揮筆寫好,又多抄寫了幾封,吩咐家人送往南邊各地的鋪子。
下面,就只能守株待兔,等著薛家二叔自己找過去了。
好在,薛家二叔雖然不實際管著薛家在各處的生意,但是向年遊走各地,也有監管薛家各地生意的意思——這也是薛父辭世多年,薛家各地的鋪子的生息,雖然略顯頹勢,卻都還能維持的原因之一。
不然,只靠薛母、薛蟠這孤兒寡母的,要維持薛家這麼大的家業,要更加艱難。
接下來兩天,薛蟠沒有立即改變往日作風,仍然整天在外遊逛,讓薛寶釵對他之前的豪言壯語,更沒信心了。
但是薛蟠這兩天的遊逛,卻不再是漫無目的,也不再只圖玩樂,而是在實地考察這個時代的商業環境。
此時的金陵,也是天下有數的大城,又處在江南繁華之地,城內的商業發展十分繁盛。
薛家在金陵城內各處,有十多個鋪面,經營著糧食、藥鋪、布料、成衣、瓷器等多種產業,這些鋪子每年的收益加起來,足有上萬兩白銀。
除了金陵,薛家在南北各大津要之地,還有數十家鋪子,之前在薛父的操持下,每年總收益能超過五萬兩白銀。
薛父辭世之後這幾年,總收益雖然每況愈下,但去年底銷賬的時候,總收益也有三萬餘兩。
這就是支撐起薛家百萬之福的底氣所在。
除了考察城中商業,薛蟠重點還光顧了金陵的各大書鋪,主要是收集前朝和本朝的歷史,以及朝廷邸報。
經過一番研讀,薛蟠才確定此方世界的時間線。
原來,前朝的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之後,李自成的大順,很快就在和滿清的爭鋒中敗下陣來,京城在短時間內,換了三任主人,輪到了滿清的順治帝做龍椅。
不過,那個時候,黃河以南,依然是明朝治下,史稱南明。
滿清隨後南侵,在揚州製造了「揚州十日」慘案。
歷史走向,就在這裡拐了彎。
清軍圍攻揚州的時候,追隨史可法守衛揚州的,是明軍陣中的劉肇基。
劉肇基出身將門之家,世襲指揮僉事,早年在遼東抵抗清軍,官至遼東總兵,后被洪承疇解職,南下金陵任職。
清軍南侵的時候,劉肇基自請從徵效力,清軍包圍揚州之時,史可法命令附近南明駐軍增援,只有劉肇基率領一支數千人的孤軍前來。
原本的歷史上,劉肇基率領的這支部隊,在揚州圍城戰中全軍覆沒。
這一次,劉肇基卻成了氣運之子,在揚州孤軍奮戰多日,不見援軍,最後只能突圍,幾乎只以身免。
經此一役,劉肇基認清了南明小朝廷的面目,認為他們難以成事;又義憤於清軍在揚州城破之後屠殺行為,決定自立旗號。
於是在江南自行徵兵,以劉姓,自稱為西漢高祖劉邦之後,自號為漢。
隊伍拉起來之後,在於清軍的對陣中,連戰連勝,轉戰多地,把清軍趕回長江以北。
隨後挺進南京,
南明小朝廷無力抵抗,明朝徹底滅亡。
劉肇基於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在南京稱帝,國號為漢,年號天隆,劉肇基為天隆帝。
天隆帝隨後誓師北伐,經過十年奮戰,終於在1657年,光復北京。
那個時候,天隆帝已經賓天,宣武帝繼位,光復北京之時,已是宣武三年。
北京攻防戰前後歷時兩年有餘,清軍在最後撤退之時,又對城內大肆破壞,所以光復之後,經過六年修繕,直到宣武九年,公元1663年,劉漢才遷都北京,改北京為京城。
而南京金陵城,卻沒有像前明一樣,留為陪都,而是直接降格為金陵城,以宣誓劉漢抵禦滿清的決心。
滿清在撤出北京,返回老家遼東之後,仍然保存有一定的戰力,再加上與蒙古諸部聯合,對劉漢依然保持著巨大的軍事壓力。
宣武帝薨逝於宣武二十一年,也即是公元1675年,原本歷史上的康熙十四年。
但是這個世界,滿清卻已經沒有了康熙帝。
劉漢建立之前,清軍南侵不利,滿清攝政王多爾袞便以順治帝年幼,無法執掌軍國大事為由,請順治帝退位,自立為帝。
多爾袞英年早逝之後,帝位沒有傳給他的兒子,而是遵照滿清傳統,傳給了多爾袞的胞弟多鐸(他在這個歷史線上,沒有因天花而死)。
滿清就是在多鐸治下,丟掉北京,被重新趕回山海關之外的。
宣武帝之後,萬靖帝繼位。
萬靖帝一面北御滿清、蒙古諸部,一面大力恢復、發展經營中國,經過多年苦心經營,憑藉更深厚的國力底蘊,劉漢在萬靖帝治下,對滿清形成了全面壓制。
萬靖帝二十八歲繼位,直到萬靖三十七年,也即是公元1712年,歷史上的康熙五十一年,突發重疾,為了保證國家有序過渡,便提前遜位,傳位於永昭帝。
不想,萬靖帝遜位之後,病體卻逐漸康復,以至於當下的劉漢,呈現出兩帝並立的局面。
現在,是永昭三年,永昭帝已經登基三年,但是於國事上,依然處處掣肘於身體越來越硬朗的萬靖帝。
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薛蟠與薛母、薛寶釵,帶著家中浮財約計五十萬兩白銀,並一干丫鬟、婆子、小廝、僕從,在金陵城外碼頭登船,從長江轉入大運河,北上赴京。
這一日,薛家船隊停靠在揚州碼頭。
揚州雖然在六七十年前,經歷了那場慘禍,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此時已經完全恢復舊貌,繁盛程度於金陵相比不遑多讓。
薛家在揚州也有產業,薛家船隊要在這裡停靠幾日,以銷算舊賬。
舊賬銷算之後,薛蟠又陪薛母、薛寶釵,並香菱、鶯兒等人,在揚州遊玩了幾日。
薛家雖然在南北數省,都有產業鋪子,但是之前有薛父操持,薛父辭世之後,就只有薛母來勉力維持了。
薛母一介女流,無法像薛父那邊親往各地巡視,這幾年一直坐困金陵,這次赴京,途徑各地,本就有核銷舊賬,巡視鋪子的意思。
現在有了支棱起來的薛蟠,雖然大事依然由薛母抓總,但是出面巡視鋪子的活計,好歹不需要薛母親自出面了。
在這個時候,出一趟遠門,是千難萬難的。
薛蟠還好,身為男兒,將來支撐家業之後,有機會各處走走看看,薛母、薛寶釵除了這次,卻極有可能,再也沒有別的機會,像這樣飽覽各處山水了。
所以,薛家一行北上途中,並不急於趕路,金陵到揚州兩百里水路,快船兩日可到,薛家卻足足走了五天。
在揚州又停留了十餘日。
在揚州城內外各處美景名勝遊覽了一遍之後,薛母正要催著啟程,薛蟠卻想起一事,說道,「母親,這幾日,孩兒聽聞,現下的主掌兩淮鹽運使衙門的,是姨夫的妹婿,既然途徑此地,孩兒想要去拜訪拜訪。」
薛母聞聽,笑著說道,「我兒真的是長大了,懂得這些人情世故了!既是姻親,自然當去拜訪,我兒去吧,咱們晚一日啟程也無妨。」
薛蟠便帶著一個小廝,並兩個僕從,從隨身行李中挑了兩樣合適的禮物,帶著上門。
來到揚州兩淮鹽運使衙門前,薛蟠命小廝拿著自己的名帖上前求見。
門子收了名帖,進內傳稟,不一時,出來一個老總管,對薛蟠拱手問道,「尊下可是薛家大公子?」
「正是!」薛蟠回禮答道。
老總管說道,「我家老爺有請,請跟我來。」
「有勞了!」薛蟠回了一聲。
老總管並沒有帶著薛蟠直接進衙門,而是繞到後面。
原來兩淮鹽運使衙門是前衙後院的規制,薛蟠要是為公事而來,自然當走前衙的角門,現在卻是以私誼拜見,走前衙就不合適了,只能走後院的角門。
這倒不是林如海輕視薛蟠,能把他請入內宅,反倒是親近的表現。
薛家和林家雖然沒有太多故舊,但是有賈府在中間,兩家的關係就不算遠了。
薛蟠被老總管帶到林如海的書房門外,老總管先揚聲通稟道,「老爺,薛家大公子到了。」
只聽裡面傳來一聲,「請進。」
老總管便伸手推開房門,伸手請薛蟠進去。
薛蟠側身先向老總管致意,才邁步進去。
抬頭看到書桌後面,林如海四十多歲年紀,相貌清雋,下頜留著短須,面色有些微白,露出些倦容,一身常服裝扮。
雖只坐著,但是三品大員的上位者氣質,卻抑制不住。
薛蟠稍稍打量一眼,便忙躬身行禮到,「小侄見過姑丈!」
按理,薛蟠和林如海沒有直接的姻親,不能以「姑丈」相稱。但是薛蟠和賈寶玉,卻是嫡親的姨表兄弟,而林如海則是賈寶玉的正經姑丈。
薛蟠從賈寶玉這裡論,稱林如海「姑丈」,以示親近,倒也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