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李淵和李元昌
大安宮
這裡是李淵的寢殿,吐過血的李淵眼神空洞的看著宮中的一切,太醫剛剛來過了,幫李淵診治了一下,隨後就走了,現在的大安宮中,就只有李淵一個人,顯得無比的落寞和寂寥。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人影匆匆而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漢王李元昌。
「父親...父親...。」李元昌眼中帶著淚水,要知道,李淵和李元昌的關係是很好的,本來呀,李淵也不會看得上這個自己的第七子,為什麼這麼說?
那是因為李淵的兒子實在是太多了。
武德元年,李淵登基稱帝,李元昌也在這一年出生。李淵在起兵之前有五個兒子,分別是嫡長子李建成、嫡次子李世民、嫡四子李玄霸、嫡四子李元吉、庶五子李智雲。
李淵稱帝之後,帶孕進城宮女莫氏生下庶六子李元景。孫氏生下的李元昌,排行第七,所以是庶七子。
你不但是最小的,還是庶子,所以說,李淵一開始對李元昌就是平平無奇的關心,僅此而已,後來什麼情況,後來是他的嫡子們互相殘殺,之後,李淵又被自己的兒子給軟禁了,這個時候,老七李元昌一直都對自己的李淵默默關心,終於,李淵才開始對李元昌好了起來。
兩人的父子之情,也是從一開始的一般,變到現在的關係密切。
但是這裡要說明的。這一份的父子情之中,李淵付出了多少,是有待商榷的,因為李淵之所以會看上李元昌,更大的一點,其實還是想要利用這個小子。
李元昌其實一直被李世民給器重,李元昌是庶子,江山社稷不可能讓他繼承,他就認認真真學習書法和繪畫。他和二哥李世民,都拜史陵為師學習書法。李世民日理萬機,肯定不能一門心思學書法。李元昌一門心思學書法,結果成了書法家。
李元昌除了書法厲害之外,繪畫本事更加出色。李元昌擅長畫動物,尤其擅長畫馬、鷹、兔、雉。李元昌的書畫皆有超一流的水平,又有親王的身份加持,使得他成了初唐著名的書法家和畫家。
因此李世民也是對李元昌比較寬容。
並沒有對他多加限制,不但如此,還允許李元昌和太子李承乾接觸,李元昌雖然是太子李承乾的叔叔,但是叔侄二人年紀相當,所以關係非常好。李元昌每次回到京城,都住在李承乾的東宮。李元昌都會給李承乾帶封國的土特產,李承乾也會回饋叔父禮物。
而唯一有些不好的,那就是李元昌這個傢伙有些情商低,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藝術細胞活躍的人,大部分情商不高。
王勃能寫出《滕王閣序》,卻因為寫了《檄英王雞文》,把唐高宗氣得七竅生煙。王勃也因此斷送仕途,最後被淹死在海里。
孟浩然詩文超一流,卻因為「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的詩句。惹火了唐玄宗,結果斷送了仕途。李白、蘇東坡、李後主、宋徽宗、柳永、納蘭性德等人,皆是藝術細胞活躍,情商卻在平均水平之下。
李元昌和大多數藝術家一樣,書畫水平超高,但是情商太低。舉個例子,據《資治通鑒》和《新舊兩唐書》記載,李世民下詔,賜李元昌等宗室子弟世襲刺史之位,同時賜程咬金和尉遲敬德等功臣世系刺史職位。
程咬金和尉遲敬德武將出身,都知道這份賞賜不能領受。他們一而再,再而三推辭不受,李世民才收回成命。李元昌大大咧咧,居然領受皇兄的恩旨。李世民看到弟弟不知道客氣一番,也就不客氣了,下詔把世襲刺史的恩旨收回去了。
還有就是貞觀十七年,李元昌回京述職。李世民設宴款待李元昌,皇家酒宴例有音樂。有一個宮女彈琵琶助興,她的水平非常高。李元昌藝術細胞活躍,就愛上了這個彈琵琶的宮女。
宴會結束之後,李元昌照例留宿東宮。李元昌和李承乾,都對李世民有意見,經常在一起互訴衷腸。叔侄二人大倒苦水,李承乾怪父皇偏愛李泰,李元昌怪皇兄批評他。兩個人說來說去,就扯到了謀反的話題。
《資治通鑒》記載,李元昌對李承乾說:「我願意支持殿下起兵,扶殿下登上帝位。我沒有別的要求,只求事成之後,把彈琵琶的宮女賜給我。」
李承乾不假思索,就答應了皇叔的要求。李元昌冒著殺頭的危險,支持侄兒弒君殺父,居然只要一個美女。由此可見,李元昌這個人,真的沒什麼野心。
「昌兒...!」李淵聽到了李元昌的哭聲之後,也是鼓起了自己全身的力量回應了一聲。
「昌兒在,昌兒在,父親,您可千萬不要有事,這次皇兄是做的太過分了,他一點都沒有給你留面子,他根本就是故意要給你難堪,我不會原諒他,一定不會原諒他!」李元昌大聲的怒吼、
只是這個時候,李淵卻對著李元昌做了一個噓聲的表情道:「傻小子,小聲一點,你不能說的這麼大聲,小心你二哥對付你。」
「對付我就對付我,反正他一點親情都沒有了,如果他要傷害父親你,兒子一定不會苟且偷身。」
此話一出,李淵露出了感動的神色,他是沒有想到,老了,老了,自己還能得到兒子這麼忠心的一份感情。
「朕的好七郎呀...你呀,不能太衝動,記住,要想和你的二哥斗,那就一定不能硬碰硬,如果你真的想要和你的二哥斗,就只能從一邊慢慢的滲透,狼騎就是你的武器。
而出了狼騎之外,李承乾,李泰,李恪...他們都是你的武器,七郎呀,你要記住,無毒不丈夫。」
「可是父親,他們都是我的侄子呀...他們並沒有對我們怎麼樣呀?」李元昌有些於心不忍的看著自己的父親、
只是李淵卻冷哼一聲:「侄子...七朗,你的侄子可不是僅僅只有李承乾,李泰呀...你的侄子還有很多,安陸王李承道、河東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訓,汝南王李承明,巨鹿王李承義。
梁郡王李承業,漁陽王李承鸞,普安王李承獎,江夏王李承裕,義陽王李承度。
他們都是你的侄子呀!」
說完這些名字之後,李淵已經哭得不能自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