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明君聖主

第27章 明君聖主

白天教書,種樹。

晚上打坐,觀想。

規律的生活讓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到了六月,桃子熟了。

李平安看著又大又紅的鮮桃,不禁生出收穫的滿足感,選摘了兩筐擔著去京城售賣。

桃林在濟水河,花了十文錢撐船渡河。

西城門一如既往的熱鬧,進城百姓排成大長隊,由城門卒逐個檢查戶牌和貨物。

等了小半個時辰。

終於輪到李平安進城,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戶牌,原本宣府籍貫已經改為京城沿河村。

這時代人口稀少,又沒學區房一說,京城戶籍並不稀缺。

兵卒查看戶牌后問道:「聽你口音,不似是京城本地人?」

李平安躬身道:「回官爺,去年從宣府逃荒過來。」

「逃荒來的……」

兵卒眼珠一轉,指著桃子說道:「你這桃兒保熟嗎?」

「保熟,保熟!」

李平安哪能聽不出兵卒話里的意思,連忙拿起幾個桃子,擦乾淨了遞過去。

「官爺嘗嘗。」

「算你懂事。」

兵卒收了桃子猶不滿足,又從筐里挑了幾個,然後伸手要錢:「入城費五文!」

李平安交了銅錢,擔著桃子入城,一路走一路喊。薆荳看書

「賣桃子嘞!又大又紅的鮮桃兒,八文一斤……」

正值五黃六月,烈日當空,天氣熱的不得了,彷彿人活在火爐子一般。

縱使有真氣緩解酷熱,李平安走了半晌,也覺得難耐。

尋了處柳樹陰涼,剛剛坐下不久,便有個肥胖白役湊過來,言稱李平安隨意擺攤,違反了大雍律法。

最後白役拿了幾個桃子,索了五文錢好處才饒過。

「當個普通老百姓真難!」

李平安歇息片刻,擔著桃子繼續沿街販賣。

晌午時尋了叫便宜坊的食肆,可惜沒有烤鴨賣,向夥計要了一碗酒一碟茴香豆二斤糙面燒餅。

食肆看起來很是簡陋,長條桌長板凳,像是學校的食堂。

客人大多穿著短打,或坐或站甚至蹲在長條凳子上,一邊吃飯一邊與同伴大聲說話。

喊到激動處,唾沫星子四濺。

李平安聽了幾句,大多是在罵這個胥吏或那個胥吏,故意多收了他幾文錢。

歇到了申時左右,太陽不似晌午那般毒辣。

李平安擔著桃子走街串巷,來到曾經居住的興化坊,見到了不少熟悉的街坊鄰居。

「大爺,嘗嘗這桃子!」

遇到東鄰家劉老頭,李平安故意過去說話試探,仔細觀察他的神態動作。

劉老頭顯然沒認出李平安,接過桃子吃了個乾淨,搖搖頭說道。

「又硬又酸,不買了!」

「……」

李平安早就猜到這樣,劉老頭一如既往的吝嗇,據說家裡吃雞蛋不剝皮,用筷子蘸兩下就算嘗了味兒。

「賣桃子嘞……」

一聲聲叫賣響徹街頭,直至傍晚時分,才將桃子賣完。

李平安叫賣途中,有意無意的經過甲二十九號院,門口兩顆棗樹茁壯生長,枝繁葉茂。

大門洞開,門閂斷成兩截,切口平滑。

順著門瞟了兩眼院內,桌椅翻倒,門窗破碎,地面掘開了幾個大坑。

如此景象,絕非賊偷所為。

「青雲宗果然上門尋仇了,也不知挖屍骨的時候,有沒有中陷阱,死了幾個弟子!」

李平安轉身離去,短時間不能回京城了。

青雲宗尋到了掌門屍骨,即使裡面摻雜著別人的骨頭,也算是證據確鑿,可以名正言順的追殺報仇。

這時代講究連坐,包括醫魔的弟子、親人都在復仇範圍。

「我與族人分家,是為了保護你們啊!」

李平安在宵禁之前離開京城,又花了十文坐船,回到家數了數賣桃得來的銅錢。

「去了花費,還剩下二百文,不錯不錯!」

之後幾日。

李平安教書練功,待到有熟透的桃子,又摘了兩筐去京城販賣。

攢下的銅錢,比不過獄卒半月收入,卻別有一番趣味。

轉眼到了秋天。

賣桃子凈賺了七貫錢,李平安還未來得及下館子,內務府收租子的差役上門,收走了四貫。

桃園緊鄰濟水河,按照上等水田收租,一畝地八錢銀子。

「市面上糙米價七八百文,三石米省著吃能吃一年,合著我一文錢攢不下,累死累活一年白乾?」

李平安努力自我安慰,白吃白喝白住一年,賺到了。

「朝中有高人啊!」

「人家早已算好了土地產多少糧食,百姓吃多少,按照餓不死、余不下的標準制定稅賦。」

「百姓餓不死就不會造反,余不下就沒錢讀書,也就沒機會跨越階層。」

「只能一代又一代的種田,供養達官貴人享受!」

李平安稍加計算,就明白種地沒前途,難怪村民尊重教書先生,屬實是改變命運的機會。

擺在面前的只兩條路,其一就是擴大種植面積,其二就是提升桃子產量。

田地是百姓的命根子,縱使家裡餓死人,也不能賣地。

所以百姓只能選擇精耕細作,蒼蠅腿上劈精肉,照顧好每一顆禾苗,力求多收個三五斗。

且不能遇上災年,否則一切都化作烏有。

「幸好我不是真的農民!」

李平安嘆息一聲,桃花庵里桃花仙,終究只是富家公子哥的田園生活。

看著美好,實則虛幻,只能當做心靈寄託!

……

永興十六年。

夏。

蘇明允賑災有功,升任內閣次輔。

自蔣文林乞骸骨后,首輔之位空懸,次輔便是朝廷主事之人。

陞官不久,蘇明允上書推行新稅制。

各州縣稅賦、徭役合為一條,廢除人頭稅,按田畝數徵收銀兩。

在此之前是賦役分開,還有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甚至有水稅、路稅、農具稅等等。

百姓不明所以,當官的怎麼收,他們就怎麼繳納。

合併之後,稅賦公告天下,朝廷承諾再無其他雜稅,百姓發現有官吏私設,可以上報府城、京城。

稅制一經推出,各地州縣沸反盈天。

無數奏摺堆在永興帝面前,或高呼動搖國本,或編造蘇明允的罪證,甚至有鄉賢宿老以死明志。

嚷嚷的聲音很大,卻沒有人真的舉旗造反。

畢竟,改了稅制他們也是富人,與餓不死就不造反的農民,本質上並無區別。

秋。

朝廷收稅折銀,一千二百萬兩,朝野嘩然。

永興十七年。

稅收折銀一千五百萬兩,且廢除人頭稅後,黃冊在籍人數暴漲數百萬之多。

年終。

永興帝下令增長官員俸祿,平均下來近乎翻了一番,朝廷、地方官吏無不感恩戴德。

眼見大勢洶洶,無可抵擋。

各州府士紳見立刻調轉了風向,開始吹捧永興帝為明君聖主,類太祖也!

諢號劊子手、蠻子的蘇明允,亦有了賢相之稱。

國朝讀書人無不想拜入蘇相麾下,以附驥尾,眼下可升官發財,將來可留名史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在歷史中長生不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我在歷史中長生不死
上一章下一章

第27章 明君聖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