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七上八下與魚塘:下
倒是林解放,聽二兒子說了這麼長時間,這會兒有點明白這個事情為什麼會上《群眾日報》了,因為非常典型、非常具有代表性:
是啊,農民通過承包魚塘,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合法的發家致富,這個完全沒有熱河問題啊,國家也是支持和鼓勵的;
對於農民來說,自己家裡的活兒忙不過來,就請人幫個忙,也完全沒有問題啊,因為這種情況在農村實在是再稀鬆平常不過了,不過限於經濟條件,農民之間不是採取金錢的方式,更多的還是在熟人、本家以及親戚之間進行「換工」,以這種方式來向對方支付報酬:咱們兩家人的關係不錯,今天我們家要割麥子,可人手不夠,你就過來幫個忙,等秋天收玉米的時候我去幫你們家收一天玉米……
可怎麼隨著僱人的數量增多,一個應該是勤勞致富典型的農民,就成了應該被打倒在地並且被踏上一萬隻腳的萬惡資本家和地主老財了呢?
在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偉大政策的情況下,這個問題確實是應該討論,也必須進行討論,只有討論明白「勤勞致富」與「萬惡資本家」的界限在哪裡,大家才更放心……
嗯?
一開始老三說的七上八下,莫非就與這個事情有關?
林建國兩手一攤,說道:「現在的問題就在這兒:一個農民覺得自己家裡的活兒忙不過來,想要請個人來幫忙,並且給人家開工錢,被雇傭的人並不覺得自己被剝削了,很開心,僱人的主家也沒問題,大家都很開心。
但為什麼這麼操作下去,同樣的行為,這個勤勞的農民忽然就變成了需要被打倒的萬惡的資本家、需要被踏上一萬隻腳的地主老財?
什麼情況下屬於農民,什麼情況下又屬於地主老財?農民與地主老財之間的分界線在哪裡?
是雇傭一個人、兩個人還是三個人?
雇傭短工怎麼算?雇傭長工又怎麼算?」
「……」
對於林建國的這這幾個問題,林建軍只覺得自己頭暈腦脹,一個也回答不上來。
仔細想想,那個姓陳的農民好像也確實是沒做錯什麼,不就是多雇了幾個人幫忙的事兒么,但既然雇一個沒問題,雇兩個也沒問題,可為什麼雇的多了,價格也還是一開始的那個價格,可為什麼自己總覺得這個姓陳的農民不對勁?就變成了應該被打倒在地、並且應該被踏上一萬隻腳的萬惡地主老財?
就像是老三說的那樣,這個勤勞致富的農民與萬惡的地主老財之間的分界線到底在哪裡?
說到這,林建國望著自家老爹,說道:「這才是《群眾日報》發表這篇文章的目的,在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的大前提下,要把這個問題討論明白才行。」
林解放點點頭,表情有些意味難明:「難怪這個報道能夠上《群眾日報》的第二版,中央領導確實是高瞻遠矚啊,這個問題確實有必要、也應該好好討論一下,討論明白了大家才能放心的去工作……這種情況在全國應該有不少吧?最後討論明白了沒有?」
「確實有不少,」林建國點頭道:「在皖省,有個自稱『傻子』的農民,自己炒瓜子自己賣,因為炒的瓜子味道不錯,大家都來買,逐漸在當地打開了口碑,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賣出兩三千斤瓜子,因為生意太好,一家人忙不過來,只能僱工,據說最多的時候有12個幫手,結果被打成了資本家。
但問題是這個農民壓根就不識字,根據報紙上說的,他他7歲就在街上撿煙頭掙錢,9歲當童工學徒經商,十幾歲接過父親的水果攤開始維持生計,如果看他這些年的履歷,明明就是最底層的勞苦大眾,只不過現在憑藉著自己當初學到的炒瓜子的本事致了富、賺到了一些錢。
再比如還是在粵省,今年5月份的時候,粵省那邊的1981年5月9日,《羊城晚報》在頭版顯要位置刊發了一篇文章,標題我記不清了,大致上是說當地的一個姓高的人從單位辭職,當起了個體戶、賣起了一個叫『太爺雞』的東西……」
聽的好奇的林建軍忍不住問道:「『太爺雞』是什麼東西?」
林建國其實也不知道什麼是太爺雞,不過這個時候可不能露了怯,他當即說道:「好像是一種雞的做法,大概跟咱們魯省這邊的燒雞差不多。」
「這樣啊?」
林建軍眨巴了兩下眼睛,他其實也沒見過燒雞,只是聽說過,但既然老三這麼說了,他也不好再繼續追問,只好暗自下定決心,咱現在有錢了,等什麼時候去地區,說什麼也得買一隻燒雞,嘗嘗是什麼滋味……
從未聽說過這些事的包秀蓮正聽的開心呢,聽到二兒子打岔,有些不樂意了:「老二你別打岔,老三你趕緊說,這個『太爺雞』又是怎麼回事?」
林建國連忙應了一聲,說道:「這個『太爺雞』好像在當地挺有名,這個姓高的人很快就打開了局面,不到半年就請了6個幫工,也被指責是資本家剝削,他不服氣,就給中央領導寫了一封長信反映這個問題,說自己是勤勞致富、並且帶動了鄉親們賺到了錢,自己不應該是資本家,希望國家能夠放開僱工等等。」
「哎呀呀,」聽林建國說這個姓高的人竟然敢給中央領導寫信,包秀蓮驚訝的道:「這不是傻大膽么?」
不止是包秀蓮如此,林解放和林將軍也是如此,爺倆都贊同包秀蓮的話,覺得這個姓高的就是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傻大膽,中央領導那麼忙,日理萬機,怎麼可能有空看你的信?在幾人看來,這封信多半就被工作人員丟到不知道什麼地方了,領導壓根就不可能看到。
林建國笑著說道:「這件事有意思就有意思在這個地方,中央領導在收到信之後,不但中央領導對他的信做了批示,還派人來粵省這邊調查和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