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0九章 出鞘(下)

第三百0九章 出鞘(下)

廣州。

張世傑、劉師勇、茅湘、高桂將陛下迎進了兵部。某人一入作戰室,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眼下情況如何?」

高桂急忙回話:

「稟告陛下,軍情司已傳來最新消息,伯顏一直沒有回大都,其帥旗仍在和林。他們所查探到的,是董士選前段時間率軍離開了大都。軍情司隨後已進行了追蹤,據查,其一路南下,可以肯定是去了徐州。」

「東南都督府蘇劉義再度急報,自北兵將靈璧圍困后,現已無法和凌震等人聯繫。北兵勢大,靈璧亟待救援。」

「襄陽當面之敵的情況是,他們除了徵集了糧草,兵馬均已集結,似有即將採取行動的跡象。」

「此外,今日剛剛收到文相的傳書,川中之敵也已有所行動,正向重慶府逼近。」

高桂一口氣將所有情況說完,隨後和張世傑、劉師勇等人相互看了一眼。他們的眼中均有猶疑之色。

火已經處處被點著了,但到底最關鍵的燃點在什麼地方呢?

某人的眉頭頓時皺起。在想了一會後,他忽然怔了怔,臉上露出了一絲尷尬的苦笑。

我們說,自景炎十五年下半年開始,宋帝國兵部參謀院在給軍情司的指令當中,主要強調了一條:務必關注和林戰後伯顏此人的動向。

這個指令完全出自於某人的餿主意,因為在「聰明」的他看來:如果伯顏開始動了,也就意味著北元要動手了;並且伯顏到了哪裡,還意味著北元的主攻方向在哪裡。

更不幸的是,他的這個看法還得到了參謀院所有人的認可。

參謀院眾人的認可,自然也並非全是在逢迎「上意」。伯顏當年給大宋帶來的苦頭,兵部參謀院、乃至行朝的絕大部分人,恐怕一輩子也難忘記。

但和林戰後,伯顏卻始終沒有任何動作,一直待在哪裡。宋帝國這邊的眾人就此認為:北元內亂新定,仍需伯顏在草原上震懾。

而就當所有人認為烽火不會馬上到來時,景炎十六年(元至元二十八年)開春后不久,元軍突然出現在靈璧附近。

這其實是原本早已預料到的事,無論是身在靈璧的凌震、翟國秀、劉俊等人,還是兵部和東南都督府的蘇劉義,都沒有太大的吃驚。

關鍵在於,元軍對靈璧的攻擊,僅僅是他們要奪回靈璧的一個孤立行動?還是意味著他們大規模南下的開始?如果這就是他們南下的開始,又是否是他們的主要進攻方向?

在做出應對之前,弄清楚這些事絕對不是決策上的優柔寡斷。戰爭中的佯動、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不要太多。

參謀院眾人遲疑、沒有當即決斷的另一個原因,其實和伯顏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處。也就是他們同樣認為,如果把東南宋軍的行動看作是柄旋轉的錘,那麼荊襄就是轉動這柄錘的軸。假如軸斷了,錘也就落了地。所以,無論如何,在宋軍的整體部署上,荊襄是絕對不容有失的。這正是某人當初將最強的江淮軍放在哪裡的原因。

另外就是,到了這個時候,他們現在也認為,北元並無從川中、荊襄、兩淮三個方向上全面向大宋開戰的實力,只會在一個、最多兩個主要方向上,向大宋發起進攻。

正是基於上述的判斷,儘管荊襄和兩淮都是他們關注的重點,但更側重的,仍然是襄陽方向。

所以,參謀院的眾人迫切希望在決斷之前,軍情司能夠提供更多、更確切的消息,尤其是伯顏的動向。可杜滸傳回來的情況,卻始終是伯顏仍在和林,並沒有離開。而各地的元軍隨後也均有了動作,這就給所有人造成了困惑。

但是,聽了今天新近傳來的這些消息,某人心裡已經有點不好的感覺:怕是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所有人,很有可能已經被老忽「忽悠」了一把。

因為別人或許不清楚,他多少還知道點,過去北元漢軍三大「世家」中的董家,與張家、史家最大的不同,不是他們自己曾經有多少私兵,而是他們所領的,是忽必烈身邊的侍衛親軍。

這個「侍衛親軍」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時期的「四怯薛」。「怯薛」相當於「宿衛」,其職責就是護衛蒙古帝國大漢本人。當時分掌「四怯薛」的,就是成吉思汗的「四傑」: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和博爾術。

忽必烈上位后,改「怯薛」為「侍衛親軍」,分「五衛」。其中右侍衛親軍首任都指揮使,就是董文炳。

「侍衛親軍」對蒙古帝國大汗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在忽必烈當政其間,只有一人曾經被授命得到過他們的指揮權,這人就是當初領軍南下滅宋的伯顏。董文炳當時就率軍在其麾下。

那麼,如果現在忽必烈的侍衛親軍再次出動,而且是在老忽沒有親征的情況下,除了伯顏,東還真想不出有何人可以得到授權指揮這支親軍。

心思轉到這裡,這傢伙禁不住喃喃語道:

「昭王故技,昭王故技。」

聽到他的自言自語,張世傑、劉師勇、高桂等人全看向了這個狡詐之徒。高桂更忍不住問道:

「陛下的意思是?」

他的話音還沒落地,張世傑的眼睛里已經有精光暴出。

「莫非伯顏已經南下,就在靈璧?」

東長嘆一聲,尷尬地苦笑了一下,點了點頭。

「是的,朕覺得,我們前段時間可能過於關注伯顏了,以至於中了他們的瞞天過海之計。」

他向張世傑問道:

「少傅,據您所知,在北漢軍的世家當中,董氏與張氏、史氏有何不同?」

儘管張老大您當初在北漢軍中也只能算是一個小卒,不可能知道更多的上層內幕,可有些事情未必沒在軍中道聽途說,咱現在更只能藉此向眾人說明自己的推斷。

張世傑皺眉想了一下,然後回到:

「臣當年似曾聽說過,董氏與張家家主的不同,是他為元主近臣。他所執的兵馬也不同於其它,只聽命於元主一人。」

這就夠了,某人立刻介面:

「正是。所以我們曾在厓山對陣張弘范,也曾在雷州與史格交手,卻一直沒有遇到董氏之軍。他們這支兵,非極其親貴重臣,只怕元主不會授予。也不到非常時刻,斷然不會輕用。而今董士選領軍南下,以此觀之,……」

忽必烈稱董文炳為「大兄」,後來的元成宗則稱董士選為「二哥」,董家真的和元主關係極近。

邊上眼中同樣精芒暴閃的劉師勇已經說道:

「怕是伯顏早已潛行於軍中。」

是的,當年發生在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中,當趙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換了趙括為將后,秦昭王除了發國內十五歲以上的男子為兵外,暗地裡還任命了白起為秦軍主將,更下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為將者斬。」只怕如今的老忽您,也給咱玩了這麼一手哦。

戰爭中的陰謀詭計是層出不窮的,吃點小虧,上點小當其實不算什麼,關鍵是有時候要及時補救。

沒吃過虧的人其實這世上就沒有,就看每個人怎麼算了。

當下,事情講到這地步,也已經不用再多說了,所有人均陷入短暫的沉默。但很快高桂的臉上露出了決然之色,顯然是他已決定了一件事。

不過真的還輪不到他,張世傑已經立起了身,對著陛下一躬身。東對他則擺了擺手:

「少傅,荊襄仍為要地,此處也非您莫屬。朕看哪裡現在也可以動手了。至於具體的方略,您仍有臨機決斷之權。朕只要一個結果,」

這個狡詐之徒嘴裡緩緩吐出了一個字:

「贏。」

張世傑立時一躬身。

「請陛下寬心,臣定不負陛下重託。」

張老大剛直起身,一旁的劉師勇緊接著慎重地一禮:

「臣請陛下准臣前往東南。」

高桂頓時暗中撇了撇嘴。

他當然知道,張世傑和劉師勇現在全都想去東南都督府,率軍和伯顏再較量一把,以洗當年之辱。但他也確實認為張老大更合適的位置在荊湖都督府,畢竟哪裡是江淮軍。所以本來他想請纓,沒想到劉師勇根本不給他機會。

東看著劉師勇點了點頭,隨後說道:

「劉將軍,傳朕的旨意,東南之地的水步兩軍,全部由你統一指揮。命陳吊眼即刻出兵。」

這時代的信息傳遞其實是很慢的,所謂的「今日」、「近期」、「前段時間」,少則十天半個月,多了算,只怕要一個多月以前的事了。再加上前段時間的圍困,靈璧哪裡已經不能再拖。

忽必烈已經揮出了他的刀,東的寶劍也出了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輪迴之帝國的歷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輪迴之帝國的歷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0九章 出鞘(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