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祖宗之法
天魔子弟,這四個字,盛長槐喊的很大聲,宛如晨鐘暮鼓,讓人心頭一震。
「他這是拐彎抹角的罵司馬光扭曲聖人經義啊!」
聽到盛長槐的話后,眾人心中不由冒出這個念頭來。
「司馬相公,孟子是講過浩然正氣,也教導過後輩讀書人面對困難要堅守心中道義。
但絕對不是你這般使用的。
就像你說的,現在這些百姓代表不了天下萬民,可你身後的這些官員就能代表嗎?
我在這裡告訴你,絕對不可能!」
司馬光:「黃口小兒,也敢與老夫討論儒家經義,還敢用無君無父的釋家學問對我儒家正統……」
瞧著司馬光和盛長槐這劍拔弩張的模樣,眼瞅兩人就要打起來,韓大相公有些看不下去了。
「都夠了!」
韓大相公忽然怒罵道:「都是朝中重臣,可你們一個個卻在官家宮門之外爭的個面紅耳赤,宛如潑婦罵街,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了斷完盛長槐和司馬光的爭執后,韓大相公又來到百姓面前。
「朝堂之上,只有官家決斷一切,你們今日所求,本相已然明白,自會稟告官家。
但如今朝會在即,希望大家也不要多逗留,大家都回去吧。
大家也請放心,朝廷會給你們一個交代的,就算盛小相公被貶官,本相也能保證,朝廷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
以前盛小相公不在開封府,都是包大人主持公道,你們捫心自問,包大人他可曾判過冤假錯案?」
包拯此時趕忙發話說:「不錯,有本府在此,開封府肯定不會出亂子!」
韓大相公見此,繼續說:「朝中人才濟濟,少了誰都不會影響其正常運行。
而且官家聖明,一定不會埋沒了盛小相公的!」
韓大相公不愧是韓大相公,憑藉自身威望,三言兩語之間,就讓百姓們自覺後退,在沒有組織的情況下,開始自發離開宮門。
見此韓大相公心中總算是鬆了口氣,隨後轉身對著百官大喊:「百官上朝!」……
垂拱殿內殿,官家正在聽內官訴說著司馬光和盛長槐之間的罵戰。等聽完后,他又從拿出桌上的一份奏摺。
這奏摺是盛長槐遞上來的。
主要內容是盛長槐想自請去禹州練兵!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將來鄂王若是想收復燕雲十六州,除了有優秀的將軍外,還需要有善戰的士兵。
如今禁軍萎靡,想要一掃其頹廢之態根本就難於登天,如其耗費大量精力去重整禁軍,不如在禹州訓練新兵。
看著眼前的奏摺,再想到今日盛長槐故意和司馬光這一鬧,官家心中不免佩服起盛長槐的手段。
「今日為自己造勢,就算離開汴京,將來回來,也是攜天下大勢啊!」
瞧著時間也差不多,官家對內監說:「起駕,上朝吧,今日朕就瞧瞧這朝中,誰人能笑的最後。」
來到垂拱殿內,百官見了官家,趕忙山呼萬歲!
「列為臣工,大家都起來吧!今日朝會,大家都懂是要做什麼,朕也就不多了,開始吧!」
見官家揮手,韓大相公趕忙站了出來。
「朝廷論理開始,若是支持司馬相公者,就請站在左手邊;若是站在盛小相公者,可站在右手邊,中立者可站於後殿!」
聽到韓大相公的話,朝臣開始站位。
很快,司馬光身後站滿了人,反觀盛長槐,身後則空無一人,就算是他的父親和兄弟,也保持中立。.br>
司馬光瞧見是這樣一個情況,放在身後的手一揮,對手下做出一個手勢來。
身後人見狀,全都心領神會,默默的朝後殿靠去。
見司馬光身後大臣一個個離去,盛長槐心中暗自佩服。
「真是好手段啊!」
皇帝是天子,最害怕的什麼,怕朝臣上下一心合謀欺瞞於朕!
今日朝廷論理,若是所有人都站在司馬光身後,那他不算的上是權傾朝野。
若真是這樣,就算盛長槐再怎麼無理,官家也會偏袒盛長槐。
為什麼?唯一和你司馬光大擂台的臣子都走了,那今後朝中大臣是聽他趙官家的話,還是聽你司馬相公的話?
你這是要做什麼,是想做曹操嗎?
所以到最後,保守黨的核心人員幾乎都沒站在司馬光身後,朝中大多數官員都保持中立。
而站在司馬光身後的只有一小部分人,至於盛長槐身後,則空無一人!
見此,司馬光臉上不免露出得意的表情。
「現在大家都支持我,看盛家小兒今日拿什麼和我斗!」
想到這裡,司馬光趕忙站了出來說:「陛下,還有眾位同僚,今日朝廷論理,老夫想先說說盛小相公的變法之害。」
說完,司馬光站在大殿中央。
「見利而忘義,此人之本性。今盛長槐創建新式織布機,看似能日造百匹,獲得了小利益,但其實這已經危害了天下人之利。
百姓辛勞一月有餘,才製造一匹布,可如今因為皇家織造廠內,普通人不過幾日,就織造出一匹布來。大大的降低了布匹價格。
自古就是男耕女織,可如今盛長槐此舉,完全就是損害了百姓利益,因為他們所紡織的布匹根本就賣不出錢來,導致百姓損失慘重。盛長槐此舉,分明就是損天下而肥個人,是典型的與民爭利!」
司馬光這話一出口,瞬間獲得了眾人的讚許,大家紛紛感覺有道理。
男耕女織,是一直以來的生活傳統。可現在百姓的布匹都賣不出去,這不是斷了人家生活來源的一半。
雖然他盛長槐是賺錢了,可那些沒有新式織布機的百姓怎麼辦,原本辛苦一個月還能賺一千,可現在,只能賺一半了!
聽完司馬光的話,朝中眾人又看向盛長槐,想瞧瞧他會說什麼。
面對司馬光,盛長槐不慌不忙的從懷中拿出一副長卷,隨後指揮兩個殿內禁軍,讓兩人將畫卷展開。
「陛下,還有眾位同僚,這是我最近幾日畫的一幅畫,名曰《滄海桑田人道變遷圖》,上面展示了自上古時代,三皇五帝時期到如今,百姓們的生活變化。
從最開始,萬民以漁獵為生,到神農氏后,百姓才學會了種植五穀……這裡還有周朝的井田制,還有古人煉製青銅器,大家看,這裡畫的則是近代煉製鐵器……」
【本章完】
好多人說周末加更,但作為網路寫手,周末我也想放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