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眼色
吃貨封神錄第一百六十九章四角貿易
因為東西實在是不合口味,姚遠把事情安排了一下后就帶著那紅狐一家離開了朝歌,留下九尾一個在那裡「狐疑」。
「我明明聲名不顯,為何女媧娘娘卻來找了我?而且那姚遠居然說我會有人間富貴之相...」
它一邊想著一邊往嘴裡放了一塊姚遠留下的紅糖。那帶著甘蔗的清甜滋味頓時讓它毛都豎了起來。
...難怪女媧娘娘會親自安排此事,這東西果然厲害。
回想起姚遠一臉嫌棄地看著自己奉上飯菜的模樣,九尾頓時又悲從中來。
那狗子想必是天天都能吃到豆腐和糖這等東西,所以才會嫌棄吧?自己過的這叫什麼日子啊?
罷了,這等好事總不能自己一個獨佔,出了事也沒個能分擔的,不如把九頭和九弦妹妹也叫來,各管一段?
......
九尾那點小心思姚遠並不知情,知情了不會感興趣。
本來姚遠是沒打算拉上這幫狐狸的,畢竟利益這東西多一個人分就少一份分的。
不過考慮自己和楊戩也不缺錢,而且這裡又是有超凡力量的封神世界,只是組織起一支船隊又沒有看守的話,只怕沉都不知道是怎麼沉的。這些狐狸雖然弱了點,但起碼出事了還能跑。
最關鍵的是,姚遠找不到更便宜的人手了。
他將那狐狸一家拉回玉泉山,讓它和玉鼎真人的弟子們在雲夢澤這一帶搞一個中轉站,倉庫就用楊嬋那獵戶的房子,貴重的就放到玉泉山上的長生洞去。
丁不三兒連連擺手,說自己做不了這事,但卻又被自己老婆一個暴栗敲得滿眼金星,逼著它把這事扛了下來。走的時候姚遠還一直聽到它老婆在罵它傻,說是這麼好的機會一旦錯過了幾輩子都不會再有云云。
姚遠覺得還行,就算丁不三兒笨點,但起碼還有它老婆在,不至於出事。就算是遇上了什麼難惹的硬茬子在,凡間有荊蠻,妖界有女媧,仙界有玉鼎真人在,想來應該是不會有問題的。
自己人嘛,要求可以放寬一些。
苗貴的糖,巴蜀的鹽,在商品經濟沒有達到鼎盛時,這兩樣東西足以在很長時間內成為和布帛同樣的一般等價物,這利益鏈條實在是太大,各方面的節點即便是不全都塞上自己人,起碼也得是盟友。
......
商業線不是靠空想和在紙上寫寫畫畫就能打造出來的東西,在楊戩上天的這小半年中,姚遠為了將這條長江貿易線搞通,可是花費了不少力氣。
首先是上游的產業基地。
這年頭的產業基本都是勞動密集型,不管是種糧食、種苧麻還是種甘蔗都是如此。
糧食就不說了,一旦進入農忙時節,幾乎所有的人手都要被派去田間幹活,連女人和小孩子也要過去幫忙。
種麻也差不多,一個成年人從早忙到晚,最多也就打5公斤左右的干麻,還得進一步加工才能做成適合做衣服的纖維。
即便是女媧已經首肯了,為了騰出專門的人手來種甘蔗,姚遠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先將農具的樣式進行了改良,以提高效率,隨後才能保證製糖的人力。
隨後便是交通——哪怕是有了猴子這些勞力,維持一條固定的商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牛馬馱運、人力搬運到船運,從倉庫到碼頭再到接洽,方方面面的人力物力畜力他都要安排好。
最後便是市場——為了保證糖能賣出去,並且賣出高價,姚遠和宋異人商量了許多次后才確定了最終方案,那就是把商王也拉進這買賣里來,
唯有如此才能保證這買賣不會被沒收。
最後便是在關鍵位置塞人。
由於商王、女媧和昆崙山都想往這買賣裡面塞人,所以姚遠只能在儘可能保證自己商業機密和獨立性的前提下,儘可能地平衡各方,既要讓他們滿意,也要讓他們有所忌諱——這其中的分寸才是最難掌握的。
忙完這半年,姚遠感覺自己都快要虛脫了。
不過他的累還是很值的——第一批的糖總算是通過水路運到了殷商和西岐那邊,並且賣了個好價錢。
當然了,姚遠不收貝殼,只收銅、糧食和布帛。
糧食自然是付給狐狸和猴子的報酬,銅則是給從商的巴人、荊蠻人的利潤,布帛、絲絹則是順著水路賣到了西岐去,然後換來了一大堆牛羊。
至此,這個小小的四角貿易總算是打造成功——楊戩和苗人的地盤賣出鹽、糖,換回一大批西北的牲畜;荊蠻賣出銅,然後購買食鹽;殷商買入羊毛和糖,賣出絲絹、布帛;西岐則是買入銅和絲絹,賣出牲畜和羊毛。
雖然只是試著賣了第一圈,但姚遠就已經發現這其中的利潤高得驚人。
牛羊牲畜在西岐不值多少錢,西戎和羌方的首領肯用大批的牲畜來換絲絹、美玉和銅器,這一筆買賣就有五六倍於成本的毛利,去掉西岐的商稅和路途損耗也能賺到四倍;
巴蜀地區需要大牲口來幫忙干山地農活和運輸,所以牲畜價格很貴,但那些一種就活的甘蔗和鹽池的鹽卻不值幾個,哪怕是加工成糖后多了一筆加工費,他們也願意用等重的糖去換一頭大牲口,這又是6倍以上的利潤,而且因為是在自己的地盤上,楊戩不用交稅。
荊蠻也不必說,用銅買川鹽已經是幾百年的傳統,估計以後還會這麼干。也正是因為這交易比較成熟,所以利潤也比較「薄」,「只有」2到3倍的毛利;
最後就是殷商——有了魚鹽之利后的商人是最富有的一批人,也是最追求享樂的一批人,為了冬天能有一套保暖的衣物,為了日常能夠進補一些帶有甜味的東西,他們願意花很大的價錢去購買羊毛和食糖。再加上因為手工紡織業最為發達,這裡的絲絹和麻布也是最便宜的。
儘管這其中的差價很高,毛利也很高,但姚遠唯獨從這裡沒有得到太多實打實的利潤,因為商王、商朝貴族和西岐都從中間抽了不少油水,剩下的盈利還要換成糧食,分一部分給九尾。
算了一圈總賬后,姚遠發現這個四角貿易貿易一圈下來,自己大概可以落到手40倍的利潤。
對這個結果,他一點都不意外。
春秋戰國時那所謂的八大豪商,做的生意基本上也都是這種和國計民生相關的產業,比如銅鐵、牲畜、糧食、絲絹和食鹽等,再來就是硃砂和珠寶之類高利潤產品,資本攢足后就放高利貸或者投資政治,自然是富可敵國。
姚遠這先秦的「四角貿易」一口氣便涉及到了六七種基礎民生產業,不賺錢是不可能的事,賺多賺少才是本事的問題。
生意就這樣一天天地蒸蒸日上,不管姚遠走到哪裡都能聽到一片阿諛奉承聲,而且從事四角貿易相關附屬行業的人——比如車馬行、船行和特產專賣店的賈人——也開始供奉起了楊戩的神像,大有一種要將她變成財神的趨勢,形勢可謂是一片大好。
不過姚遠干著干著,卻有些干煩了。
老子當初願意和小姑娘一起修仙,本來就是為了擺脫這些俗事,現在好不容易金丹大成,怎麼這些破事反而纏上來了?
不行,等小丫頭回來,得把這些破事甩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