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衝突加劇
主后832年4月4日,十字軍駐紮的奧格斯堡遭到三萬軍隊的圍攻。
圍攻的主體是六個東方的侯爵,他們是被截獲那六支運糧車隊的收貨方,也可以稱作他們為原收件人。
他們來這裡為了討回自己的『快遞』。
守城的大主教很頭鐵,仗著手裡有五千十字軍就是不還。
自盧卡斯繼任以來,十字軍正在漸漸擴軍,教皇給各地都下發了擴軍任務,地方主教按照指示招兵之後,才發現沒有足夠的錢糧維護軍隊。
所以、其中的部分主教選擇了一種來錢最快的方式——掠奪。
他們進駐的城池內總有一些富人,那些富戶家中有著充足的錢糧,十字軍只需要找一點借口進去搜查,總能得到一兩件『異教』的痕迹,繼而將整個家族的財產充公。
城外路過的運糧車隊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被扣下的。
大主教需要足夠的錢糧維護自己的軍隊。
沒有怎麼辦?
搶!
尤其是打著文明旗號進行搶劫的行為,更是佔盡了歪理。
維京人的掠奪充斥著野蠻,為正義人士所不齒,但現在看看、十字軍的行為與其何等相像?
這樣、我們用一張大布把十字軍蓋上吧,這樣別人就看不到野蠻的掠奪了。
這張布叫什麼呢?
文明。
這樣是不是看起來順眼多了?
用文明把野蠻遮掩起來,這是人類慣用的手段,別人看到的、都是我們想讓他們看到的。
美好需要距離。
真實總像影子,模模糊糊、難以看清。
這些領兵來犯的侯爵,他們的目的真的只是來討回『快遞』嗎?
別天真了!
破城之後他們才能得到更多。
掠奪不是誰的專利!
它是滿足慾望的僕從,它可以把利益裝進慾望的口袋裡帶回家,而利益、才是訴諸武力的根源!
打破奧格斯!共分其利!
這才是圍城的根本目的!
教廷與這些諸侯都想得到更大塊的蛋糕,但整個蛋糕就那麼大,滿足不了所有人的胃口。
那就看誰的拳頭更大吧!
剛剛退下的戰爭,轉眼又回來了。
它在奧格斯再次登場,並將自己的舞台逐漸擴大。
教廷的部隊受到了攻擊,於是他們立刻尋求援助,附近的十字軍即刻啟程前往奧格斯堡支援。
奧格斯堡、烏爾姆城,它們都處在阿勒曼尼公國境內。
圍攻的當天下午,由於那些侯爵沒有做好圍堵工作,導致十字軍信使成功聯繫到了附近的友軍,東部和南部大量十字軍開始湧入阿勒曼尼地界。
此地的國王——阿勒曼尼公爵隨即也起兵捍衛自己的利益。
巴伐利亞、倫巴蒂兩個地區的王爵也相繼起兵,支援友鄰王國的戰鬥,其下又有一眾侯爵和伯爵的部隊也開始清剿十字軍。
積怨已久的矛盾,演變為全面的武裝衝突。
甚至被《聖童令》殘害的百姓都加入到這場動亂當中,他們在沒有足夠種子播種的前提下,乾脆拿起武器參戰。
部分教廷掌控的小國也跟隨嘉倫諸侯起事,他們為了脫離上方的掌控而戰。
帝國東南部領土直接炸開了鍋。
北起紐倫堡南至佛洛倫薩,西起斯特拉斯堡東至格拉茨,近四十萬公里的地區在三天之內相繼進入戰爭狀態。
羅馬在得到消息后即刻派遣九萬十字軍北上支援,
在三個紅衣大主教的率領下四處救火。
嘉倫帝都宣布一眾諸侯為叛逆,欲派遣軍隊討伐。
但只是欲,沒有實際出兵。
這也導致了教廷是在單方面作戰,叛亂地區並沒有受到前後夾擊。
侯爵們拉幫結夥,公爵們割據自立,阿勒曼尼、巴伐利亞、倫巴蒂以及勃艮第四個公國宣布脫離嘉倫帝國統治,各個國王不再承認皇帝的統一性,他們要做自己的主人。
做自己的主人,第一步就是廢除所有喪權的法令,並宣布教皇盧卡斯為叛逆,他們出兵討伐的行為是遵從神的旨意。
一眾小諸侯紛紛響應,各自起兵、摧毀教會、攻擊十字軍。
諸侯與十字軍在帝國東部區域真刀真槍的幹了起來,他們從奧格斯開始,把戰火燒到了這片地區的每一個角落。
矛盾上升至衝突,繼而演變為戰爭。
諸侯與教廷的戰爭。
僅僅三天時間,4月7日的時候,就有四個王爵、十一個侯爵、以及二十個伯爵參與了這場動亂,參戰兵力近十五萬人,雖然大多都是湊數的侍從,但行動起來也是鋪天蓋地。
而教廷方面,由於丕平是划給了他們二十五座城池,所以先期交火地區全圍繞這二十五座城池展開,也就是諸侯們攻城、十字軍守城。
羅馬出發的九萬十字軍分成了三部分,由三個紅衣大主教各自率領,其中兩支企圖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北上,被巴伐利亞公爵和勃艮第公爵各自攔截,剩下的那支則是在進攻倫巴蒂治所米蘭。
本來按此情形,諸侯圍攻的二十五座城池一個都守不住,因為支援部隊正在各自交戰。
可這些守城的教廷部隊還是迎來了援軍。
二十隊神武士以強勢姿態突破重圍進入城中,並以聖光魔法互相通信、得以協同作戰,他們放棄了十五座戰略位置不太重要的城池,繼而保存兵力向剩下那十座城池運動。
戰局很快進入了僵持狀態。
諸侯們本就是被利益拽到了一起,沒有誰願意捨命強攻。
而教廷的主力行動緩慢,且聖騎士團拒絕參與此次作戰。
最有威望的一個聖騎士——烏瑟爾,他是這樣回復盧卡斯的:
「聖光、不會用來懲罰信徒,也不會被利益驅動,請閣下自重。」
聖騎士的缺席,讓戰爭的天平趨於穩定,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這片區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始終處於動亂狀態。
史稱——東部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