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海外殖民之始
從黃巾小兵開始第一百一十二章海外殖民之始
「未免有傷和氣,此次海鹽牌照以探籌的方式抽取。」
新的規則就是官方制定一個承包價,有意參與的人報名后,再在眾多人名當中隨即抽取。
糜竺話落,現場的人神色各異,有人喜笑顏開,有人眉頭深皺。
喜笑顏開的自然是那些資本少,前來湊熱鬧的。
眉頭深皺的自然是那些資本雄厚,本來信心滿滿的人。
可遊戲規則既然已經定下,他們也無權反對。
糜竺等待下面的人把名單收集上來,再次開口道:「報名截止,探籌開始。」
話落,堂下眾人頓時目光緊盯糜竺,祈禱自己能中大獎。
「江東陸氏。」
「汝南袁氏。」
「江南商會。」
「淮陰商會。」
「……」
此次大乾向外分發十個海鹽名額,隨著糜竺一一抽出人名,凡是被抽到的人驚喜不已。
因為此次已探籌的方式分發名額,讓這些人少出了很大一部分錢。
「陸兄,恭喜恭喜。」
「承讓,承讓。」
「黃會長,恭喜。」
「全賴陛下厚恩。」
隨著抽籤結束,現場人員心情各異,可在表面上還是相互恭維起來。
而另外一些人見糜竺要走,連上前相送。
「糜大人,不知我等今後可還有機會獲取牌照。」
很顯然,這是沒被抽到的人不甘心的發問。
聽到這人的問題,周邊其他人也紛紛豎起耳朵傾聽。
糜竺笑道:「名額既定,短期內自然不會再行分發。」
看眾人一臉失望的表情,糜竺道:「諸位莫要只盯著海鹽,陛下曾言,我中原之外還有無盡疆域,如今海路既開,諸位可派人去海上看看,或許那無盡的財富等著你們去發現的。」
這話一出,眾人又是神情各異。
他們不懷疑糜竺的話,更不會懷疑陛下的話。
只是他們也看過了波濤洶湧的大海,那大浪比長江之水、黃河波濤還凶勐,尋常船隻怎麼在海上出走。
除非鐵甲船普及了。
聰明的人心中一動,默默在心中籌算開來。
糜竺看這些人的神色,就知道他的目的達成了,於是不再停留,在眾人恭送中離開來了。
楚歌比當世任何人都知道海外的廣闊,更何況這方世界的大小三倍於曾經的地球,以大乾官方的力量,想佔盡全球,必定是曠日持久。
要想早日縱橫四海,盡得海洋之利,還需藉助民間的力量。
海鹽之事落下帷幕,楚歌坐船沿著海岸線走了一圈后,開始指定幾個地方,讓人建設港口和船廠。
「海外浪疾風高,當以鐵甲艦為主,你等以『太初號』為藍本,多多製造船隻。」
「是,陛下。」
視察了一下船廠后,楚歌帶人坐船離開。
回去的路上,李儒不解道:「陛下,把鐵甲艦賣與商賈,會否不妥?」
楚歌笑道:「海洋不比內河,尋常船隻無法通航太遠,且海外諸國野蠻,隨商貿展開,必定海盜橫行,若無自保之力,等若送羊入虎口。」
這話一落,彷彿印證楚歌所說,遠方海面上,突然行來一隻船隊。
船隊的桅杆上掛著各種亂七八糟的旗幟,旗幟上有鐮刀,有戰斧,那甲板上的人袒胸露乳,彪悍十足,一看就不是什麼好人的樣子。
只是船上的這些人看到鐵甲艦,也驚呆了,一個個手忙腳亂地轉動風帆,想要逃離。
楚歌不由好奇道:「長江入海口,怎麼會有海盜?」
李儒眯著眼睛看了一下,
向楚歌道:「陛下,這些人應該是大明鄭家的人。」
鄭家?
鄭芝龍。
鄭成功嗎?
楚歌恍然,鄭芝龍時期的鄭家,確實依靠大海,既跑商,又不時扮演海盜,黑白通吃。
只是讓楚歌奇怪的是,看那些船隻航行的方向,分明是朝著原宋地的江南地區而去的。
「他們這是做什麼?」
李儒道:「這段時間時有難民南下,看樣子,鄭家在做行腳商人。」
「難民?可是長江以北的明人?」
「是的,陛下。」
楚歌道:「跟我說說大明的情況。」
李儒整理了下思緒,道:「前些日子,細作傳來情報,說是李自成已帶兵進入bj地區……」
李自成帶兵進bj了?
楚歌一愣,一段時間沒關注其他地方的情報,想不到大明就要進入這階段了。
李自成帶兵進bj,那麼崇禎想來也快要上吊了。
崇禎上吊,代表大明亡國。
可李自成也沒討得好處,這些起義軍雖然推翻了大明朝,可也算給大清做了嫁妝。
想到大清朝,楚歌就覺得不爽,這個朝代算是中華名族最屈辱的朝代之一了。
「文若,若朕想出兵大明,糧草可有餘?」
甲板上的荀或一愣,陛下怎麼心血來潮,突然想再次東出?
之前不是說好年內除了北方和金人的戰事外,不再對外用兵嗎?
按下心中疑惑,荀或開口道:「陛下,如今糧草大都已救濟各地百姓,若想對外用兵,需等今年的秋糧收貨之後。」
郭嘉道:「陛下想對明朝用兵?」
楚歌點頭又搖頭道:「明朝已日薄西山,不用我們動手,都要亡國了,朕只是不想我中原國祚落入草原之人的手上。」
「陛下是說那些清人?」李儒道。
楚歌點頭:「是的。」
李儒有點奇怪,以之前的經驗看,清人南下滅掉明朝後,他們大乾再出來收拾殘局,不僅能得民心,也勞而不費,不是更好。
這樣想著,李儒當即問出了自己的疑問,荀或和郭嘉也同時看向楚歌。
楚歌啞然失笑,揮手道:「也罷,是朕想茬了,萬事不可圓滿,既然糧草不濟,就按原來的計劃,來年再東出不遲。」
三人點頭,不再追問。
楚歌又道:「雖然我等沒餘力東出,可若有難民渡江來投,你等也一視同仁,就近安排在江南地區,來年好行耕作之事。」
「是,陛下。」一眾官員連恭敬應道。
一路西上,楚歌特意讓船靠北岸而行,沿途中,他不是看到北岸的人拖家帶口,想坐船渡河求生。
見到這種情況,楚歌能想象大明地區必定遭災嚴重。
「不知幼平有沒有找到地方,替朕帶來好消息?」
楚歌雖然讓科學院發明了不少的耕種道具,曲轅犁、水車,也讓農學院的人教導百姓精耕細作,用農家肥肥田。
可這時代的糧食產量還是感人。
他希望周泰的海洋之行能一切順利,給他帶來好的糧種。
占城。
被楚歌懷念的周泰,此時正帶著一眾土著攻城略地。
憑藉大乾士卒的素質,和相差幾個代差的兵器、鎧甲質量,大軍到處,可謂是所向披靡。
戰鬥過後,周泰教過一個年輕的土著,指手畫腳地說到:「告訴他們,今後好好種地,有的吃,有的穿。」
「系,系,將軍。」土著點頭哈腰地跑去大聲告訴其他人。
周泰滿意的點頭,這土著小伙,可是指導員花費了很大時間,才教出來的翻譯。
就在周泰正要帶人繼續攻城掠地的時候,有傳令兵匆匆跑來道:「將軍,後方傳來好消息,種下去的稻米熟,還是大豐收。」
聞言,周泰精神一振,連拉過身旁副將道:「我將沒記錯的話,這批試驗田是在五十天之前種下的?」
稻米,是周泰此行最大的目的,軍中將領自然也知道,並且人人記在心上。
面對周泰的回答,副將肯定的點頭道:「將軍,你沒有記錯,我記得也是這個時間,大夥說是不是?」
「對,將軍,小的也記得是五十天前種下的。」
「沒錯,不會有錯的。」
環顧四周,周泰見人人點頭,頓時大笑道:「好啊,陛下要的稻米找到了,我等可以回家了。」
聽到回家兩字,眾人心中一振。
這趟海洋之行,是大乾第一次遠洋,自然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大海上,他們也遭遇了風暴,有人掉進海里消失不見。
在占城的原始森林中,他們也遭遇過疾病,有人不幸離世。
哪怕面對土著,雖然戰事順利,可也不是沒有傷亡的。
一聽回家,想到家中妻小,大家頓時沒了繼續戰爭的心思。
好在眾人這趟旅行的目的也不過是為了帶回稻種,打下多少地盤還是其次的。
回到後方城池,周泰先是確認了事情的真假,然後召集軍中將領和內政官員開始商量起回程的事。
有官員出來道:「雖然陛下當初只是讓我等探查中南形勢,帶回稻種,可我軍既然已半據占城之地,無故放棄,實在可惜,下官願意留守在這裡。」
出海探查這種事風險大,能跟隨而來的士卒或是內政官員,大都是年輕人,而且是膽子大,敢冒險的年輕人。
風險大,意味著收穫大,一趟遠洋之旅下來,尤其是找到了陛下所說的稻種,回去后,必然高升。
可有眼光的年輕人知道,若是大乾能佔據這裡,每年給國內提供不菲的糧草,做成后,更是功比天高,日後定能平步青雲。
「將軍,下官也願意留守。」
周泰作為此次行軍的主官,他的意見決定了在場所有人的前途。
聽著這些官員的話,周泰也覺得有道理,他們這些人辛苦打下的地方,若是直接還給那些土著豈不可惜了。
想到這裡,周泰直接道:「你等派人去統計願意留下人員的名單,誰願留下,本將一律批准了。」
眾人大喜,連起身拱手道:「謝將軍成全。」
願意留下的人比周泰想象的還多,畢竟大家都是聰明人,這地方得天獨厚,哪怕稻種傳回國內,想普及天下也不是短時間的事情。
如此一來,占城之地,之後這些年必定被陛下時刻記在心上,他們這些願意留下為大乾開疆拓土的官員,必定也能簡在帝心,日後前途不可限量。
今次能留下,之後能主政一方,或許都是依賴先行之功,日後怕是沒有這麼好的機會。
船隊回程,塞滿了滿滿的稻種,除了稻種,還有一些中南地區獨有的植物,一些香料也在其中。
經過兩月航行,周泰終於回到江南。
這一回來,頓時轟動了。
一年三熟的稻種直接被官府接收,趁著年節還好,立刻安排在江南地區種下,說是能趕上秋糧收穫之時。
面對這等祥瑞之物,民間百姓自然將信將疑,在不敢置信的同時,大家也都期望這事是真的。
一時間,報紙上長篇累牘地開始報告水稻的成長過程,以及各種香料的價值。
這期間,自然連帶提到海外的地理和物產。
聽到海外遍地是價值千金的香料,那些土著傻傻的不知道怎麼種植,收穫之後更是把香料當柴火燒,一眾商賈頓時眼冒紅光,心中盤算開來。
對於中南和南洋的情況,楚歌也沒讓歸來的人隱瞞。
甚至有官府默認海洋之外的秩序,殖民前期,隨打下的地盤,暫時歸屬誰所有,就連那些土著,只要過去的人不是太過分,也能召集土著做工、種植。
種種政策在民間流傳,雖然大乾官方一直沒有認可這樣的話,可也沒有出來反駁。
這種默認的態度,讓一些已經完成資本累積的商人炸開鍋了。
一時間,大航海成了新話題。
有心急的商人,見周泰麾下出海的也是風帆木船,又見報紙上堂而皇之的公開中南地區的海圖。
頓時召集水手準備前往海洋發財。
除了這些商人,一些窮困潦倒的人也大著膽子加入,想藉此改命。
有冒險的人,自然有觀望的人。
有心人忍住心中躁動,等待第二批人員歸來,他們想看看海洋之外,是否真像大家所說的遍地黃金。
時間一天天過去,沿海地區逐漸熱鬧起來。
來到這裡的人發現,其實不往外海走,只要手中有船,也能賺個不少。
一:他們可以出來撲魚,這海中的漁獲比之長江之上,不知道多了多少。
二:他們可以幫著運輸海鹽。
三:有些人看到北岸時常有大明的船隻南渡而來,也開始做起行腳商人,幫著帶難民或是大明有錢人南下。
一時間,本就紅火的造船事業,在各地商人蜂擁而至下,再次迎來了新一輪的擴張。
另一邊,幾個月過去,北方中都的戰事也進入了尾聲。
這天,幾路大軍終於攻破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