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再滅朱儁
剛才黑夜裡,他們這些人打著火把往南直走,現在一打量周圍環境,楚歌發現追兵如果想追上他們,就必須經過這出緩坡。
「運氣不錯,還真是誤打誤撞了。」楚歌往緩坡上方走去,一邊走一邊對著廖化吩咐道:「命人點燃火把,本將在此恭候官兵大駕。」
火把點燃,緩坡上變得明亮起來,很快,道路口就出現了朱儁率領的追兵。
賓士在前頭的騎兵斥候走近一看點燃的火把,立馬拉住韁繩,然後仔細打量起眼前的場景,他只見前面緩坡上,一隊弓箭手挽弓搭箭,居高待發,緩坡後方成片癱倒在地上的黃巾兵卒。
斥候連忙轉身離去,匆匆趕到朱儁面前報道情況。
「黃巾士卒征戰一日有餘,又倉惶奔逃,早就疲累不堪,眾將士隨我殺敵。」朱儁揚起手中大刀,命令道。
「將軍,恐有埋伏。」左右連忙勸住。
不理眾人的勸告,這個時候,朱儁已經看到緩坡上的楚歌,暗自咬牙憤恨,自是想斬殺敵方小賊於此,「無需多說,此乃空城計,畏敵不前者斬立決。」
「諾。」眾人只能跟隨著朱儁發起衝鋒。
空城計倒是被朱儁說中了,不過楚歌原就不是想擺出什麼空城計來對付追兵,他只想在此憑藉地勢把追兵給殺怕了,尤其是現在追趕的騎兵和步兵分離成了兩大段。
噠噠噠——
馬蹄聲越來越接近,驚得那些倒在地上的黃巾終於害怕地往後跑去。
緩坡上,楚歌盯著在朱字大旗下方的將領,而恰好在這個時候,衝鋒在前方的將領也把銳利的目光看向了他。
「黃巾小賊,我誓殺汝。」朱儁眼中閃過一道寒光,把坐下馬匹催地更快。
楚歌嘴角揚起一道笑容:「朱儁嗎?」隨後,甩了一道技能——嘲諷過去。
兩百步。
一百步。
五十步。
等到跑在前方的朱儁接近五十步的時候,楚歌默念:「百步穿楊。」
一道閃電般的飛矢如同瞬移,接近朱儁的咽喉。
想到皇甫嵩這樣的久經戰場的名將也死在黃巾小賊的流矢之下,朱儁已經對楚歌射擊的能力盡量高估了,可是直到那如同一道光樣的飛矢接近,朱儁覺得他還是低估了這一箭的速度。
把全身的意念集中在一起,朱儁大喝一聲:「啊——」
他迅速地翻轉刀側。
鐺——
直到感覺到刀面傳來的力道,朱儁才發現自己逃過一劫,只是他還是后怕地全身冒起了冷汗。
「如此禍害,留他不得。」心有所思,朱儁催馬更急,後方跟隨的將士士氣大振,也是連連催動馬匹上前。
「哎——」與之相對的是黃巾這一邊的人全都遺憾地嘆了一口氣。
只有楚歌嘴角揚起的笑容沒有變化,只見他又重新地搭上一支箭,心中默念:「導引箭。」
看著明顯變慢的飛矢,朱儁心中大喜:「黃巾小賊力盡矣。」
這個時候,距離更加接近,朱儁的快馬先行一步,已經到了緩坡底下,只見他挺直腰桿,揮動手中大刀,大喝道:「著。」
「不可能——」
朱儁大叫一聲,和他想象中的畫面不一樣,原來以為要被自己劈落的箭矢,突然如同一條蛇樣,扭曲著躲過了他往前劈砍的大刀。
下一刻,箭矢穿過了他的喉嚨。
「神乎……其技,某家……死……而……無憾。
」朱儁仰頭望天,緩緩閉上了眼睛,從馬上墜落。
「將軍——」
跟隨在朱儁身後的將士大驚,有的驅馬上前,想奪取朱儁的屍首,有的勒馬停步,想轉身逃走,一時間,緩坡底下亂成了一套。
「走好。」楚歌看著朱儁倒下,輕嘆一口氣,隨即從箭筒中抽出三支箭,發動技能:「多重箭。」
只見飛射出去的三支箭在空中飛開,準確地命中底下三個官兵的要害,然後楚歌又如此循環,每一次三支箭同發,很快,馬上騎兵中箭倒下的不知凡幾。
直到楚歌把身旁幾壺箭筒射完,技力也將近見底的時候,朱儁帶來的兩百騎兵包括他自己在內,除了最後面的騎兵逃走外,紛紛陣亡在緩坡下。
「將軍神威——」
「將軍神威——」
從震撼中回過神來,黃巾眾人紛紛高聲吶喊起來。
「帶人去把馬匹收容,剝下騎兵裝甲,我們出發。」看著身旁馬忠激動的樣子,楚歌笑笑地說道。
「是,將軍。」
馬忠一抱拳,帶著眾人跑下緩坡收拾場面。
——————
幾乎在同一時間,作為缺口的西城外,曹操帥隊伏擊了彭脫和吳霸。
「記住,斬首者夏侯惇是也。」
下一刻,彭脫看見自己的腦袋飛揚在天空中。
另一邊,曹操麾下李通用槍頭指著吳霸的喉嚨,一臉淡漠地問道:「汝願降否。」
「願降。」
黃巾的戰鬥力比曹操想象中還低,很快他就打掃好戰場,往西華縣行去,準備去皇甫嵩那裡交令。
「什麼?皇甫嵩將軍被黃巾小賊射殺,朱儁大人帶兵追擊了。」等曹操來到西華縣的時候,聽到的消息竟然是這樣。
頓時讓他目瞪口呆起來。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后,往南方追趕的士兵倉惶跑回來。
「什麼?朱儁大人也被黃巾小賊射殺了。」曹操頓時無言以對,這個時候,他不知道自己是該率軍追擊,還是該留下來整隊等待朝廷的命令。
只是無論他做何決定,在夜風中,總感覺喉部在發涼,以至於在後來碰到楚歌領兵的時候,都是躲在中軍處不敢出頭。
第二天,楚歌的大名隨著曹操的奏章朝著大漢京師洛陽進發,很快名滿了大漢朝,而大漢朝庭也在短時間做出了反應。
當楚歌派人去南面宛城打探消息后,描繪著他頭像的通緝令已經貼滿了大漢朝各個城池。
一晃十餘日過去,這些日子,楚歌帶著黃巾逃兵,晝伏夜出,一路向南,避城而走。
經過十餘日的趕路,他們繞過了南方的弋陽,來到了江夏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