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歸鄉路遠 內地思安 045章 封建-農耕-田賦-兼并-城牆1
人間徹底脫離神話傳說時代蛻變入封建社會,始於東周後期的戰國時代。表象道理自然源於周王室代表的中央權力持續動搖,歷來分封的主要諸侯國家從法統上開始蔑視天子權威、以相互會盟稱王的方式向上天宣告:在周王室面對北狄南楚為代表的廣大不行周禮勢力對中原地帶持續侵犯、卻無法提供武裝庇護的情況下,列國有充分且必要的理由越過周室、以折衷處理的辦法開啟新形勢下國際交流關係。為了給歷次諸國國君親自會盟、相互確認稱王的既定事實增強法理上的正當性,周天子的正式稱號『周王",又被抬升至『周天王",敬表各國君主對周禮僅保持部分續用、自行探索新體制的敷衍態度——看上去像有尊重『前輩"的禮貌存在,實際上周王自稱天子,正式說法是『於其活著時常駐人間行使對天下的管理",現在改成天王,這種與統治倫理層面確定的『天子"意義直接衝突,破碎掉了周王統治天下的合理性:周王人還活著呢,上哪門子天界去?統治的是天下,不是天界,怎麼能叫周天王呢?如果依照此等辦法以後依例處理,原本臣服於自己的各路諸侯國在晉陞到王國等級后,他們內部也面臨不可調和矛盾時,其王國內的封君列侯們也有可循舊法,將這些王加稱天王,自行升王擴權增強自立程度?那麼這時的自己算是『周天上王"還是『周天天王"抑或其他的稱號?當然,這一切還存在的前提是那些外路王國里的封君諸侯們願意繼續承認周禮在某些方面的價值,所以於無武裝庇護恩德存在、仍然還能從文化傳承的意義上承認自己的價值,不然連自身後日的存在與否都是問題。
現實也的確如此,因為周王室沒法提供武裝庇護,所以秦國在被魏國打到蝸居西陲后採納衛鞅的意見實行變法,才得以重新奪回相當部分當初在建國時被周王室口頭賜予的應允之地——這件事遠在兩周分隔、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的平王姬宜臼東遷洛邑時代。魏國此舉動徹底撕裂了秦-周關係:既然河西的土地是秦國從魏國手中奪回,危急時還差點被魏滅國,那麼周室於秦的情誼也就到此為止了,以後有事,俺秦國自己扛,有問題直接與各國對接,再也不走你洛邑破落戶的門路。
所以在秦惠文君十四年時,嬴駟龍門正式稱王並宣告山東六國,同年改元為更元元年,以秦惠文王的名號實行新階段的統治。周顯王對次無疑痛徹心扉:此前齊(威王)君與魏(惠王)君約在徐州見面,商議魏國於桂陵與馬陵兩次敗在齊國手裡,如何確認國際新秩序,沒想到魏君居然討好齊君,互相來了次『系統升級",把齊國當作上國,把兩國矛盾糊弄了事。本以為鬧著玩幾年就算了,早晚把王號撤銷掉,保全周室最後的體面。誰承想此後的『魏王"竟然又組織起一次魏、趙、韓、燕、中山五國互相增信稱王行動,用來對付齊國過度膨脹的霸權主義。中山這種千乘之國的君主都稱王了——當然其實力此時已經遠超周室王畿力量,自己的天王面子更掛不住了~中山君這貨可不是我周室分封的諸侯啊,帶他玩算怎麼回事……自此以後,周室徹底斷了遊說各國去除王號、保持相互好和的念頭。畢竟魏國開的頭、設的局,變法也是為了最終吞併天下,此時坑齊尚未成功,同志諸國哪肯作罷?原以為保留商祚、成就秦侯的宋、秦兩國是大國中可作為依託的最後忠臣,還挺讓王室集體欣慰的。誰知道宋公只是南鄰強楚,不敢輕舉妄動,還需要時時請齊、魏兩國為自己撐腰;那秦侯更可惡,根本就是缺乏排場,沒人請他稱王,倒還自嗨上頭,硬是在黃河邊遙望中原各國,稱王儀式辦理得有模有樣,後來吞併周王畿滅絕周室的也是這貨——末代的周赧王聽信楚孝烈王傳來的消息,昏庸到在缺乏實力作背書的前提下,膽敢以天子名義召集六國出兵伐秦,企圖奪回允諾過秦的祖宗之地,卻沒好好翻閱下記錄:魏強取河西時,周室怎麼沒號召下諸國進攻安邑或大梁城呢?何況信任有俚語『不服周"的楚國蠻夷,腦子不更是秀逗——那可是從周朝開國初便自上王號的周朝平行級選手,根本不會在內心臣服/哪怕一絲一毫尊重、中原各國『賜號"的周『天"王。一個真正的敵對公司,鼓動本集團名義上的董事長發動眾股東奪權,明顯蔫著沒好屁,怎麼會因為周禮或天下各國的怨言團結在舊共主的身邊呢?大概對方獻上遲來幾個世紀的臣服,令周赧王認定楚王在國土橫跨數千里、內部諸侯封君不勝枚舉之後,也產生了楚廷中央力不從心的錯覺,擔憂楚國自成一脈的直轄-分封複合體制也會如周室之於中原一樣為地方實力派瓜分易手,所以感到歲月滄桑的老男人不顧實力差距,主動親近更加成熟的前輩男性獲取安全感。錯覺,絕對的錯覺!在缺乏超越國際的廣大科教文衛工作者組成學術聯合會施展國際影響力、促進近現代文明國際公約締結的舊日世界里,古代的頂級權貴男性根本不可能對潛在競爭者長期抱有情懷而促進彼此間的聯合。
至於之後的齊-秦共同稱帝算得上各國放飛自我后的獨特嘗試——秦昭襄王在很大程度上清楚當初其父秦惠王單獨稱王的『窘迫",所以有意與魏國設過套要圈的齊國來一次g2級共帝。一來自信不足的男人和被歧視雜處西戎間的夏裔國度一樣,需要得到有成制規則下的外部認可,所以看好變法首雄的魏國當初對齊國的認定標準;二來與強齊平分天下霸權,再度『報答"魏國敲響河西大門的提供變法動力來源的恩情,重建新實力映襯下的國際秩序,維護既有地位;三來徹底無視周室,復古商末君主專之制極之權威勢,試探天下士人意願,嘗試文化方面構建穩定新體制的可能性;四則在短期內保證國家安全,不受外部力量侵犯。結果齊閔王方面有點痿,堅持兩天就退貨了,這事情才沒能成行,不然秦帝國提前建立,近水樓台先得月,早半個世紀拉走周室儲藏和九鼎,東周結束的認定時間還要更早些。沒準還能推動正經的學界對歷史領域於本國文明-國家複合領域有更多另類的認知呢~
提前說這麼多作為鋪墊,當然不是為了作簡版的歷史回顧,而是為東周諸國步入封建社會的原因及各自後續發展闡明托出前情概要。
神話傳說時代徹底遠離大華夏區人間社會的實際因由是什麼呢?這件事還得從東周中期春秋時的鄭國發生的一件神秘事件說起:當時鄭國都城的城郊處白日出現兩條龍在天然水池中爭鬥,由於距離城牆較近,『龍戰"現場肉眼可見,持續時間又長,百姓們不顧守門吏卒阻攔,紛紛衝上城門內側樓梯,沿著城牆排成溜,就這樣競相攀附在垛口處遠距離『觀賞"——真要說讓大家出城到近前觀看,有膽量的沒幾個,有過去的也都是悄悄埋伏在一邊,聽個龍鳴回家好回家模仿,好在街坊四鄰面前吹個牛皮長面子而已,個個生怕被『當事龍"發現拖進水裡,那樣的話即使水性再好不會被淹死,也不及這等野物靈獸幾口吞的,權當在戰鬥間隙進食點生物質能,補充力量消耗了。這件事作為正史被同年收錄在鼎鼎大名的魯國史官所藏竹簡中:「魯昭公十九年,龍斗於鄭時門之外洧淵。」
這件事將會造成的影響註定會極為惡劣,因為在《周易》中對相類記載的隻言片語與時人因積久的列國爭霸引發動蕩而精進的占卜學問,都指向同一結果:鄭國國政不安,內鬥內耗將進一步擴大,以至於像龍戰一樣進入『內戰"的大型動之亂之中。王宮內與貴族們家中毫無例外會收到消息,更會精準地判斷出這件事與未來可能的『內戰"間的必然聯繫:龍,是上天降生在世間的神獸,生性威嚴莫測,而常居於水澤深淵處,常人不能察覺;如今出現在整個首都民眾都能看到的地方競鬥,簡直是天意明喻百姓可以依附貴族衝擊王宮、爭權奪利的徵兆!
此時的鄭國正由『變法先驅"子產執政,努力調和著先主鄭穆公留下的七位子嗣所形成的鄭國頂級公室貴族:『七穆"與國中大大小小的附庸家族們因爭奪權力而形成的君權不振、國勢漸頹局面,新政成果雖然較為豐碩但還經不起過多的內外部勢力聯手『興風作浪"。在境外勢力的角度解讀此事,晉楚亦如二龍,隨時可能再次展開南北爭霸。這樣的話,向來夾在其中作為大國緩衝地帶而受難的鄭國很有可能陷入新一輪兵燹中,喪失目前的良好改革成果。此事關係重大,所以子產也乘車趕赴到城牆下,途中少不得見到其他貴族,不少人臉上還會作高深莫測狀——企圖勾結外國勢力以謀自肥的野心家從古至今都大有人在。不過更值得相信的事,無論鄭君前去觀戰與否,穩重的子產都會因長期向好的『君相合作"契機先行找到鄭君定公商議此事——誰知道這龍戰出現在新近穩定的鄭國,不是失去動蕩年代能夠肆意呼風喚雨增強威勢機會的貴族們在收買某些巫覡作出的巨大幻象?
國家不能依靠幻想實現繁榮昌盛,即使是最基本的存續國祚、保證社稷穩定也不可能有幻想什麼事。所以子產在初步思考後確定下針對此事自身後續的發言基調:對『龍戰"稀見現象冷處理,切斷各階層民眾因此事而聯想到的無限yy,往後的日子,工照作,地照耕,歌照唱,牛馬照樣拉貨載人,日子該怎麼過還得怎麼過,出事再說,先從今天起暗中加緊搜集情報,打擊一切異動人員,『以現有之力盡己所能地防範可備之患"!
想通這一點的他,本來可以不去觀戰,但還是到場登上城牆。兩側尊重他的民眾紛紛讓道,期待這位有決心有政績夠廉潔奉公的國政掌舵人物說些話——只要不是沉默就好:子產面有憂色,民眾們早已做好為『多難興邦"發言鼓掌的準備;子產饒有興緻,民眾中一樣有人會認同這『龍戰"算是靈獸給鄭國百姓上才藝呢,慶祝這兩年風調雨順,等子產點評完龍的戰鬥形態對抗表現,最好還能來點靈感就勢創造出新的作戰陣型應對外軍,好事者一樣會鼓掌。
可子產篤定主意,就在那裡裝作用心地看了一會兒,面對旁邊人莊重倡議為龍祭祀進諫,姍姍來遲的他直接澆了所有人的冷水:「人有斗戰時,龍不會刻意出水離『家"觀賞;倒是龍與龍之間衝突了,我們來刻意觀戰?如果單純用祭祀的途徑就像令龍類離新鄭遠遠的,不再使後續的龍戰波及到新鄭與民眾生命的安全,肯作武力頑強戰鬥的龍,又怎麼肯輕易答應離開在洧淵安的『家"呢?,又或者我們中有人認定龍類的力量強大所以想通過祭祀得到對方的幫助達成何等人力難及的目的,這種看法在我作為掌握國柄的執政看來,不覺得國家存在此等需求,所以祭祀龍這件事莫要再張口,我不會主持辦理的。」說完話的子產扭頭便離開,籌備下一步針對全民的暗中監察網路組織事宜去了。來看,是給民眾面子,體現親民;速撤,則是給予民眾此事以評價態度。事後的鄭國並未因此發生大型動蕩,『龍戰"的事情不了了之,自然被自詡認同周禮最甚、倡導薄祭之風的魯國史官完整記錄下原委。至於記載到此為之,當然是因為史官作為世界大動之亂時代的保守主義力量,期望通過留存子產這樣『不行那Yin祠濫祭"與周禮薄祭主張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行為傳名後世,藉助對方於經年的政務漩渦中成功保留傳統統治倫理主體地位而樹立起的溫和革新派執政貴族形象,使周禮儀尚的保守主義光輝能繼續籠罩大地至下個世紀,繼續通過潛行於各國內政還有所行使中的周禮內涵思想繼續維護天下穩定一百年。
當然,也可以看成魯國史官有意以漫不經心的筆法更深刻地容忍並默默倡導了『變法先驅"子產的整體執政理念:即使是『作刑鼎書銘文"也在其中,興商扶商鼓勵商業貿易的行為一併被視為可以接受的下限。這個道理嘛,『忒修斯之船",多換幾塊船板,雖然爭議大了些,好歹還能維持國家這條舊船繼續航行在前途未卜的星辰大海里,比破船不修補還硬要出海,最終船毀人亡強。
——所以說,落伍而不得勢所以蛻變為純度較高的保守主義者們,不僅想盡辦法維持著自己最後的體面,而且坐在台前對著不得不冒雨前行的變革先驅們說三道四,完全由自己的主張出發,站在道德高地上對他人指指點點。但凡真正考慮過底層百姓掙扎與生死線上的生計,也不會出現某些與子產生活時代相近的『聖人"對無暇再思索道德含義的貧苦庶民起義被成功鎮壓時拍手稱快、醜陋無恥的嘴臉。
回到『子產冷處理龍戰"一事本身,本來可以刻意曲解到利於自身執政方向進行解讀:「啊,鄭國的百姓們吶,新鄭都城內有女幹人呀!大家跟隨我,一起找到他們,將變革進行到底!誰不肯維護我們革新行動的勝利果實,誰就是鄭國的敵人,現在靈獸神龍現世,我也將用巫卜的玄幻方式打開記錄鄭國公敵的小本本!大家不要恐慌,不要猶豫,只要我們團結一心,搗毀那些被預示將會禍亂國家的女干邪之輩門庭,鄭國還會實現新的偉大復興!就像庄公為我們創造的小霸盛世一樣,令上天的榮耀光照在鄭國的每一處角落!」然而子產並未這樣做,本來可以創造的竹簡串成的小本本,大可以作為明朝人許仲琳創造封神榜的第一順位靈感來源,但子產就這樣放棄了,不肯把握住乾脆武斷地剷除政敵的大好機遇,致使他和許仲琳在平行世界的美好邂逅成為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情——更從此徹底斷絕了神話傳說時代於人間的存在。
龍戰?有什麼好稀奇的,指不定哪處大水池地下通有天然暗渠連接暗河,躲在裡面歷劫等待成精呢。不過這些事都和封建社會關聯甚微了,即便附會在後世各個朝代開國***生母神秘的受孕身世上,什麼准龍級蛟類靈獸,也不過是民間一笑了之的故事,聽完如果還顧念不下,那就再笑一遍作罷。
為什麼會以此作為封建社會先聲的實際演變因由呢?因為發表這番言論的人是變法先驅子產啊!其意義並不亞於『絕地天通"、將祭祀權收歸集體公有所有的上古變革。
權力集中化、制度規範化、專業領域提倡分化分治,最終以規模龐大而分工明確的各式官僚無所不在地深入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承包人類從生產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求現行管制狀態下管理有效,畢竟留待未來解決此事終有那天,但求畢無缺漏,沒有一處地方不見官僚蹤影即可,就這樣把世界的解釋權攥緊在人類手中/具體為那一小撮官僚,這樣就能使人類的命運由『自己"掌控啦~
所以子產分隔開的不是玄冥世界與世俗社會,也不是簡而言之的人情事故,而是作為官僚形態前身的後世卿貴族執政時代,他靈活奉行著古老的周禮規範在治國,又因『七穆"等既得利益保守派貴族的存在,客觀正視自身民間影響力不足以匹配執政官權柄的現實,折衷採取的暫行冷處理辦法——等機會來臨,我還是會懲治你們這些幕後黑手的!別看左顧右盼別人,說得就是你們『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