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一些問題】
回答下,行文上說教議論零散的問題。
呃,原本在殺狼副本結束之後,是有一條崇禎支線情節,關於廟堂的,同時有一條宋金銀、邢氏的一個底層百姓情節,這兩個情節是相互影射,對比反映當時的階層、意識對立,計劃上是二至三萬多字。
但當時大家都覺得節奏不爽,我就給刪了,融合成了【第五十章】的平推直述,目前看來也是失敗的,仍是影響閱讀體驗,議論、說教、雞湯,總歸是蒼白的。
但是目前已經沒辦法了,這段情節已經刪去,而且上次刪了之後,一直沒敢加支線,人物心境、成長上也有些割裂!並且支線上耽擱太久,沒有插入,顯得開始的支線很突兀。
從一開始本書的主線、支線就是打算并行推進的,比如在【第十一章十八子】寫崇禎的時候,並不是為了引申一個十八子的「李」字,其實還鋪墊了這麼幾件事:
、五皇子:五皇子牽扯到「索餉勛貴」以及周奎事件的引子。
、周后:「索餉勛貴事件」,能解讀出此女,通過內廷聯手外廷,她有一定可能是為東林站台的,即便不能證明她為外廷站台,但是她通過內廷太監傳遞消息給外廷,這一事實,透露出當時朝堂的鬥爭形勢是很可怕,很嚴峻的:後宮戚貴、內廷太監、外廷官員,互通消息!
這三者即便沒有成為同盟,但至少證明他們是互通消息的,或者說是共享信息的,共享信息自然是為同盟創造了一定可能性,
假設,假設他們三者聯手同盟,那麼是為了抗衡誰?
顯而易見,是崇禎皇帝朱由檢!
一個皇后,一個妻子,不能全心全意與自己的丈夫同氣連枝,更能凸顯出崇禎當時被孤立的無助境遇,這又導致了後期他更加多疑和擅殺。
、田妃引出陳圓圓,陳圓圓是後期引出吳三桂這個人物一個媒介,同時駁斥下吳偉業「衝冠一怒為紅顏」謊言,其真相則是許多復社後人,給吳三桂洗地,將賣國的大錯,變成了痴男怨女的笑談,降低了犯罪檔次,甚至在女性群體獲得了一定好感,理性上是罪人,感性上卻成了英雄……這一言論,著實該死!
、昭仁公主
、司禮監王德化
目前雖然經歷了大刪,但其實許多鋪墊已經***去了,目前是沒有掀開,所以顯得臃腫多餘,比如這【第五十二章煙草】,肯定又是太分散太多餘,其實它也有個支線的呼應,等我插支線掀開……
當然有著許多情節我都刪了,比如「許立芳」他的叔父是清朝封為「平南侯「的許定國;還有【斬首】引出戰力不錯的「小袁營」袁時中的袁開泰;比如用著漢名,實則是海西女真的王廷行;還有周垠此人履歷,呼應崇禎十二年十月,戰死北山岡的金國鳳。
……
有些老朋友,知道我生活中是個木訥的人,甚至有些社恐啦,書評前一段時間沒開放的時候都回復,這一段時間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回,怕說不清,怕吵架,怕惹書友不開心……
現在,怎麼說呢,心態反而有些無所謂了,因為這本書基本是撲了!
十三萬字,收藏剛過千,一般20萬字上架,所以新書期基本到了尾聲,這數據上架,沒啥訂閱的可能,我都不抱幻想了。
寫作上,主要原因還是自身能力不夠。
其實書友說的許多事情,一說我都能想到,想明白;但就是寫不到位,寫不好,今天下班想了一路,這就是能力不夠!這真的沒得洗。
其次,節奏把握不好,行文不暢,或許不應該刪支線情節,早些插入支線,大家也能看出許多東西,它是寫的有用的,它是呼應支線或者是與支線有交集的,不至於現在雲里霧裡。
可問題不刪,節奏就出大問題了,所以無解。這還是自己能力上的大缺陷,不能在「爽」和劇情鋪墊上,找到合適的方法、技巧。
還有一點是在寫手的角度上,我寫的時候牽扯許多人物後期的布局,所以好些地方著墨、留墨,甚至加事件給配角出鏡,對她形象塑造進行強化,比如小橘子這個人物從開始的出場,到後來的熟悉,是一個不斷遞進的詳細過程,早有書友為這個配角罵過我多次,可能都棄書了。
我覺得這樣寫,讀者在讀的過程中,才能潛移默化地將配角的形象,從瑣碎、片面,到逐漸立體、凝實,紮下血肉形象,才能讓配角反過來幫忙推動主線。
比如【教書習字】、【殺狼】、【摘柿子】這幾個小副本或情節,能不能一筆帶過,能,肯定能,一句話,兩句話,三句話都可以把信息交代了。
可這樣小橘子這個人物形象就很單薄,在崇禎十二年的除夕,她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引子。她的形象過於單薄,我擔心撬不動劇情。
上述的這些,便是寫手和讀者存的一些誤會,我覺得我在充實人物,充實劇情,大家覺得我在灌水……當然許多有實力的作者,是沒有我說的這些問題的,所以說到底,這就是個人能力的問題,我得承認,沒有洗白,找借口的意思。
嘮叨了一些,大家閑余飯後看看便是,我呢,還是盡自己的能力來寫,同時,也奢望有一個稍好的回報,雖說目前基本渺茫,畢竟稿酬才是寫作的源動力(這裡不是賣慘,不是求打賞之類,沒這個必要,成績才是硬道理)
建議、意見、錯誤,想提就提,看的不爽,該罵就罵。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