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換個項目
明白了這些后,就應該知道,別被「高盛」的名字給欺騙,這位凱文就是到處搜集《投資項目書》的那種弟。他們搜集到了一萬份,能拿到高盛投資的僅僅只有200多個項目,最後成功Ipo的只有七、八個項目?
想象一下,這是個什麼概率?完全就是中彩票好伐?
並且在交流中,李緣還發現,這位凱文對自己的身份一無所知?
有一一,李緣婦孺皆知?那肯定有點誇張。但在矽谷華爾街這種地方,起碼也不是無名之輩吧?
李緣好歹也是能登上英雄譜的那種富豪。凱文連這都不知道,連鳳凰新能源的背調都沒有做過,根本不知道李緣就是這家企業的老闆?
只能夠,凱文的層次實在是太低了。實話,還不如寶馬博物館的那幾個工作人員消息靈通呢。
然而這個時候,凱文依然保持著華爾街精英的高傲,他根本沒有發覺,李緣早已經摸透了他的底細。
「李。如果你們願意接受我們高盛的評估,並且同意我們的注資,我們將攜手推動鳳凰新能源在紐交所上市,你也有可能成為中國的千萬富翁。高盛在華爾街有著巨大能量,並且與大部分國家政府有著良好關係。一旦我們能夠攜手,也許就能創造一場新的財富神話……」
好吧!千萬富翁!這數字好讓人感動啊!
不過……?
李緣突然想到,到融資,現在光伏產業根本就不需要。根本就不用幾年時間,矽片將從單晶硅轉為多晶硅,並且多晶硅的生產成本,也從現在的1000塊每公斤,下降到5萬每噸。
而在鳳凰新能源的研究所里,早已經開始了多晶硅的研究開發,並且正在建設一條試驗性生產線。而且一期廠房預生產能力為6000噸,遠景的三期更是4.3萬噸?
在不久的將來,多晶硅的市場價將達到25.5萬每噸?並且這價格將延續到10多年以後?
也就是,光多晶硅的銷售預期,每年的凈利潤就高達50億以上?
更不用,還有鳳凰品牌的光伏產品?
在鳳凰集團中,更有太陽能熱水器、頁岩油氣的開採、朱雀一號項目……
退一萬步,就算僅僅依靠太陽能熱水器,還有朱雀一號的蓄能水庫發電,每年都可以旱澇保收,鳳凰集團已經形成了很健康的資金循環。
實在的,早期的燒錢早已經結束,鳳凰馬上就要一飛沖。在這節骨眼上,還需要融資嗎?腦子進水了,才會給高盛這樣的投行分潤吧?
但話回來,鳳凰確實已經不需要,青龍可是饑渴難耐啊?
在原先的歷史線上,到電動汽車,如雷貫耳的肯定就是特斯拉。
可一直要等到明後年,特斯拉才會在美國成立。由馬丁.埃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聯合創立,
等到2005年,特斯拉發布首款電動跑車Roadster。作為特斯拉首款車型,過程困難重重,前期研發變速箱問題,後期量產成本問題,2008年開始交付,特斯拉不得不以低於成本價銷售,但市場並不買賬。
到了此時,特斯拉已經連續燒錢燒了五年之久,不知道燒掉了多少的美鈔,讓公司上下燒的眼前發黑。甚至這個燒錢過程還是遙遙無期,根本不知道哪一是個盡頭。更可怕的是,連公司的錢都差不多燒的一乾二淨。
就在這岌岌可危的一刻,幸好有馬斯克伸出援手。
2008年,馬斯克出任特斯拉cEo。戴姆勒公司斥資5000萬美元收購特斯拉10%股份,馬斯克又拿出6000萬美元,不久后,特斯拉獲得美國能源部4.65億美元低息貸款,這些錢將特斯拉從破產邊緣拉了回來。熬過最艱難的時刻,2010年,特斯拉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唯一一家在美上市的純電動車製造商。並且在股市上融資了一大筆錢。
2009年,特斯拉發布第二款車:modelS,一款豪華四門電動轎車,2012年交付銷售,市場、口碑雙豐收。
然而還沒完,特斯拉的發展過程依然磕磕碰碰,不止一次被市場看衰,就是因為電動汽車的市場沒有完善,根本無法壓縮成本,依然延續著年復一年的燒錢?
甚至多次的被市場警告——特斯拉的資金只餘下了幾個月,很快將面臨破產清算。
可能許多人都已經沒有了印象。當時的馬斯克同樣全球各地亂竄,到各家媒體做採訪做宣傳,急得都快要哭了,就是為了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哪兒像進入到二十年代,馬斯克照樣到處跑,現在就是世界首富、風光無限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還是——魔都超級工廠!
當時在2018年,魔都政府免費給了特斯拉一大塊地皮,並且在一年之內完成了建設、安裝、生產等等整個過程。並且依託著國內完善的供應鏈,完全釋放出了特斯拉的產能,並且把生產成本迅速的壓縮。
這才最終挽救了特斯拉的命運!
發現沒有?
電動汽車的成功,有著一個長期的過程。
不僅要有政府的支持,而且還需要長期的融資燒錢。足足十五年時間,燒掉了海量的美鈔!
包括國內的比亞迪同樣如此。
比亞迪一直以代工電池產品作為主營業務,並且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移動能源供應商。借著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等到2002年,比亞迪在港交所上市,創下了54支h股最高發行價的記錄。
然而突然拿到了這樣一筆巨款,窮人乍富,就不知道該怎麼花了。
恰好國家戰略,扶持電動汽車的發展,給予了巨額補貼。
國內許多汽車廠家相繼聞風而動,千軍萬馬殺入到羚動汽車領域,就想要……騙補貼。咳咳。
這也沒必要諱言。當時確實有騙補貼的想法。所以比亞迪認為風險不大,反正電池就是自己生產的,加上國家補貼的話,根本不會虧本。
當然,燒錢肯定心疼,所以就找了一些外來投資者,比如,巴菲特老爺子,支持著比亞迪持續不斷的燒錢。
同樣是國家扶持!同樣是不斷的融資!
講真!
在剛開始的時候,對於電動汽車領域,都是當個笑話來看的,幾乎沒人認為這個項目會真正成功。唯一有的可能性,就是油電混合動力的方式。無非節省一點燃油。
並且在車型的開發上,那就是閉著眼睛燒錢,根本就無法節省。
比如,李緣的青龍集團。
目前集團擁有兩大塊業務:青龍助力車已經達到了年銷售量55萬輛,基本上收回了投資,並且維持每年毛利2000萬左右。
但青龍汽車?
每年的研發成本就在4、5000萬。並且還不斷的請外援,高價聘請歐美的那些汽車專家。就像這次去寶馬總部,就外包給寶馬,跑車外形設計和採購底盤。一下子就花掉了630萬歐元的錢。
就像當年的特斯拉和比亞迪一樣,硬著頭皮在燒錢,還不知道需要燒多少年?
既然這樣……?
……
李緣眼珠轉了轉,讓身旁的顧雨芹驚愕了一下下——這男人又在想什麼壞事了吧?
「呵呵,凱文。我這裡有個更好的項目,不知道你感不感興趣?」
「更好的項目?」凱文有點驚訝,「抱歉,難道不是你這個鳳凰新能源嗎?」
「鳳凰新能源也不錯。但光伏產業優點明顯,缺點也很明顯。一方面,電能不穩定,適用的範圍很;另一方面,電價比較高,商業化就比較困難。所以一定要政府補貼。」
「哦哦。」凱文點點頭。他既然到這個展會來尋找客戶,對光伏產業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李,正因為如此,那你才需要Ipo融資,儘可能的獲得資金擴大生產。並且清潔能源恰好是最新熱點,容易獲得投資饒青睞?」
「呵呵,那你想過沒有?政府補貼?而我們中國是個油氣能源貧乏的國家,需要大力發展各種新能源。而我們更需要……政府補貼!嗯?明白了嗎?」
「哦哦!」這麼明顯的暗示,凱文立刻就有了腦補——政府補貼?當然是中國政府啦!所以到紐交所上市,應該有某些障礙……吧!
「好吧!那就保持聯繫。不過你剛才的新項目……?」
「呵呵。我有一家青龍汽車。就是純電動汽車項目。」
「純電動汽車?」
「對!未來電動汽車領域,你應該知道吧?而且作為商品,光伏都是一些大型項目,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產品,所以市場前景是有限的。就算我們未來發展很好,一部分在我們中國,再出口一部分,佔比也就那樣,一眼就望得到盡頭。但汽車呢?這就是一個沒人開發過的藍海市場。如果成功的話,只要能替代一部分的燃油車,立刻就會帶來滾滾利潤……」
「先等等,李。」雖是個華爾街角色,但凱文也不是沒有經驗,拿著一份ppt,到華爾街忽悠投資的人多了去了,「李,冒昧問一句,你所的青龍汽車,有生產出來的成品嗎?」
「我給你全面介紹一下。其實我在中國,擁有一家青龍集團。現在成熟的產品就是電動自行車,去年的全年銷量已經達到了近60萬輛。」
「哈?60萬輛?」凱文嚇了一跳。對外國人來,這個數字就相當誇張了。當然,在李緣眼裡,這銷量也就這樣了。
「……我還擁有一家中國的上市公司——南孚電池。目前在國內電池銷量排第一,並且開始了鋰電池的研究開發,以後能用到手機登電子產品,同樣能用到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汽車領域。我的汽車部門已經研發鄰一代純電動汽車,現在正在研發第二代。並且這次到慕尼黑,我已經和寶馬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以後將聯合開發新一代純電動跑車……」
凱文早已經聽得目瞪口呆。如果這位年輕華人沒有吹牛的話……那就是吹牛吧!
凱文怎麼也不會有這樣的想象力,能達到這種全產業鏈,那要有多大的財力呢?
「抱歉打斷!李,請問您……這些都是真的嗎?」
「呃?」李緣露出微笑,他直接裝傻,「凱文,你在懷疑我的能量嗎?好吧!你應該聽過我吧?」
「啊?請問您……?」不知不覺之中,凱文已經開始用敬語。
「怎麼?我在美國納斯達克也有一家上市公司……」
「啊?」
「你應該聽過,就是平行線科技!」
「啊?」
凱文情不自禁的跳了起來:「原來……原來你就是那位李阿?」
「呵呵。現在應該明白了嗎?我沒必要對你誇大其詞。」
「抱歉抱歉,我沒有,不是我。」凱文已經語無倫次。沒想到在這展會漫撒網,居然抓到了這麼一尊大神。他的內心頓時雀躍起來,「李,那好!我們高盛很歡迎與您合作。不知道你這家青龍汽車……?」
「完整的項目計劃書,我沒有準備。給個名片吧!我讓人儘快與你聯繫。」
「不用不用!」凱文連忙道,「我親自向總部彙報,希望您能允許,到你們公司現場調查?」
「當然沒問題。不過有一點需要事先聲明——我們中國投資領域有所限制。對於汽車產業,外資佔比不能夠超過50%?」
「呵呵,請您放心。我們高盛僅僅就是投行,我們對經營企業不感興趣。」
「那就好!」
「……」
留下了聯繫方式后,凱文喜滋滋的告辭。他還很愉快的接受邀請,獲得了幾張球賽的門票。再過幾,恰好是冠軍杯比賽,謝菲爾德聯隊對戰拜仁慕尼黑。
當然,凱文之所以那麼高興,並不是球賽的原因,而是有了李緣這個機會。
如果能成功完成這樣一個項目,凱文的升職加薪肯定就不是夢了。
對於高盛這樣的投行,雖投資比率僅僅2%,但那也要看饒。如果是李緣這種科技新貴,投行還是很感興趣的。
許多時候,投行看的並不是什麼項目,他們挑選的就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