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反董聯軍。
第006章:反董聯軍。
這時李儒恰好進來,見到二人神色凝重便相問道。
在得知了曹操此前之舉后,李儒驚叫一聲不好。
「方才我見那曹操神色慌張未有多想,現在察覺其果然心懷不軌!」
「混賬,難道我對其如此掏心掏肺,他還要背叛我嗎!」董卓猶自不敢置信,曹操的演技幾乎要讓他懷疑起人生來。
李儒兩眼一轉,立即有了注意。
「主公可令人差曹操前來,若他奉詔前來必是獻刀無疑,若是奉詔不至則必是行刺!」
「善!立即命人傳召曹操!」董卓見狀立即吩咐道。
「不好了主公,那曹操並未回家徑直奔逃出洛陽城了!」片刻之後,前去之人返回對董卓驚呼道。
「曹操小兒欺我太甚!」董卓聞言幾乎要氣暈過去,想不到付出如此多,卻換不回曹操的真心。
「傳令下去,速速畫影圖形,布告各地,捉拿曹操!」
「若是能捉拿曹操者,賞千金,封萬戶候!窩藏者同罪!」
……
除了洛陽之後,曹操深知董卓必然會懸賞捉拿自己,便一路向東而去,想先回到老家避禍。
卻不想剛剛奔逃沒有多久,便被一伙人攔住去路。
「來人可是曹操,曹孟德呼?」來人一副文士打扮,氣質雍容華貴。
「閣下認錯人了,我不知誰是曹操,我複姓皇甫,乃是過往的客商!」
「哈哈,別人恐怕認不出汝曹孟德,但是我卻必然不會看走眼!」又一人從文士身後走出,聞言不禁笑道。
「閣下乃何人,我與閣下素昧平生,不知閣下是什麼意思。」曹操聞言皺眉道。
「我名陳宮,閣下雖然不認識我,但是我數年前曾去洛陽求官之時卻登門拜訪過汝曹孟德,汝卻嫌棄我名聲不顯,固拒之門外,汝說我能忘記你嗎?」陳宮冷笑道。
「嗯!」曹操聞言大驚,心中也回憶起數年前的一樁事,立即拔劍怒喝道:「汝等莫非是那董賊派來的殺手?想要借我的人頭沽名釣譽?我告訴你們,簡直就是大錯特錯!」
曹操正欲和幾人魚死網破之際,先前的文士卻哈哈笑著攔下陳宮。
「孟德無憂,我等若是那董卓派來的人,豈能和你廢話許久?方才設下一絆馬索,如今你已經屍首兩隔了!」
說著,文士不等曹操驚疑又接著說道:「我等此次前來非是害你,恰恰相反正是奉了一貴人之命,前來救你一命!」
「哦!」曹操聞言這才將信將疑的放下佩劍:「不知是何人慾搭救曹操,還望足下賜下恩公名諱,曹操若能大難不死,日後必有厚報!」
「我家主公的名字現在還不方便透露,不過我家曾有言在先,只要孟德此行順利,必然不久便可見到我主公。」文士呵呵笑道。
「哦,只要我此行順利!足下莫非可以未卜先知否?」曹操大驚,他並未將自己準備回鄉發矯詔召集關東諸侯群起討伐董卓的事情告訴他人,為何眼前這來路不明的文士卻能知道自己心中所想?
「我主料事如神,每每應驗,孟德一心報國,既然刺董未遂,必然會採取別的辦法,不過其餘辦法皆為小道,唯有發檄文號召天下諸侯討伐才能遏制擁兵四十萬的董卓。」文士早就料到曹操會有如此反應,立即笑著解釋道。
這文士乃是特意奉了劉備之命特意在此必經之路等候曹操的簡雍。
劉備深知,此時的曹操心中還有著忠義和理想,拋開其後期因為對朝廷失望選擇自立的立場來看,其人不管是學識還是武略都是當世頂尖,真可謂上馬平天下,下馬治天下!
遠比終身都言行如一專克義父的貪狼呂布要可敬的多。
所以,劉備思慮再三,還是決定乘此機會出手改變曹操的命運。
為他的夢想和熱血推一把勁,不讓他遭受前世所收到的巨大挫折。
當然了,倘若曹操的改變乃是歷史的必然,劉備如今也有充足的把握可以把他的不安分牢牢按死。
「令主的謀算似有鬼神之相,操深不及也!」曹操聞言感慨道。
「如今董賊的追兵在即,孟德先速速上車,沿途郡縣我已一一打點妥當,必護你一路無驚無險!」簡雍見遠處似乎有追兵趕來,立即道。
「既然如此,曹某就不矯情了。」曹操聞言立即鑽入了簡雍的馬車之內。
而接下來一直到陳留,一路上果然如簡雍所說,早已經打點好一切后,一路根本無人來查驗曹操所躲藏的車廂。
回到陳留之後,曹操因為一路奔逃而灰頭土臉的面色終於恢復了過來。
而簡雍見完成了任務,也就待著陳宮準備返回平州。
「令主和閣下對曹操之恩義,操沒齒難忘,只求日後能得一機會相遇,讓操能報答萬一!」分別之際,曹操拉著簡雍的手深情滿滿。
「我主早已經準備妥當,只待公首倡義舉,我主必然首當其衝摔兵前來相會!」聯想到劉備的囑託,簡雍也只是淡淡笑道,隨後便躬身而退。
隨著簡雍和陳宮二人馬不停蹄的趕回平州之後,曹操在陳留散盡家財,招募義士,首倡義兵的消息也隨之一同傳至遼東。
漢中平六年末。
隨著驍騎校尉曹操在陳留軍發布矯詔,號召天下群雄會盟共同發兵勤王的消息傳出,一時之間天下響應。
劉備知道這次山東諸侯會盟可能是他最後一次積攢名望和權勢的機會,因此甫一接報便首個響應,他留下十萬遼東鐵騎分別由黃忠和太史慈率領,分別鎮守平州老家和青州東萊郡。
而後便率領關羽、張飛、趙雲以及餘下十萬遼東鐵騎匯同幽州的公孫瓚合兵一處,直接開赴山棗會盟之所在。
為了避免受到前世孫堅在前往浴血混戰,而後方的豬隊友卻擔心他獨攬大功使勁拽後腿的悲慘遭遇,劉備還命令凌操等水軍校尉也率領遼東全部的水軍押運足夠十萬大軍一年所耗的巨額錢糧由遼東入黃河逆流而上,隨軍前往。
而其餘如后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等各路諸侯也紛紛舉旗相應。
一時之間,天下震動!
漢,初平元年,一月。
連同劉備在內的十九路諸侯已經率領數十萬大軍齊至酸棗。
這些人有手握一方實權的封疆大吏。
有楊威塞外的領兵之將。
也有頂著四世三公名頭的豪門子弟。
但是也有一些沽名釣譽,想著藉此機會抬高自己權勢之人。
在這些人中,有些本來就親密如間,如劉備、公孫瓚,曹操、鮑信這樣的舊相識。
也有暗懷深仇大恨,恨不得親手手刃對方以泄心頭之恨的仇人,如袁紹、袁術這對錶面兄弟。
數十萬軍也是天南海北都有,雖然是抱著共同的目標而來,但是聯軍大營內外仍舊是雜亂非凡。
合營短短一日便已發生了數十起毆鬥,不過好在各方諸侯都有意的壓制下,還並未鬧出人命。
底層小兵們如此,那大帳之內的十九路諸侯們也自然是刀槍劍影,各懷鬼胎。
「如今我等十九路兵馬,合計數十萬大軍共襄義舉,實乃朝廷社稷,天下萬名之大幸!」
「只是我等人多口雜,若無一發號施令之人,恐必將被董卓逐一擊敗。」
「不若就此機會,我等推舉一盟主,居中調停,號令三軍!」
有人忽然出聲,將大帳之內的議論頓時止住。
眾人聞言不約而同的看向身坐高位的袁紹、袁術兄弟。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這十九路諸侯之中便有許多就和他們沾親帶故。
「伯海太守袁紹,乃袁氏長子,又曾當殿喝止董卓廢立之舉,有盟主之相,我欲推舉其為盟主!」有親近袁紹之諸侯便乘機立即建議道。
「南陽太守袁術亦為汝南袁氏,更是袁氏嫡子,說起來更加有資格代替袁氏,我欲推舉袁術為盟主!」此言一出,立即有親近袁術諸侯立即反駁道。
此言一出,諸侯們紛紛加入了其中,圍繞究竟該袁紹當盟主還是該由袁術當盟主爆發了激烈的論戰。
而唯有兩個主人翁袁紹和袁術兄弟兩為了避嫌,只能一個勁的自謙退讓。
「在座皆為大漢忠臣,我袁紹何德何能敢擔當盟主大位?」袁紹自謙不已。
「連兄長都不能及,我袁術又如何膽敢僭越呢?」袁術心中冷哼一聲亦連連拒絕。
「既然二位都自知不能勝任盟主之責,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就在議論陷入僵局之際,坐在劉備身旁的公孫瓚忽然站起身來高喝道。
「連淮南袁氏的二位公子都無法勝任盟主之位,不知足下推舉者何德何能能力壓二位勝任盟主之位呢?」二袁的擁躉立即站出來質疑道。
而袁紹、袁術兄弟也紛紛面色不善的向公孫瓚看去。
「哼,井底之蛙焉能識真英雄?」公孫瓚聞言不屑冷哼一聲,讓出身來,指向身後的安坐品茶的劉備。
「瓚所推舉者乃舍弟劉備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