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網店賣鞋
當貧窮的烙印鐫刻在心間,無論你走到哪裡,它都會在你頭腦清醒時對你說話,窮可以改變,而改變的方式有千千種。趙生甲做起了網店,一雙鞋從二十到一百不等汲取流通價值,對於他來說,這已經太實惠了。
記得第一筆錢流入他的錢袋,他情不自禁地和下網抓魚作了比較,雖然在他都是無本買賣,一個靠辛苦,一個靠技術,而在潛力空間方面,顯然是後者更具有競爭力。隨著節日的變換,到了冬天,再用網網魚就不行了,網店賣鞋則不然,時間越久,生意會越好,老店效應就是時間的產物。
所謂頭一桶金該不該算上他首次出手河魚的收入,趙生甲有他的看法,現在做的事,雖也算是賺取了一點外快,都不是未來財富聚集的初始疊加,要看致富定位的平衡點的穩固性在哪裡,小打小鬧就是在試水,絕對夠不成發大財的稱謂。
做個兼職商人也上癮,有錢賺,人就有期盼,現在是經濟社會,沒聽誰說怕錢多的,不遺餘力賺錢,無意義中成為多數人的一個信念,趙生甲渴望他的業餘買賣日新月異,購者與日俱增,在最短的時間裡,把他的網店開成暢銷店,那時錢也就如流水一般源源不斷了。
他網售的鞋幾乎都是韓國知名品牌,國人多以年輕人購買,價格相比實體店便宜許多,購買者既滿足了虛榮心,又買到了貨真價實的真品,可謂兩不吃虧。因為貨都是從韓國專供,不存在造假銷售問題,儘管僅上架幾天,也有了一定信譽,不滿意隨時退貨,讓購買者很是信服和認可,人人相傳,知名者多了起來。
面對見效的網賣收益,趙生甲深刻意識到窮不是資本,靠別人也是改變不了自己的,窮則思變的道理詮釋得再貼切不過了,他不贊成錢是身外之物的論點,有錢人說了不犯毛病,一貧如洗的人說了,就是虛偽。他也聽說搞建築的,干之前是有錢人,幹了后,老闆還是老闆,說不定轉身變成窮光蛋老闆了。這個社會就是如此殘酷,眼淚只能證明你無能。
好好經營一件事,付出辛苦是必須的,趙生甲不苛求一夜暴富,他要把這件代銷網店開成他積累財富的探路石,摸索著前行,但是他並不認為這個生意能做得久,競爭趨勢下,能不被吃掉都很難了,做大就更是痴人說夢,走一步看一步吧。
更讓趙生甲清楚的是,危機無時不在,有時躲過初一,不一定能躲過初五,最近就傳來代銷訴訟案件曝光,他所經營的這個網店也非專供代理賣家,這個擦邊球能玩到多久還是未知數,忐忑時時困擾著他,雖不曾提心弔膽,也是心驚肉跳的。
「爸,」趙生甲對父親說,「這個鞋賣一天是一天,我感覺不會長久,畢竟我們做的不是正規的代理商,等於是我們在做違規的事。」
「兒子,」趙生甲爸爸說,「咱不偷不搶,也沒宣稱是某某代理商,我們就是賣的牌子鞋,至於是仿製還是冒牌,又不是我們生產的,有人要,價格還便宜,說明買家也知道其中的玄機,心照不宣而已,不讓買了再說。」
「好在不是本國的牌子,多少可以掩人耳目,」趙生甲說,「韓國供貨商家也沒有提示需隱晦什麼的,暫時正常走著,有了情況,大不了不賣了。」
「咱誠信做人,」趙生甲父親說,「一分錢一分貨,買咱鞋的人圖的就是貨真價實,有需求就有市場,鞋這個東西,都是穿在腳上的,樣子都差不多,雷同也正常,總不能把鞋做成手套樣吧。」
趙生甲的擔憂也是不必要的,申請註冊時也是提供的真實材料,未做任何隱瞞,平台通過了,就意味著符合上架條件,他儘管賣就是了。至於是否侵犯知識產權,另當別論。特供許可不是網路平台管的事,是出品商和代銷商之間的約定。
經過同類商品比對,他經銷的鞋品系真貨,不存在出手造假商品之嫌,他就是接貨賣貨的中間商,賣後分成,算是供貨商多了一個線上地區分銷商而已,因為沒有門店,所以無以確認專賣實體店。
不到一個月,他的網店已小有名氣,各地賣家都有,效益也逐步向好,剩餘利潤也多了起來。一個月為例,平均日收入達三百元,全年淡旺均攤,到手十萬無懸念。說話間,臨近年末,趙生甲盤算著新一年的計劃,冥思苦想幾日,也沒想好該怎麼做會賺更多的錢,除了工作時不想別的,剩餘時間他腦子裡想的就是錢。
一天趙生甲去超市,蔬菜架的價格讓他有了思考,同樣的蔬菜品種,不一樣的價格,區別是有機無機。回到家上網一查,弄明白有機的確切含義,作為商品,不一定天天買,而作為餐桌上的食品,糧食、蔬菜、副食、如肉魚海鮮等,是維持生命必須的東西,一日三餐,哪頓不吃也不行,做」吃的」更長遠。
近日有個山東臨沂的」拉麵哥」,走紅網路,網路經濟一詞也被熱用,許多人慕名而去,寧可開車幾百公里,就為了見上這位」網紅」一面,他們想親身體驗真誠和樸實,現在人們被虛無的東西弄得眼花繚亂,的確需要凈化一下心靈了。
網路商機把握好了,便是踏進財富殿堂的階梯,想站著不動都不行,眾人助推,就像往張開的口袋裡倒錢,眨眼之間,窮人變富人,正所謂一夜之間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之所以一夜走紅,就是一碗拉麵,三塊錢一碗,十五年不漲價,體現了真誠和樸實,老百姓吃著實惠的一碗面。
受此啟發,趙生甲也想,全國出拉麵小攤的有千萬家,數不勝數,唯」拉麵哥」火了,機遇不可否認,關鍵是他不唯利是圖,即便漲個幾塊也不過分,物價上漲,水漲船高,也是能夠被接受的,他默默秉持著他的堅持,這樣的人出了名也不稀奇。
網上菜店鋪天蓋地襲來,衝擊著早市和超市,這股力量無人能抗拒,就像當初超市上架蔬菜和糧食,影響了市場蔬菜走量,也逼得若干店面糧店干不下去,競爭的結局就是有興有衰,運營走勢難料。趙生甲不會把網售普通菜品作為主攻方向,他要做有機蔬菜專賣,做這個才是冷門,才有無限潛力。
要種菜,就得有種菜的地,根據他的設想,需找一個近郊農房,不求房子多大,但要院子寬綽,這樣,他可以試種一下,以摸索經驗,趙生甲有個大學同學,也是牡丹江去的,同窗四年,彼此要好,經常放假開學同行赴校或回家,他叔家在海浪村有個平房,他說起要種植有機蔬菜,就一口答應可以無償使用,因為他叔老兩口遷移上海到兒子跟前,家裡的房子空著,租也租不上價錢,村裡空置的房子到處都是。
通過那個同學描述,就是院子小,以前為了養雞都蓋上房子當雞舍了,而趙生甲恰恰需要院子大的,即便不要錢白讓他用,他也不會去的。作為一件惦記的事,趙生甲求多人打聽,試圖尋覓他的理想之地。學車考駕照的想法也從心而生,同學幾乎都有票了,甚至還得有自己的車,他連駕照都沒有哪成?
然而給人打工的工作不容他報學駕照,周日一天休息,一個月才四天空閑,四個科目都完成起碼得兩個月,要是一個月拿出四天學,不得學到猴年馬月去,他想慢悠學,駕校還不知干不幹呢。一打聽駕校,當他說出他的實情,不料駕校同意了,於是報了名。
理論考試一下就過了,接下來實際操作進度慢了下來,一周只能去一次,好在他學的是vip班,一對一教練手把手教,每日定點車接車送,包車練習,基本不受時間限制,一兩個小時均可,小青年,手腳靈活,悟性也高,去了幾次手法有了質的飛躍,按教練的說法,他用不上三個月就能過關。趙生甲的情商不低,他為了討好教練,破費買了幾盒好煙打點,別說教練教得更用心,下午人少就讓佔台車隨便練。
尋找農村帶院平房有了進展,聽他姑父說,他家在豐收村有親戚,幾乎家家有院子,年輕人都到城裡打工,也在城裡買了房子,閑置的房子很多,向外出租年租金一千左右,他答應幫著搭個著,不知根知底誰會那麼上心呀!
說話過了一日,趙生甲的姑父周日閑著去了一趟豐收村,到了他親戚家坐了坐說起租房的事,他家親戚應下幫著留意,同村的人相互都比較和睦,幫忙的事也都很熱心,經聯繫,他家鄰居有個剛搬進城裡的,村裡的房不住了,有了這個准信,打電話告訴了他姑父。
得知此消息,趙生甲喜不自禁,回話說他要去看看房子,趕到周日下午他練車回來,由他姑父開車拉去豐收村一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