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俱往矣
風不遇笑笑也不繼續說話。
他慢慢地從一旁拿起一把用長布條包裹著的通體墨綠色古琴來。
古琴名綠綺,綠意盎然。
綠綺與繞樑、山河、一池波合為春秋四大名琴,來歷自然不小,背後典故更是市井傳唱。
把古琴綠綺平整地橫放在膝上,他也不彈,只是仔細的用寬大的袖口擦著琴弦,仿若知音之人的垂愛。jj.br>
看得出來,他對這把琴很是喜歡。
宋遺憾沒來由嘴角上揚。
現在出家人也不好當啊,沒點才藝都不好意思去見佛祖如來。
大概是覺得非禮勿視,宋遺憾回頭朝船尾正在搖櫓的壯漢船夫低聲問道:「船家,可快到了老君山底?」
那壯漢長年於這一帶的滄瀾江上做渡人的買賣,由於風吹日晒的緣故,皮膚不免有些黝黑,甚至隱隱可見那些橫亘於皺紋之上的粗糙的割裂感。
聽到少年操著一口濃重的外地鄉音,也不如何區別對待有所隱瞞,只是憨憨笑回道:「公子莫要著急,等到了老君山底,咱自當告知公子。」
「如此,便多謝船家了。」
少年眉眼乾淨,笑容可掬,讓人如沐春風。
壯漢靦腆咧嘴一笑,也不說話。
在他看來,這都是自己份內的事。
這位看上去滿身書生氣的公子也太客氣了些。
不愧是咱們神州的讀書人,講究。
有大先生這樣一位博古通今學究天人的至聖先師傲立學海鰲頭,這幫讀書人可真幸福。
壯漢暗自決定,等家裡頭那小兔崽子長大了,一定要送他去城裡的學堂讀書。
在那之前,他就聽很多人說,城裡學堂的先生們知識文化涵養都比較高,氣質談吐也都很得體,他們教出的學生那才是真正的讀書人。
不像鄉里私塾內良莠不齊的先生,貪杯懶散混吃混喝等死不說,大多還只是僅有半桶水的水平。
平常望向鄉里街頭屁股微翹胸脯肉稍多的女子的眼神比自己這等粗鄙的鄉野村夫還膽大直接無禮無恥。
這樣的先生,怎敢奢望他們教出何等可立德可立言的讀書種子?
老話說男兒志在四方。
他可不想那兔崽子將來跟自己一樣一輩子都在這條江上摩擦摸爬滾打。
畢竟再好的風景,看多了,也索然無味。
壯漢沒來由心裡頭想起家中的母老虎,自顧自垂頭歉然一笑。
媳婦兒,咱說這句話,可沒包括你。
你永遠都是咱願意用一輩子去看的風景。
永遠不膩歪也永遠有滋有味的風景。
放下你的掃帚,咱這絕對是實話,比真金白銀還真呢!
壯漢接著嘆了口氣,皺了皺眉,只是有些可惜的是,他們的兒子若能在學堂肄業后再進入學宮研習聖人經典,那或許有朝一日便可成為真正的儒生,從而入朝為官。
如今的大烈神州,儒生可是跟讀書人有很大的區別的,讀書人不一定是儒生,但儒生就一定會是讀書人。
只有上過學宮的讀書人,才有資格被稱為儒生。
讀書人要是進入學宮成為儒生,還得上報當地衙門進行審核才可以。
壯漢暗地裡知道一些秘密,比如那些舊國後人,凡是先輩做過知縣及以上官吏職位的,都不能進入各地學宮學習。
當然,這秘密後來無不被官府打壓下去,直至最終無人知曉。
自己那位老父親在去世之前曾千叮嚀萬囑咐自己後人讀書可以,但萬不可讓他們在成年後入學宮為儒生,否則高家容易遭到滅頂之災。
他們高家曾經是大楚豪門,更是出過一門三探花的風流佳話。
可再大的風流,都已經消失在歷史雲煙里。
甚至因為某些原因,那些風流還不能被後世子孫所熟知。
最後,壯漢只能默然的搖了搖頭,輕嘆一聲,「世道不一樣嘍!」
另一邊少年盯著清澈明亮的江面怔怔出神,直到良久之後,聽到天際之上傳來北雁南飛的聲音,再抬頭看那排成一字陣的雁群,心中難免悲戚,悠悠然嘆了一聲:「老頭兒怪想你的……」
風不遇擺正古琴綠綺,看向少年問道:「小僧有一事,想求公子幫忙,不知可否?」
宋遺憾爽朗笑道:「大師有話不妨直說。」
「我看公子食指彎曲、關節粗、指頭又翹,想來是從小就打磨了琴藝,不知公子可否教小僧彈一曲大麗舊詞?」
宋遺憾笑道:「小時候在村裡的私塾課堂上,聽那裡教書的先生講過一些琴理。後來死皮賴臉的求他老人家教了我那麼一些彈琴的技法,到我出來遊歷江湖為止,也不過是學會了一星半點,委實不敢對大師說「教」一字。」
這麼多年後,宋遺憾猶然記得唐夫子在自己日日夜夜的死纏爛打和好酒賄賂之下,才不情不願的拿出那把山河琴來讓自己摸索練習。
每次看到唐夫子那揪心吃痛的表情,宋遺憾總會故意的加點力氣拉弦,唐夫子當時就會立即吹鬍子瞪眼叫囂道:「你小子下次別再想碰老頭子的琴。」
等到下一次看見宋遺憾又提酒過來時,他嘴上仍是會義正言辭的說那句再熟悉不過的台詞「你又想賄賂老頭子不成?老頭子一生高風亮節,讀書人的錚錚傲骨豈會再中你小子的圈套……」,以一句「下不為例」結尾之後,老人身體很誠實的接過酒壺,生怕又被別人搶走似的,匆匆忙忙的灌進嘴裡,不忘讚歎一聲「好酒。」
每當這時宋遺憾就會笑道:「錚錚傲骨?高風亮節?」
唐夫子則理所應當道:「聖人云食色性也,老頭子不敢說自己是聖人,所以老頭子的道理是食酒性也。見賢思齊,一字之差……」
後面的一句,他喊得頗為瀟洒,「中意不中意?」
遇見這等不要臉的老讀書人老狐狸精,宋遺憾只能諂媚笑道:「中意中意,不愧是唐夫子,實乃我大烈神州最後一位真正的讀書人。」
這位擁有著堅不可摧的傲骨的讀書人則沒臉沒皮眉開眼笑道:「孺子可教也。」
風不遇不知少年是謙虛還是確有其事,颯然一笑道:「實不相瞞,小僧對琴藝一事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攜帶此琴也只是受一位姑娘所託。」
風不遇難得靦腆一笑道:「那位姑娘說了,要讓小僧在下一次與她見面之時,彈一首大麗舊詞與她聽,不然她可就又要在小僧耳邊念叨個不停了。」
「說句實話,小僧不怕佛祖念經,就怕那位姑娘的念叨,那可比佛祖的三千佛藏經書厲害多了。」
宋遺憾會心一笑。
風不遇頓了頓才說道:「所以小僧才期翼著公子若是有空,能夠教小僧談彈一首大麗舊詞。」
「大麗舊詞?」
宋遺憾這回終於聽清,微微一楞。
而今天下,早無大麗二字,更別談什麼大麗舊詞。
大麗和它艷名滿天下的璀璨詩詞盛世一般,現在不過是青史幾冊、黃土一抔、大河東去。
甚至青史幾冊都算不上。
談起「大麗舊詞」這四個字本來就不妥,幸好這是在人煙稀少的江上,若是在人群密流的場所,怕是早就有心眼活絡之人上報官府,以換取幾兩賞銀。
畢竟這些涉及到亡國舊曆的事,都已成為了眼前這座大烈神州的禁忌話題。
所以先前那位經常喜好在喝酒之後談古論今針砭時弊的唐夫子才會時不時的被請去「喝茶」。
本來宋遺憾一個小地方的小人物不可能知曉這些事,這一切當然都歸功於那位傲骨嶙峋的唐夫子。
宋遺憾自然無數次地聽過唐夫子在酒後吹牛起那些風雲激蕩的十國往事。
在那個十國交相輝映的年代,談起大麗風花雪月的詩詞,那可是讀書人世界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而津津樂道的話題。
就算是市井巷弄里的凡夫俗子,也不例外,能吟唱幾句大麗詩詞的,常有人在。
特別是大麗的艷詞,在十國之中最負盛名。
「詞為艷科」是那個時代文人對待詞體的共識。
甚至有天下詞牌名,九出大麗的說法。
無愧當時的天下人都說,凡有水井處,皆唱大麗詞。
好比百年之前的那座舊江湖,談起劍道,一定繞不過世無雙那三個字一般,文人墨客們說起詞間風流,也一定繞不過大麗詞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