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兩策治舊爵
大秦以律法為本,自從商鞅變法開始,整個大秦的律法的完整性以及效用,就開始領先於戰國時期的其它六國。
到了嬴政這一代時,整個大秦的律法已經達到了當時的巔峰。
一個空前絕後的地步。
但同時,這樣繁雜的律法也造成了一個大問題。
大秦的百姓,是由數百年前起,就開始逐漸適應了大秦的律法,這中間是一個極為蠻長的過程。
這才讓百姓懂得了大秦的這些法律。
但如今大秦一統,對於六國的遺民卻是不同。
尤其是那些守舊的六國遺民。
心中依舊念的老六國的律法,對於大秦的律法,也是陰奉陽違。
按照從前,為了讓這些遺民好好治理六國遺留下的土地,也只能聽之任之。
但這一次嬴政與李斯,是鐵了心,一定要變法。
如今大秦的根本已有,只需要將紅薯幼苗,開始推展到大秦的土地上即可。
這個時間雖然不短,但以如今的大秦國力,還是完全能夠撐得住的。
在將種植紅薯一事安排下去之後,第二日,嬴政便召來了一眾大臣開始商量變法一事。
不論是提出變法的李斯,亦或者身為秦國君主的嬴政,對於這一事,都有著自己的思量。
改革土地這一事,大秦並非首例,歷朝歷代皆有人提出改革,但下場基本上都是凄慘無比。
諸如商鞅雖然最終在秦國改革變法成功,但最終也被那些守舊的貴族們,逼的落下一個車裂而死的下場。
沒錯,六國有貴族,大秦自然也有。
只是如今的大秦,經歷了變法之後,已經比從前好的太多太多。
所以說,此時的秦國,在變法上的優勢,可謂是得天獨厚的。
首先大秦已有了一次變法成功的例子,百姓皆可獲得田地,這事在朝堂之上,雖然還有一些保守派會持反對意見,但已經影響不到了總體趨勢。
其次便是其它六國,如今六國剛才覆滅,天下之勢百廢待興,其中六國遺貴基本大多數都已經落魄,短時間內,難以成了氣候,其下的勢力多半也大幅衰退,需要修整生息。
而且基本上也被遷移到了大秦的偏遠地區,脫離原本的國土,並處於大秦的監視之下。
不過,終究是有一些六國的遺族有深厚的基礎。
不少通過逃亡,賄賂,隱姓埋名等手段潛伏了下來,在暗中等待著大秦這個巨人衰弱。
也是因為如此,在整個大秦境地,短期內能夠大秦造成威脅的遺貴已經所剩無幾。
可以說,這是一個變法最好的時期。
但其中唯一的阻礙便是這六國的遺貴在同一時間進行反叛,群狼環伺之下,便是猛虎也有危機!
所以對於六國的遺貴,只能採用非常的手段,逐個擊退削弱。
否則遺貴人人自危,集體動蕩,也會使得百姓們都不得安寧。
「諸位愛卿,關於變法一事,有何建議?」嬴政高坐於龍座之上,蹙眉問道。
變法一事,勢在必行,但其中種種還需要慎重。
「大王。」文官一側,一名文官站了出來,執禮躬身道:「臣以為變法一事,應當遲緩,如今我大秦初立,國庫匱乏,六國遺留之地還需要人來治理,若是輕易廢掉舊爵,恐怕會動搖國之根本。」
此人是大秦之中的重臣,官居高位,幾乎不遜色於李斯,在六國之中頗有賢德之名,雖然沒有實權,但自成一派。
此人話音一落,朝堂之上頓時便有不少人微微頷首。
暫不處理六國遺貴,的的確確就是如今大秦最為穩妥的一種做法。
但從前,也正是因為這一種選擇,從而導致六國遺貴逐漸修養好了生息,羽翼逐漸豐滿了起來。
就在這時,李斯上前一步忽然站了出來。
「大王,右相所說不錯,但右相可否想過,如今六國遺留的百姓大多都因為戰事而流離失所,如果不及時處理,那勢必會造成民怨,日後若是六國舊爵手握良田,勞民傷財,等待這些六國百姓民憤四起,應當如何處置?」新筆趣閣
「我大秦手握百萬雄師....區區民怨又有何懼?」右相嘴硬道。
「好,那便如同右相所說,六國遺民皆返,天下處處揭竿起義,我大秦應置身於何處?」
「如今六國舊爵分崩離析,不成氣候,此時不作為,何時作為,莫非要等待他們站穩腳跟,自立為王,再去作為嗎?那樣又與從前的六國有何區別呢?」
台下的眾臣聽了李斯的一番話之後,紛紛如同被說醒了一般。
的確如此,此時大秦初立,若是讓這些六國的舊爵繼續執掌六國的土地,這與將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讓又有什麼區別?
大秦完成千秋一統,可不是為了效仿前朝的!
「李相,廢棄六國舊爵,應當如何處置?」嬴政面色不變,已經默不作聲的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他與李斯早就相商過了,如今將這件事放在朝堂之上,也只是為了走一個過場。
滅六國舊爵,此舉已經勢在必行!
隨著嬴政話音一落。
原本不贊同的右相也默然的站在了一邊。
他自然是明白那些舊爵就如同國之蛀蟲,吸食著大秦的血液,卻是壯大自己,但是想要將這些附骨之蛆去除,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便是不說其它,在治理六國一方面,還需要這些人出面。
朝堂之上,群臣的議論之聲逐漸大了起來。
人群依舊分為了兩派,不過與方才略有不同,這一次的聲音大多都是贊同廢除六國舊爵的。
秦人自古以來便是民風彪悍,骨子裡,都是看不上這些六國舊爵的。
區區一些敗軍之將,還敢在勝者面前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