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桃園三結義
兩人順著官道走了約莫兩里遠近,遙遙望見路邊好大一片桃林。
如今已是春分時節,桃花開得正旺,遠遠望去一片紅艷,恍若天上雲霞落在了人間。
離得近了,更有陣陣暗香襲來,聞之令人心曠神怡,好一派桃園春光。
在桃林靠近官道邊的地方,還築著有數間精舍,一面酒幡高高在道邊挑起,正是張飛家的酒肆到了。
眼看離著酒肆漸近,精舍中突然有人怒喝一聲:「此酒濁而寡淡,牛肉老而難嚼,爾這是欺某無錢乎?」
隨後便是一聲慘呼,一個酒保模樣的人手舞足蹈地從酒肆內飛了出來,在門口一輛推車上撞了一下,撞得車上青棗灑落一地,隨後滾落在道旁激起一片塵土。
張飛眼尖,飛出來的不是自家酒保又是誰?
他性子本來暴躁易怒,這時眼見自己家的酒保都被人從酒肆里扔了出來,哪裡還忍得住?
當即舌綻春雷般怒喝一聲:「誰人在此放肆?」
語聲出口,震得旁邊的劉備耳中嗡嗡作響,他不由暗暗心驚,這張飛丹田氣如此充沛,可見其氣血旺盛之至,非比常人!
那邊精舍中聽見喊話,走出了一個穿著青袍、頭扎布巾、紅臉長髯的大漢,他一步一步走到官道旁站定,冷冷道:「是某又如何?」
此人個子竟然比張飛還要高了半個頭去,一雙丹鳳眼看起來很是有些煞氣,臉上神情也是倨傲無比。
張飛提著拳頭走上幾步,怒道:「尚無人敢在某家酒肆如此無禮!」
長髯漢子微微冷笑:「這便有人了!」
張飛不怒反笑:「甚好,甚好,你既然不知死活,就莫怪某家不客氣!」
話說完左腳踏上一步,伸出右手就去抓那漢子的肩頭,以他的氣力,若是抓實了再一發力,就是一頭水牛也能扳倒。
他打定了主意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讓他也嘗嘗被人丟到路邊的滋味。
那紅臉的長髯大漢見他出手,冷冷哼了一聲,居然不閃不避,同樣伸出右手對著張飛的肩頭抓落。
兩人雙掌幾乎同時抓落,又同時吐氣開聲,各自微微一晃,都沒能扳倒對方。
張飛和紅臉大漢眼神中各現驚異,以自己的力氣,居然扳不動對方?
雙方反應都是極快,一招未能奏效,幾乎又是同時伸出了左手落住對方另一肩頭,再各自發力一掙,竟然還是平分秋色!
張飛忍不住叫了一聲:「好漢子,好大的力氣!」
那長髯漢子也終於收起了臉上的倨傲之色,贊道:「汝也不差!」
兩人同時收手,張飛仰頭大笑:「今日有幸識得玄德兄,又結識如此一位好漢,當飲!」
隨即對著長髯漢子作了一揖:「正所謂不打不相識,足下不妨與某家和玄德兄同入飲上一觳如何?」
那長髯漢子呵呵一笑,分別對張飛和劉備各施一禮,道:「恭敬不如從命!」
於是張飛在前,帶著劉備和長髯大漢進了酒肆,分賓主在案幾前坐下。
當家的要宴請貴客,酒和菜自然流水般端了上來,張飛雙手端起面前的陶瓷耳杯,笑呵呵地對著劉備和長髯漢子說道:「鄉野之中,酒食粗陋,還請二位見諒,飛先飲為敬!」
隨後仰頭將耳杯中酒一飲而盡,伸手示意二人:「請!」
劉備和長髯漢子將耳杯端起,前者道:「今日有幸結識兩位壯士,備三生有幸!」
後者則說道:「某姓關名羽,字雲長,先前無理,還望海涵!」
張飛哈哈大笑:「原也怪不得雲長,我家這酒保欺生,但凡有外鄉客來到,上的必是摻了水的濁酒與老牛之肉。」
劉備不禁莞爾,端著耳杯又敬了兩人一遭,對著關羽問道:「我觀雲長也非尋常人,卻不知到這涿縣何為?」
關羽幾杯酒下肚,臉色更似紅了幾分,回道:「某本河東解良人氏,字長生。因與本地豪強爭執,那廝竟命奴役持刀殺我。某一怒之下奪刀盡殺之,因此改字雲長,靠著販棗為生,亡命天下五六年也!」
張飛擊案讚歎:「此等骯髒貨殺便殺了,只不知雲長今後有何打算?」
關羽回道:「前幾日在薊縣賣棗,聽聞校尉鄒靖正在涿縣張榜募兵,想著與其亡命天涯,倒不如投軍破賊。大丈夫處身立世,當建一番功業才是!」
張飛大喜道:「我與玄德兄正欲商議投軍之事,不想雲長也有此意,倒也算是所見略同!」
關羽奇道:「既如此,二位卻為何不去揭榜應募?」
劉備微微一笑:「如此去的話,只怕壯志難酬!」
關羽問道:「此話怎講?」
劉備先敬了二人一碗酒,隨後才字斟句酌地解釋道:「雲長試想,你我三人若是就此投軍,與他人何異?」
他此時也已經有了七分酒意,乾脆也就放開了明說:「我本中山靖王之後,乃是景帝閣下之玄孫,先考也嘗舉孝廉為吏,奈何早喪,家道因此沒落。吾也曾師從鄭、盧二公,學的乃是經緯天下之術,若是就此投軍為一小卒,只怕學難所用,枉死無益也!」
關羽聽他說到這裡,急忙離席起身做了一個深揖:「不想兄竟是漢室宗親,羽孟浪了!」
劉備急忙起身扶住了關羽,笑道:「備乃是一介布衣,雲長何來孟浪之說,快快起身。」
張飛哈哈大笑,也從席上站了起來:「某家薄有田產,飛願就此傾盡家財,購得盔甲兵器、招募鄉中俊傑,若能得三五百人從軍,則玄德兄所慮迎刃而解也!」
劉備聞言大喜,酒勁之下興奮道:「翼德如此,備感激涕零,我等三人既情投意合,倒不如就在此地結拜,日後福禍共依、生死不棄!」
張飛鼓掌大笑:「善!庄后桃花正濃,待飛備好青牛白馬和諸般祭禮,明日就在這桃樹之下結拜如何?」
當晚關羽就棲於張飛莊上,劉備則乘夜而歸,將事情與寡居在家的母親一說。
劉母雖然不舍兒子遠離,但她也是個有見地的婦人,兒子要投軍破賊乃是正道,當然沒有阻撓的道理。
何況她當年耗盡家財送子拜師於當世大儒,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重光劉氏門楣嗎?
劉備平時疏財好義,再加上身為漢室後裔,在十里八鄉的名聲也是不小,第二天一早去找到鄉嗇夫將事情一說,頓時就得了支持。
鄉嗇夫親自寫了數十張告示,命人去各家各戶通傳,鄉中凡有願隨劉備投軍的子弟,皆可免當年徭役。
劉備將一應事情處理停當,看看日頭已高,便騎著鄉嗇夫贈與的老駑馬,趕回了涿縣張飛的莊上。
這邊張飛已經命人將結拜所需的牛馬牲畜及一應物件準備妥當,劉備來到時正好日已中天,看看時辰差不多,三人便來到了桃園中早已準備好的香案前。
案上香爐中插著的長香青煙繚繞,風吹過,花瓣紛落如雨,三人神色肅穆地跪倒在花雨下的長案前,按著歲數大小從左至右一字排開。
「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今結為兄弟,勠力同心、救困扶危、報國安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共鑒此心,如有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三個人的聲音不算太整齊,但都念得非常用力,語聲從桃林上空飄飛出去,似乎震得天上的白雲都散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