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5

錦衣衛5

緹騎讀音tíqí,漢語詞語,意思是錦衣衛屬下人員。穿紅色軍服的騎士,泛稱貴官的隨從衛隊。為逮治犯人的禁衛吏役的通稱。

解釋

1、穿紅色軍服的騎士,泛稱貴官的隨從衛隊。

2.為逮治犯人的禁衛吏役的通稱。

漢執金吾下有緹騎二百人。《後漢書·百官志四》:「執金吾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緹騎二百人。「王先謙集解引李祖楙曰:「《說文》:'緹,帛丹黃色。'蓋執金吾騎以此帛為服,故名。「

唐劉禹錫《送李尚書鎮滑州》詩:「黃河一曲當城下,緹騎千重照路傍。「

唐劉憲《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東山有謝安,枉道降鳴鑾。緹騎分初日,霓旌度曉寒。

唐張說《奉和聖制途經華岳應制》:西嶽鎮皇京,中峰入太清。玉鑾重嶺應,緹騎薄雲迎。

明代錦衣衛校尉,清代步軍衙門番役等。

明張溥《五人墓碑記》:「緹騎按劍而前,問:「誰為哀者?「

明代的軍制,繼承發展了唐、宋、元三朝的兵制特點,建立了衛所制。明代的軍籍是世襲的,衛所兵有定籍,兵農合一,屯守兼備,不但保證了兵源,也滿足了軍隊的供給。明代的衛所極其龐大複雜,分為直屬皇帝的親軍京衛和五軍都督府下轄的衛所。其中又有屯墾衛,駐守衛、戍軍衛和護衛。全國的衛軍人數多達二百餘萬,在明中後期都超過了二百六十萬。

親軍26衛

親軍上直二十六衛,分別是:金吾前衛、金吾後衛、羽林左衛、羽林右衛、府軍衛、府軍左衛、府軍右衛、府軍前衛、府軍後衛、虎賁左衛、錦衣衛、旗手衛(以上舊為上十二衛)、金吾右衛、羽林前衛、燕山左衛、燕山右衛、燕山前衛、騰驤左衛、騰驤右衛、武驤左衛、武驤右衛、武功中衛、武功左衛、武功右衛(此三衛為軍匠,隸屬工部管轄)、永清左衛、永清右衛,以上俱不屬五軍都督府管轄。

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所屬衛所既有在京的也有在外各省的。

左軍都督府

在京管轄:留守左衛、鎮南衛、驍騎右衛、龍虎衛、瀋陽左衛、瀋陽右衛六衛。在外下轄浙江都司十六衛、三十八個千戶所;遼東都司二十五衛、十八個千戶所;山東都司十九衛、十六個千戶所、三個儀衛司、三個群牧所。

右軍都督府

右軍都督府在京管轄留守右衛、虎賁右衛、武德衛三衛。在外下轄直隸都司一衛,陝西都司二十八衛、十六個千戶所、三個儀衛司、三個群牧所。陝西十二衛、三個千戶所。四川都司十一衛、十個千戶所,二個儀衛司、一個群牧所。廣西都司十衛、二十三個千戶所、一個儀衛司。雲南都司二十衛、二十個千戶所。貴州都司十七衛、十二個千戶所。

中軍都督府

中軍都督府在京下轄四衛,在外下轄直隸都司二十六衛、十六個千戶所、中都(鳳陽)七衛、一個千戶所。河南都司十二衛、六個千戶所、七個儀衛司、四個群牧所。

前軍都督府

前軍都督府在京下轄三衛。在外下轄直隸一衛,湖廣都司二十七衛、三十三個千戶所、四個儀衛司、三個群牧所。湖廣七衛、九個千戶所、三個儀衛司。福建都司十六衛、二十個千戶所。江西都司四衛、十一個千戶所、三個儀衛司、二個群牧所。廣東都司十五衛、五十一個千戶所。

后軍都督府

后軍都督府在京下轄二十衛。在外知直隸三十四衛、十二個千戶所。河北都司二十三衛、八個千戶所。山西都司九衛、九個千戶所、三個儀衛司、三個群牧所。

另外其他都司一奴兒干都司下轄三百八十四個衛所,實際皆為少數民族的土官衛,同樣在雲南、四川、貴州和甘肅也有為數眾多的土官衛所,但並不屬於明代的正規衛軍。

皇帝親軍共26衛(不隸屬五軍都督府):

錦衣衛、旗手衛、金吾前衛、金吾後衛、羽林左衛、羽林右衛、府軍衛、府軍左衛、府軍右衛、府軍前衛、府軍後衛、虎賁左衛(以上12衛,洪武時設置)。

金吾左衛、金吾右衛、羽林前衛、燕山左衛、燕山右衛、燕山前衛、大興左衛、濟陽衛、濟州衛、通州衛(以上10衛,永樂時設置)。

騰驤左衛、騰驤右衛、武驤左衛、武驤右衛(宣德八年設置)。

--------------------------------------------------------------------

錦衣衛:掌侍衛、儀仗、緝捕、刑獄。

旗手衛:掌旗鼓、守衛。

府軍前衛:統領幼軍(補充兵)。

金吾、羽林等十九衛,掌守衛巡警。

騰驤等四衛,掌隨駕護衛。

唐朝時,都督帶使持節的,稱節度使。中唐以後,朝廷組成新的中央禁軍共十個: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左右神策軍、左右神武軍、左右神威軍(勢力最強,中設護軍中尉,由宦官擔任,為禁軍統帥),各置大將軍、將軍、龍武、神策、神武等為統軍。

宋代正規軍都稱為禁兵,仁宗時達八十多萬人。禁兵由三衙統領,三衙長官分別稱為殿帥、馬帥、步帥,合稱三帥。教練武藝的軍官稱都教頭、教頭,單稱教頭的地位很低。(如林沖)禁兵的調動權在樞密院,由皇帝直接控制。樞密院是軍事行政機關,長官為樞密使。在地方路、府、州,設兵馬總管或兵馬都監(簡稱都監),或提轄兵甲(簡稱提轄)。(如張都監、魯提轄)

元朝成吉思汗時的衛隊叫「怯薛「,-首長稱怯薛長。忽必烈時,成立左、右、中、前、后五衛親軍,作為拱衛京師的常備軍,每衛設都指揮使統領。

明代軍隊實行衛所制。衛是基本的軍事編製,下設千戶所和百戶所。其長官,衛稱指揮使,所稱千戶、百戶,旗下還有總旗、小旗。皇帝的親軍從十二衛增至二十六衛,錦衣衛就是其中之一

明代的軍制,繼承發展了唐、宋、元三朝的兵制特點,建立了衛所制。明代的軍籍是世襲的,衛所兵有定籍,兵農合一,屯守兼備,不但保證了兵源,也滿足了軍隊的供給。明代的衛所極其龐大複雜,分為直屬皇帝的親軍京衛和五軍都督府下轄的衛所。其中又有屯墾衛,駐守衛、戍軍衛和護衛。全國的衛軍人數多達二百餘萬,在明中後期都超過了二百六十萬。

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衛所,共計都司十有七,留守司一,內外衛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戶所六十五。及成祖在位二十餘年,多所增改。其後措置不一,今區別其名於左,以資考鏡。

上十二衛:金吾前衛、金吾後衛、羽林左衛、羽林右衛、府軍衛、府軍左衛、府軍右衛、府軍前衛、府軍後衛、虎賁左衛、錦衣衛、旗手衛。

這些軍隊都是只屬於中央的,拱衛皇帝和皇室的軍隊。也被後人叫做駐京部隊,是軍隊之後福利待遇最好的,不用擔心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訓練強度上,他們都是所有軍隊之中最好的。皇帝也會時不時來軍隊視察,他們也算有一定的戰鬥能力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漠邊城浪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大漠邊城浪子
上一章下一章

錦衣衛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