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矛盾
嚴格的要求背後的是培養一個人良好的習慣,但是這種習慣的養成同樣也伴隨著心理的變化,這種心理的變化往往會給人帶來一種負面的情緒,尤其是孩子。
如何梳理和引導孩子則顯得至關重要。
劉西元對於劉勇學習上的嚴格要求雖然也促使了劉勇學習上的提升,但是對於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來說,他是沒有自主的判斷能力的,因為許多成年人都尚且上不理解,或者是理解也明白,但是別人說的,心理上是抗拒的。
劉勇也是如此,這種心理的不滿已經開始在生活中體現。
劉勇的脾氣開始慢慢的產生變化,尤其是對爸爸劉西元的話,有極大的抵觸心理。
這天放學回家之後,劉西元正在屋旁邊的地里拔地里的草,看見劉勇回來之後,劉西元叫劉勇把放在院壩里的籮筐先放到屋裡放雜物的屋子裡去,劉勇也不答,只聽見一聲霹靂吧啦的聲音,原來是劉勇拿起籮筐使勁的往雜物上扔,連續幾次沒有扔上去,提了一下放在屋裡的其他物品,然後本身擺放整齊的各種東西全部垮了下來,屋子裡弄得一片狼藉,嚇得劉勇叫了一聲。
劉西元聽到后,馬上回來,看到屋裡的一片狼藉,頓時火從心來,撿起地上的一根木棍,開始往劉勇屁股上招呼。
其實在此前,劉勇的平時的表現就已經開始顯現出心理的不滿,叫倒個水,就往院壩里倒,喊關個門,關的門砰砰作響,等等等等。。。
「打死我算了」,劉勇大聲的喊道;
劉西元一下愣住了,滿臉的不可思議,他從來沒覺得孩子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趁著劉西元愣住的時候,劉勇跑了出去。
這種行為已經超出了劉西元的預料,認為劉勇頂多就發發脾氣而已。
心理的極度不平等讓劉勇心態失衡,小夥伴隨時可以出去玩耍的快樂,同學隨時寫作業的隨意,以及零花錢的不對等等一系列與同學小夥伴的差別,終於隨著時間的積累爆發了。
對於這種情況,劉勇沒有任何的經驗,對於一個地道的農民,對於孩子成長中的問題,超出了他的認知。劉西元一心希望孩子能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多讀書才有出路,所以在各個方面對於劉勇的要求都相對的苛刻,這種單純的要求出發點是好的,只是忽略了孩子成環境的因素。
想要在都是放養孩子的農村,給劉勇一條不同的路,對於劉勇來說,他還小,在未體驗過生活的艱辛和社會的殘酷下,他是不會理解父親的這種行為的,心理的失衡讓他認為父親的苛刻是一種壓迫。
今晚對於劉西元來說,可能是失眠的一晚,作為經歷過嚴酷社會的成年人,劉西元非常的明白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他一輩子的辛勞不想再讓下一輩的孩子再經歷這樣的生活,想要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只有讀書才能實現。
對於這對父子來說,很難說誰錯誰對,本身也沒有對錯,但是如何打開孩子的心結估計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可能只有時間才能慢慢的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