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生物:龍
小說情節請勿當真
小說情節請勿當真
小說情節請勿當真
大氣生物當中有各種各樣的形態,我就拿我們最熟悉的龍來記錄,大氣生物中的龍就是我們理想中的中國龍形象。
這裡解釋一下,為什麼要稱呼大氣生物龍為中國龍,主要原因是為了不與西方蜥蜴龍和恐龍混為一談。
他們的身體非常的輕,唯一比較重的是他們那一身又輕又硬的鱗片,大氣生物的皮膚是吸水極強的那種,就相當於用皮膚來喝水也是可以的。
龍的鱗片也有吸水性,但吸水的同時同樣保持了堅硬的強度。
由於大氣,生物通常生活在飛禽走獸到不了的高度,應當地的環境所形成的透明身軀,透明的身軀主要是為了不吸收熱量的原因,又因為光線的透明,身體溫度和周圍空氣溫度其實差不多,如果按照人類的理解來說,大氣生物普遍都是冷血動物。
大氣生物中的主要生存條件就是漂浮在天上的雲,90%多的雲都是有水氣構成,從雲團里一穿而過,就相當於在海裡面遊了一圈一樣。
由於大氣生物普遍比雲飛的還要高,他們想要喝水就要進行下潛,在雲中穿梭而過,而我們的中國龍特別喜歡看他腳下的那些烏雲地帶,一旦有成片的烏雲聚集,凡是有暴風雨形成之處,必有大氣生物「龍」進行熬游。
大氣生物中的中國龍吸收足夠的水分時,能夠令皮膚染上色彩,就好比海里的磷蝦一樣,在水中是透明的,煮熟之後是不透明的。
由於大氣生物中的龍,種群還是比較大的,但在個別身體上的差異還是有一點點的不同。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各種顏色的鱗片,有通體黑色的鱗片,有通體白色的鱗片,也有通體青色的鱗片還有一些其他的顏色。
當然這些都是吸到足夠水分之後我們所能看到的顏色。如果將身體中的水分釋放到一定程度,他們依然是那通體透明的身軀。
大氣生物除了龍也有各種各樣的形體,但他們不外乎基本都具備了輕盈而堅硬的外衣,如同中國龍的鱗片一樣,超輕盈而又超堅硬的那種。
就拿我們熟知的中國龍來說,他們的身軀輕盈,到只需要身體擺動,便可以去想去的地方。大氣生物在空氣中流動的速度就跟海里的魚差不多。
即便他們身體多麼的透明,身體中依然會保留一定程度的淡水,沒有這些水過不了多久就會死亡的,所以不用擔心他們飛出大氣層。
而他們如果要下潛的話,即便在大氣層中沒有水分的情況下,他們依然能夠通過擺動身體接近下方很遠處的雲層,雲層中吸收到足夠生存的水分。
如果還想要繼續下沉到大海,繼續加大水量的吸收,直至身體內部水分佔比90%左右,就可以像一盆水往下潑一樣直達海面,順勢進入海中暢遊。
但就算他們的鱗片在堅硬也比不過海中的巨齒型魚類,且由於海水的密度和壓強,即便是大氣生物當中較強的中國龍也堅持不了多久,很快便浮出水面。
將身體里的水分集中於腸道進行蠕動吐出,身體內部大量水分的吐出,這可能就是人們記錄當中的龍吐息吧,這並不會導致鱗片迅速變成透明。
而是,鱗片的顏色,身體的顯形會持續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從深色成淡色直至透明,在顏色變換的過程中逐步向天空至高處游去。
大氣生物中國龍下海的原因其實跟海中的飛魚差不多的概念,
魚類雖然生活在海水當中,但同樣離不開氧氣,所以很多魚都喜歡躍出水面,吸一口飽滿的空氣再回到海中。所以魚並不缺少水分,他們想要的不過是一口新鮮的空氣。
而大氣生物則跟深海魚類相反,他們並不缺少空氣,他們只是想要喝一口新鮮的水分,雲的水分太過於分散,他們想要試一試最下層的液態水,也就是海洋,經過嘛,就是我上面說的那樣。
魚在空氣中持續的時間最久的應該是飛魚,中國龍和其他大氣生物其實跟飛魚差不多,只能在海洋中呆一小段時間便要離開。
在中國龍吸收足夠的水分時,如果下方是大陸,他們會好奇的游到地面上站立,就像是人類想要體驗沒有體驗過的飛行一樣充滿了好奇。
也因此人們看到的中國龍其實都是有形有色的,身體水分越充足越實體化,這也讓我們祖先能夠有形有色的將他們描寫出來。
龍的戰力其實就是水的充實,那麼龐大的大氣生物,如果體內充滿了水,一爪子的水量足以壓死幾個成年人了。所以中國龍的戰力其實比現在的陸地生物相對來說還要強的很多。
當然,這只是在陸地上很厲害,如果是在空中的話,水分如果太多,他也飛不起來的,所以在空中他敵不過鳥類。
如果算比例的話,差不多跟鷹的比例是2:8,就是龍可以用身體和吸水的方式來扣殺鷹。
但由於鷹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再加上水分並不充足的身軀,它的鱗片勉強能抵擋鷹的利爪。
其最主要抵擋的方式還是因為龍的身軀龐大,鱗片的光滑,讓鷹的爪子抓不住。又因為是半透明狀態,讓鷹表示費解,便離開了。
另一個原因是在被威脅的同時,吸水的鱗片越來越有色澤,顯示出了他那龐大的身軀,將鷹給嚇走了。
以上就是龍能夠逃脫鷹的那兩種僥倖,其中八種死法都是鷹的速度過快,意外的突破了鱗片能夠抵擋衝擊的極限,而意外死亡的。
大氣生物遊動的速度肯定沒有飛禽走獸快,所以大部分的大氣生物為了躲避飛禽走獸,通常都是游到非常高的地方,讓那些鳥獸夠不著。
大氣生物基本上不需要食物,他們的食物主要就是水,但也有一些觸犯領地而產生廝殺的,或者是在爭奪雲團時遇到了同類搶奪水資源的情況下,也可能會發生廝殺。
大氣中的生物有了死亡,獲勝者基本都會咬兩口撕開對方的屍體,但由於對只消化水的他們來說,同類的屍體只是咬兩口解解氣而已。
死亡后的大氣生物,對水分的吸收無法控制,他們的身體在空氣中慢慢的吸收一點點的水分。
重量到了一定程度會緩慢的飄落在海洋上或者是森林裡,由於身體結構的特殊,落地的當天晚上就被土地或海洋中的微生物分解了。
由於飄落到地上的水分程度不足以讓皮膚顯出顏色,所以大多數是半透明狀態,很少發現是很正常的。
上面這一點死法我說的可能不太理想,空氣中也有很多微生物的存在,他們可能在飄落的同時已經被空氣中的微生物分解掉了。
所以沒有落地,屍體就可能已經不存在了,可能會有一些堅硬的鱗片呀,或者是精薄的骨片呀什麼的,有可能會掉在地上,然後被地上的微生物分解掉。
死亡后屍體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月,從大氣層中或者是雲中飄落著,同時也已經在開始分解了,飄落的速度真的很慢,可能比櫻花掉落的速度還要慢一些吧。
——————
以上是形容中國龍的一些概念想法,以下是一種概念的捕捉方式。
——————
古代不是有養龍的官嘛,我就按照古代養龍官的身份來寫。
在某一天早晨,大堂之上,皇帝公布了一則竹簡文書,說某一地有天龍降世,名手下文武官將龍帶來讓皇帝看一看。
接著文官武官便舉行龐大的陣容向這某一地行進,來到了這四處環山之地,山頂有一湖泊,從周圍的環境來看,雲霧飄渺,濕氣很重。
很適合大氣生物龍的環境,詢問了一下當地官員的說法,了解到他們如何抓到這隻龍的過程,大抵就是雨後雲霧飄渺間的一個清晨,天上降下一條龍。
可能是出於好奇,龍降到了胡泊旁,在龍降落的過程中,被附近耕地的村民們看到了,急忙叫來了當地的父母官,當地的父母官見到此生物既害怕又興奮。
怕此龍跑了,急忙叫手下拿來繩子,迅速圍了上去,用拋繩的方式,將龍蓋在繩下,由於龍吸了足夠的水分,現在無法飛行,但卻因為水的充實,讓他有足夠的力氣向周圍人群發動攻擊。
一時間死傷一片,不久后,因為繩子數量過多,將龍的身體縛緊,導致龍無法動彈,龍將身體內的水量吐出,想游回到天空,龐大的水量又一次將人們打的錯不及防。
龍在沒有水的充實下,更加無法擺脫繩子了,又因為大量人群拉著繩子,他無法進行漂浮,又因為沒有水的充實他對周圍造不了多大傷害了。
直到力竭,趴在地上不動時,唯有呼吸不斷,這時官員們才將這裡的情況上報朝廷。
龍被束縛之後的一個月,已經被當地人神話了,因為沒有什麼生物,一個月不吃不喝還如此精神的。
在這一個月當中也熟知了龍的一些習性,見他不吃不喝,依然如此精神,覺得這也太好養了吧,接著跟五官文官一商量,並組織了專門用來養龍的一群人。
可能是這裡的環境太適合大氣生物了,水氣非常的充足,又有群山之上的湖泊,接下來的兩三個月又捕捉到好幾頭龍。
由於水汽充足,龍也是為了提防人們所以一直在不斷的吸收周圍的水汽,維持充實的身體特徵,這就造成了一個龍無法離開的局面。
龍想要力量就不能飛行,龍想要飛行就不能有力量,由於怕死是每個生物的本能,所以他們就一直維持著力量的狀態。
偶爾會將身體里的水分向人群吐出,嘗試著飛行,但四隻爪子已經被繩子牢牢固定在地面上,在嘗試到無法飛離之後,立刻向旁邊的湖泊扎了下去,將身體里的水分重新充實起來。
由於龍身體的龐大,在沒有水的情況下,身體的輕盈是可以帶起兩個人飛行的。
於是便有了訓龍的人,他們利用繩子將龍頭強行壓下,讓一個人上龍頭,在抓穩之後,便鬆開龍頭的繩子。
位於龍頭上的人試圖通過龍頭上的各個地方想要馴服,但龍的表面基本上全是鱗片,唯有龍頭部分的一些觸鬚,能夠讓龍有反應。
但龍怎麼可能這麼任人擺布呢?,在瘋狂的扭動下,依舊是死傷無數。
就這麼訓龍的過程中持續了幾年,他們也摸清了龍的習性,龍因為只需要喝水就可以了,所以它們沒有太多的吃人的想法,又見它不用吃喝,所以人們覺得他是神聖的。
馴龍的計劃,也早就已經放棄了,現在不過是束縛著龍在這湖泊旁散養的。由於長時間的接觸,龍也習慣了人,也習慣了充實狀態下的龍軀。
這就像是動物園裡面養蛇一樣,跟一條大蟒蛇見了久了之後,蛇也就不把人當回事了,在人的眼中看起來變得溫順了。
在龍趴在地上休息時,陪伴最久的人近距離摸龍頭,也不會讓龍有太大的反應,隨後便嘗試著爬到龍頭上面,也沒有太劇烈的反應,這條龍對人們來說已經很溫順了。
因為不溫順的龍已經被這些人通過鐵鏈的方式扔到了地下河,由於洞口的狹窄,龍無法轉身,只能向著地下河一直游到最深處,洞口處的鐵鏈也是龍在遊動的時候一節一節的打上去的,打出來多長的鐵鏈,人們自己也不知道。
又經歷了幾年,現在養龍的人已經和龍混得很熟了,甚至能做到一些特別動作,比如一個人坐在龍頭後面時,龍頭會向上仰,兩邊的觸鬚,會向兩邊垂下,坐在龍頭的人左右牽起龍鬚,輕輕握著,那邊龍鬚輕輕一握,龍頭便向哪邊轉。
剩下的龍已經是對人類不排斥了,且能夠配合人時,便通知了皇帝,皇帝在這些年當中也來看過兩次,熟知龍的一切信息以及習性。
騎在龍頭時不心摔了下來,皇帝倒沒什麼事,而皇帝手下的人卻直接將那頭龍給處死了,經過這件事,皇帝也沒了興緻,稍微安排了一下,便回去了。
又過了幾年皇帝去世后,養龍的這裡也很少有人在關注了,畢竟前前後後十多年的時間也已經對龍沒有了新鮮感。
由於皇帝因為騎龍而摔過,有關這裡的一切都被下了封口令,養龍的這裡也變得非常的清靜,最後一條龍也在幾年後去世了。
之後的時間裡,每到雨季的時候,也能看到雲層中翻滾的新的龍,養龍的人們對那些也沒什麼興趣了,因為熟悉的龍已經去世了,多少帶一些對龍的感情,於是這裡的山除了養龍的人,其他地方都相傳甚少。
天上的龍偶爾到湖泊旁停留,也不會被人們所打擾,養龍的人也在這裡與世長眠了。
小說情節請勿當真
小說情節請勿當真
小說情節請勿當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