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難道我其實挺喜歡這傢伙的?
第885章難道我其實挺喜歡這傢伙的?
陳耀的身影遠去了,六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露出了放鬆的神情。
「還以為要被斥責了。」
「我也是,還以為又要被留下來幹什麼事情了,今天我可太累了,太想回去睡一覺了。」
「我也是,張雲,都怪你,伱那個問題,我被罵了三次才問出來一個結果。」
「多謝多謝,等休沐日,我一定請你吃飯……不對,大家一起請,又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知道了。」
「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要不是你問了,我們會知道嗎?人家會被罵嗎?」
「對啊,就是,要請客肯定是你請。」
「你們這幫不講義氣的,就知道吃!我……我看看我還有多少錢……」
「才發的俸祿!沒過去多久!你小子肯定有錢!」
「看看他的口袋!」
幾人打打鬧鬧,說說笑笑,離開了內閣,離開了皇城,回到了他們的出租屋。
忙碌的一天就那麼過去了,而明天等待著他們的,是同樣的征途。
他們不會停下,也沒有停下來的想法。
第二天,他們還是精力十足的投入了生活和學習之中,只不過遭遇訓斥和指責這種事情在他們看來,已經不再是折磨,而是一種修行。
以諸葛亮為首,他的這個小分隊正在用極快的速度學習著內閣的生存技巧,正在用更快的速度學習著為官者的生存之道。
當然,好的學到了不少,不怎麼好的也學到了不少。
什麼甩鍋,什麼替罪羊,什麼拖延大法什麼障眼法之類的,這些官員往往都會掌握的本領,他們也都知道了。
按照諸葛亮的說法,這些本領本身不算什麼壞東西,關鍵看什麼人怎麼使用,如果能用在正確的事情上,這些本領就是好本領如果用來害人,自然是壞事。
他們學習這些東西,不是為了害人,而是學到之後,讓自己能夠戒備這樣的事情出現,讓自己不會成為那個被迫害的人,僅此而已。
但如果用這樣的方式去坑害同僚、做出讓國家利益受損的事情,是絕對不會被接受的,諸葛亮作為這個小分隊的領頭人,也絕對不會允許自己身邊出現這樣無恥的人,如果有,那麼大家將不再是朋友。
諸葛亮從來不覺得自己會成為一個坑害他人的惡人,但是不管怎麼說,防人之心不可無,當年諸葛瑾的一些遭遇也讓諸葛亮提前知曉了官場上的險惡,以及一些飛來橫禍。
雖然說做了官之後生活可以得到保障,但是其他的的事情,還真不一定就是好事。
所以該學的,諸葛亮也在學習,比如工部之前和戶部、軍部周旋的時候,工部尚書閻溫所使用的那些話術、那些鑽空子的本領,諸葛亮就學了不少,記住了不少,覺得這些事情都是他要戒備的。
如果他以後可以成為部堂級別的高官,那麼他或許就能夠避免一些不太好的事情發生。
越是到了這個時刻,諸葛亮就越是感覺自己能夠進入內閣觀政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
很多事情或許只有在內閣才能接觸到,才能親身體會到,才能明白朝廷是怎麼處理那麼多事情的,朝廷里的官員們又是如何應對那麼多政務的。
遇到自己能解決的,該怎麼解決,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但是必須要解決的,又該如何甩鍋、找替罪羊,或者矇騙他人,或者發動人際關係爭取更多的時間。
而每到這個時候,作為高高在上的皇帝,劉備本人對這些事情往往也不會完全知道,就算知道,也不會輕易問罪,而是會對這些事情持一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最開始諸葛亮不是很了解劉備為什麼要容忍這些耍小動作的人繼續耍小動作,後面他趁著陳耀休息的時候問了一嘴,陳耀幫他解決了這個疑惑。
「哪有人能夠天天繃緊了神經全心全意處理全部需要處理的事情?是人都會累,都會有鬆懈的時候,都會有想要偷懶的時候,因此陛下也不會太注重這些事情。
但是有一點,日常政務可以稍微偷偷懶,拖延一下,有緊急事務的時候,比如緊急軍情,那就完全沒有這樣做的餘地了,必須要立刻執行,拖一炷香都別想,小心官帽子不穩。
每到這種事情的時候,陛下會給出一些要求,比如要求這些事情不得拖延,立刻辦成,那就辦成,其他事情不那麼重要的,延後一些,上官也不會緊逼著你。」
諸葛亮對此感到有些不滿。
「話雖如此,但是對於朝廷來說無關緊要的事情,對於當事人可能就非常緊迫了,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處理,不會產生怨言嗎?」
「那也沒辦法。」
陳耀搖頭道:「孔明,你要知道,人是會累的,朝廷官員的數量也不是無限的,總有一些事情無法很好的辦成,總有一些事情需要延後辦理,就算是陛下,也不能把刀子架在官員脖子上強迫他們不眠不休的處理事情。
所以說這就是一種無可奈何的事情,世上總有很多無可奈何的事情,你一個人精力十足,別人也會累,別人精力十足的時候,你也會累,所以,世上沒有那麼多兩全其美的事情,陛下就常說,兩害相權取其輕,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本領。」
「兩害相權取其輕……」
諸葛亮低著頭沉默了一會兒,沒說話。
他覺得這不太好,如果能做到,為什麼不去做到?無非是累一點,困一點,但是能夠解決掉的或許是能夠救下別人性命的事情。
既然如此,身為官員,難道不是責無旁貸嗎?
陳耀緩緩搖搖頭,覺得理想主義者有些時候也有點不好,會鑽入牛角尖,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往往也會要求其他人做到。
但是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所以哪怕當今陛下如此強勢,卻也會容許一定程度上的偷懶、開小差。
工部之前有所懈怠,此前甚至還傳出了學部鄭部堂和閻部堂不和的事情,很多人都說鄭部堂是天子親近之人,閻部堂得罪了他,恐怕要倒霉,但是之後閻溫的位置也沒有被動搖。
天子懲戒一個人,是需要明確的理由和法度的。
尤其是當今天子前所未有的強調法度的重要性,處理人往往會拿出相對應的法律條文來服眾,於是很多官員就學會了,從法律條文當中選擇自己偷懶的正當性。
堵住所有偷懶和開小差的途徑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怎麼健康的,看到諸葛亮有這樣的想法,陳耀就及時的勸誡了諸葛亮。
勸過之後,陳耀才意識到自己好像對諸葛亮多了很多奇怪的期待,對他的成長也有了一些之前不存在的想法,甚至於有點想要做他的官場引路人的樣子。
這種事情他完全可以不說,但是現在卻說了出來……
這算什麼呢?
難道我其實挺喜歡這傢伙的?
陳耀搞不清楚。
但是他很快想通了。
諸葛亮受到的重視,註定了他將來只要別犯原則性的錯誤,就一定不會翻車,那麼和他打好關係也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劉備把諸葛亮安排給自己,何嘗不是有著這方面的想法呢?
諸葛亮以後飛黃騰達了,有今日的關係,陳耀覺得對自己也不會是一件壞事,要是這傢伙以後真的能走到一個讓人難以想象的高度上,自己作為他的官場引路人,也是面上有光,不是嗎?
這樣一想,陳耀也就不糾結了,後面他對待諸葛亮的態度就溫和了不少。
主要諸葛亮也越發的熟練,基本上沒有再犯什麼錯誤,甚至於當陳耀發現諸葛亮有一些處理政務的意見的時候,他還會把一些政務試探著交給諸葛亮來處理。
諸葛亮處理之後,陳耀再看他的處理方式,驚訝地發現三件事情里有兩件都是可以直接交給各部門拿去參詳的,他根本不需要補充什麼或者修改什麼。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耀就沒有再讓諸葛亮去跑腿了,而是把更多的事情交給諸葛亮做,自己給他把關,合格的就直接送走,有問題的就提出來,讓諸葛亮知道,並且接受諸葛亮就這些事情對自己的質疑。
他會給出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經驗之談,諸葛亮聽著,如果認可,那就修改,如果不認可,也會給出自己的看法,除非陳耀能夠徹底說服他。
一開始這是個輕鬆的工作,等三個月的最後半個月里,陳耀發現說服諸葛亮漸漸變得很有些難度,甚至於某些時候,他會反過來被諸葛亮說服。
有一次他和諸葛亮就一件事情展開議論的時候,陳群經過,感到有趣,就站著聽了一會兒,等最後陳耀想要堅持自己的看法的時候,陳群居然出言支持了諸葛亮,覺得諸葛亮的意見才是對的。
陳耀頓時無語。
難道說諸葛亮才花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從一介官場菜鳥成長到了可以適應內閣高強度工作的地步了?
更讓他無語的是,不單單是諸葛亮,跟在他身後的李維、張雲等五人,也開始上手政務處理了,也能夠為他分擔工作了,他交給五人處理的事情沒有諸葛亮那麼多,但是這五人交給他的答覆的合格率,超過了八成。
陳耀後面詢問了一下諸葛亮,得知六人下班回去之後,也會交流今日處理的事情,互相之間把困惑拿出來交流,互通有無,激烈爭論,成長的速度非常之快。
如果說諸葛亮是妖孽級別的快速,那麼其餘五人多少也能算是五頭牲口。
在諸葛亮的帶動和影響之下,這五人原本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前途,居然也開始出現改觀了,至少在陳耀看起來是這樣的。
觀政期的最後七天,內閣里的官員們都開始羨慕陳耀有諸葛亮等六人那麼好的幫手。
這六個人成長的太快了,陳耀這邊的事情基本上已經可以被六人包圓了,意見被採納的概率超過九成,陳耀的工作強度大大下降,甚至有空喝茶了。
因為陳耀的瀟洒,陳群都看不過去了,觀政期倒數第五天的時候,諸葛亮被陳群喊到了身邊,陳群拿出一些等級比較高的事務給諸葛亮看,讓諸葛亮給出處理意見,正大光明的把諸葛亮從陳耀身邊奪走,變成了自己的臨時大秘。
然後諸葛亮經過半天的不適應之後,快速的適應了起來,在陳群給出了一些指導之後,諸葛亮以令他感到驚異的速度成長起來,很快就能給陳群提出一些很不錯的看法,還能聯繫到各部門之間當下的人際狀態,給出一些人際上的建議。
比如學部和工部之間僵硬的狀態,還有戶部和工部之間相當敵視的狀態之類的。
總而言之諸葛亮通過這三個月的學習和成長,已經可以說是一個合格的內閣新手了,甚至於已經開始向新手到老手之間的狀態過渡了。
陳群交給諸葛亮的事情最開始往往不能直接採納,陳群會相對應做出一些修改,然後再遞給劉備,當作內閣的參考意見,但是觀政期倒數第二天的時候,陳群發現自己需要修改的部分已經比之前大量減少了。
觀政期最後一天,陳群拿了十件事情讓諸葛亮處理,全都是益州物資轉運的事情,牽扯到工部、戶部和軍部還有好幾個地方官府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路線安排、民夫安排都挺困難,錢怎麼安排,糧食怎麼撥付,誰來負責一線管理,出了問題怎麼辦,備用方案等等等等,幾個部門來來回回交換意見,吵得挺厲害。
劉備讓陳群整理出一個頭緒,陳群覺得頭疼,就把這個事情交給了諸葛亮,看看諸葛亮有什麼看法。
諸葛亮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把十件事情聯繫到了一起,然後抽絲剝繭,把事情理順了,在下午剛開始工作沒多久的時候,就把自己的處理意見遞交給了陳群。
陳群接過了諸葛亮的處理意見,看了起來。
看了一會兒,他皺起眉頭,坐直了身子,仔細的看了起來。
再看了一會兒,他更加仔細的揣摩起了這裡頭的一些建議和看法,再往後,他完全是用驚異的態度在對待諸葛亮給出的看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