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土地情緣
前年,有人想承包我們的地種大蒜,父親拿不定主意,吃不下睡不著。
人家要包的是一大片地,十幾家連在一起的。我家那塊最大,有三四畝,別的大多是一兩畝。同意承包的佔大多數,猶豫不決的只有兩三家。這十幾畝必須整體承包,除了管理上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如果中間有一塊地種別的作物,打了除草劑,緊挨著的大蒜長勢就會受影響。
父親真心不想包出去。因為家裡只有這一塊地,包出去,就徹底沒地可種了。春耕夏播,秋收冬藏,假如從此都和他沒關係了,想想都覺得凄涼。當然,也算經濟帳。一畝地每年承包費一千元,河水錢和集資費還得自己出。原來一年種兩茬,冬小麥和夏玉米,現在不種小麥了,小麥補貼當然也不能領了,又損失四五百塊。還有,喝粥,餵雞,都得花錢買玉米。裡外一算,當然是自己種地划算。
既然如此,為什麼人還想包出去呢?想包出去的都是年輕人或中年人。沒有土地的牽絆,就可以安心打工。打工當然比種地更划算。只有父親這樣的,打工沒人要了,也真的打不動了,才會加倍的珍惜土地。那是他們的希望和寄託。心情不好了,和母親吵架了,地里轉一圈就忘了;莊稼出苗了,撥節了,抽穗了,就像孩子成長一樣喜人;小麥進囤了,眼看著囤滿了,金黃的玉米裝進蛇皮袋,摞起來是一道玉米牆,讓人甜蜜又踏實。
不少人上門遊說:「包給人家,跟自己種也差不多少錢,多省心。你們老了,兒女也孝順,不會享享清福嗎?再說,包給人家又不是送給人家,三五年之後不就又回來了,還可以繼續種啊。」父親雖然極不情願,但是,執意不肯倒像是故意為難別人。父親一向與人為善,抹不下這個面子。
我給父親分析:「如果你一直不間斷的種地,也許還可以種好幾年;但是,一旦包給別人,哪怕只包兩年,再要回來你也種不動了。所以,這次包地,就相當於和你的地永別了。別管別人怎麼說,誰的土地誰做主。你就堅持自己的心愿就好了。」
我的話大概給父親吃下定心丸,他終於決定,不管別人怎麼說,堅決不租。他說:「先自己種幾年,種不動了也可以僱人再種幾年,反正現在播種收割都機械化了,操操心就行。到實在動不了,再說。」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女兒不孝,為什麼不趁機讓老人擺脫沉重的體力勞動呢?雖然耕種和收割都已機械化,地里還是有很多體力活,間苗、除草、打葯、施肥、澆水,等等。最累的是澆水,每澆一次父親都要歇好幾天才能緩過來。年輕人都未必吃得了這個苦。
其實是我太了解父親了。他在土地上摸爬滾打了一輩子,最怕的就是不能幹活了。饅頭蒸不動了,工也打不動了,羊也喂不動了,再不種點兒地,那不是混吃等死嗎?活著還有啥勁兒?所以,我知道,留下土地,就是留下生活的動力。
後來有一天,父親去地里看麥苗,看苗出齊了沒,要不要補苗。鄰居嬸子打趣他:「有自己的地就是好吧,想看了跑自己地里看。沒有地,你總不能跑別人地里看去吧?」父親笑著,默認了。
父親七十齣頭了,還算硬朗,但也經常這疼那疼,都是年輕時出大力落下的毛病。這兩年風調雨順,收成不錯。尤其今年,小麥的收成破了紀錄,種麥幾十年沒有過這麼高的產量。麥子換成鈔票,父親喜的合不攏嘴,也不提那些苦啦累啦。他一定要種到種不動為止。我希望是很多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