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聽話
圍棋棋理說,走棋要走在筋上。
哲學家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道家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聖經說:「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你們若奉我的名求什麼,我必成就。」(約14:13-14)
科學家說:「永遠保持一顆好奇心。」
假如某一個人,生來不是愚鈍就是叛逆,誰的話都不聽,任意行事,其行必不遠。他的人生只會像「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一樣,時常處於危險境地。
「所信者,聽也,而聽尤不可信。」這句話出自電視劇《潛伏》中吳站長之口,我查閱這句話的出處,一時竟然沒有找到。不過這句話有些道理,借來在此一用。
聽話,是長輩經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人長大了,父母不在了,大人們該聽誰的話呢?
閱讀全世界的歷史書籍,我們發現,大人們也得聽話,不聽不行。
古希臘部落民眾得聽城邦首領的話;古羅馬共和國時期的公民得聽執政官的話;古代英國農民得聽封建領主的話;十字軍東徵得聽教皇的話;工業革命得聽科學家的話;大航海時代得聽指南針的話;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士兵,最終得聽勝利者的話……。不聽話的人是難以生存的。
聽話了,只聽了好聽的未必是好事,不聽話,沒有聽阿諛逢迎的話,未必是壞事。
古時候,朝廷教育人民要讀聖賢書,聽皇帝的話。其實,這些話只說出了一半,聽者也只聽了一半。那麼,另一半話是什麼,被誰聽去了呢?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訴我們,事物存在對立的兩個方面構成矛盾。聖賢書教人學好,行善,那另一半沒有寫出來的是什麼,被誰學去了?
唐朝有一個詩人描寫秦朝天下大亂的原因時,提到劉邦和項羽,他說: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秦始皇把書全燒了也沒用,推翻秦始皇天下的人原來不是讀書人。歷代史官著書立說時,沒有寫出來的那部分文字,原來叫做「無字句處」。聰明人早早領悟出一層道理,讀書不僅要讀聖賢書,還要讀沒有字的書,——「從無字句處讀書」。使用「春秋筆法」寫出來的文字,不可不信,卻不可全信。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武則天的墓碑沒有文字。她說,功過留給後人評說。她早已經悟透人性,即便在權勢熏天之時,將墓志銘寫得天花亂墜也消除不掉世人的誹謗。與其撰寫評語左右為難,不如不說。既不去為難史官為我歌功頌德,也不阻攔世人議論功過。當有一天,世人真正了解到女皇的功績,自然會給出正確評價。——這大概是武則天的決策邏輯。
近些年,許家印先生在賺到大錢的時候,慷慨捐助給家鄉數十億元人民幣搞建設。有鄉親感動所致,為許先生在村口立了一塊石碑,碑文中有四個字,「流芳百世」。待許先生的恆大公司因債務達兩萬億人民幣爆雷,這塊碑上的四個字很快被鄉親們塗抹掉了。我有些好奇,當初,許先生怎麼就同意了立碑,還刻了字呢!看來,蓋棺定論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古人認為,若聖人出,必蓋棺才能定論。
這些恭維的話,不聽又能怎樣,不說又能怎樣?可是,偏偏有人迫不及待地要說,又有人偏偏喜好這一口。立一塊無字碑要有見識,還要有底氣才行。
明明國家早已經明確指出了要聽誰的話,可是就是有人不信。
傾聽老百姓的疾苦,傾聽人民的心愿和嚮往,——這不是很明確的嗎!
問題出在,有些人真沒拿自己當百姓,而是將自己置於百姓之上,一旦得意忘形,就會以為自己是創造了一個時代。
其實,世間提到評價這檔子事,都說人不跌一跤,便不會真明白,老百姓說出來的那部分話要聽,老百姓沒說出來的那部分話,也要認真去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