洶湧而至的夜
刷了刷朋友圈和短視頻,被迫接收了很多無用的信息。現在人們拿起手機感覺握著全世界,全球資訊一覽無遺,五花八門,熱鬧非凡。然後不停地刷,不停地看,等不及消化這條,已經來到了下一條。身體和精神已經疲憊,卻仍然捨不得放下指尖刷屏帶來的短暫性麻醉,直至精疲力竭。而一旦放下,指尖下的空虛感和不安感源源不斷地冒了出來。
安老師為隨欣制定的方案中的一項日常計劃中,就規定了這種填充性的活動要低於整體活動的百分之十,並逐步銳減,同時逐步以其他的更有益的活動來替代。隨欣一開始是極其不習慣的,事實上很長一段時間內她根本是做不到的。跟大多數人一樣,她的行動力跟不上,所以安老師會在她執行計劃的初期,經常性的發信息提示她。
自從隨欣幾年前患病以來惰性就越來越強了,沒有了以前的朝氣和積極性。因為她覺得什麼都不做,就會避免很多危險和恐懼還有麻煩,她很多時候選擇迴避和逃跑。在惰性中她會覺得「舒適」,不敢踏出去,各方面有著退化的趨勢。潛意識裡如果自己成為了小孩子,就不用承擔責任和風險了,把自己的力量一點一點的交給別人,不斷的做著各種安全確認、反覆求證,讓別人替自己復盤和承擔風險。
殊不知就在她一點一點把自己的力量交出去的時候,對方已逐漸對她喪失耐心。因為隨欣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對方是否有能力或者有意願去代替她行走。當對方不但背負著自己應該背負的那一部分前行,而且還要再背上隨欣的幾乎全部的重量時,也許開始一段路的時候,丈夫真的試過要幫她的,可隨著體力、精力的透支,加之他本人性格上的缺陷,以及不懂心理疾病的原理,兩人一直以來又沒有形成良好的溝通方式,丈夫的心理已經悄然發生著改變,並逐漸感覺不平衡起來。
丈夫從不解、不滿、失望、憤怒、爭執到破口大罵,最後到厭惡嫌棄,層層遞進,體面盡失。而隨欣經歷了逃避、焦慮、恐懼、抗拒、評判、強迫,進而再次迴避,痛苦、委屈、怨恨、絕望之後,徹底封閉了自己的外感官,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頭腦中,一次一次頭破血流、惡性循環。
那時的隨欣還沒有遇到安老師,不懂什麼是覺察,所以她根本就不清楚自己到底這是怎麼了?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前開朗的自己去哪裡了?為什麼會想不通這些事情呢?為什麼自己突然就畫地為牢了呢?
只有每天睜開眼就映入腦海的焦慮和恐懼,以及想找丈夫幫助她確認的念頭,那時的她把全部希望都放在丈夫身上,她覺得他是唯一可以幫助自己的人。畢竟這些確認對於丈夫來說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她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的事情,他是輕而易舉就可以幫她回憶幫她復盤的。那時候只要丈夫說出別怕、放心,幫她確認一下,寬慰一下,她就會覺得安心。如果那個時候真的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和接納,也許隨欣不會到萬劫不復的境地。
可是正常人是不會這樣不停的去找別人確認的,丈夫從一開始的不情願的回復,到後來明顯敷衍的回答,再後來只要隨欣一開口,他就故意說著反話,偏說著讓隨欣恐懼害怕的話,報復為他帶來了平衡。
是的,隨欣每天都在崩潰的邊緣,丈夫不但不再幫她,還破壞著她的強迫儀式,摧毀著她的安全建築,而他不知道,這對隨欣,是毀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