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清剿太平衝突起 慈母回到都尉府
公元184年春。
剛剛跨過新年,太史庄到現在已經收容了超過三萬多遊民。
按照太史慈的安排,已經在附近十幾個村落分配了房子、田地安其心;抽調其中青壯五千組成了鄉勇,在黃忠等人的帶領下集中訓練,斷其膽;准其子入太史族學,養其望!
距離黃巾起義已經只剩數月工夫,九州大地依舊災禍連年,人禍更甚!貪官污吏橫行,這讓黃縣的祥和穩定顯得格外的突兀,也大大吸引了流民和太平教徒的目光。
「都尉大人,屬下已經按照吩咐,監控了所有太平教徒,下一步如何行事,請都尉示下!」蔣平一身盔甲,腰懸三尺劍,目光炯炯有神,拱手望著太史慈,請命道。
太史慈背對著蔣平,雙眼一直放在懸挂在帥案之後的地圖,上面星星點點,插著十幾個小旗,良久才說道:「傳本都尉命令,封鎖四城,全力圍剿太平教徒,將這群禍國殃民之徒,全部絞殺乾淨!」
「諾!」帥賬內,數十員將校齊聲答應一聲,手按腰間三尺劍,轉身離開帥賬。
沒有一會工夫,收到指令的四大城門,同時關閉了城門,禁止任何人出入。
城中大營大門打開,數百名全副武裝的縣兵,衝出了大營,按照既定計劃,開始挨家挨戶地抓人!
弒殺聲響起,伴隨著一聲聲慘叫。
此刻的太史慈站在的還是士大夫一邊,共同維護他們的利益。一切有可能破壞他們權益的不安定分子,都將被無情絞殺!
坐在帥賬門口,太史慈一邊品著茶,一邊等待圍剿結束,待城中喊殺聲消失之後,太史慈這才對周倉說道:「元福,汝帶一隊親兵,給吾督促縣兵回營,不得驚擾無辜,違令則,格殺勿論!」
「是,主公!」周倉答應了一聲,快走兩步,上了親兵牽過來的戰馬,點了四十名親兵出營。
茶罷,兵戈休!
黃縣到處都是清掃街道的兵士,路上的行人,也因為這樣一場兵戈,弄得人心惶惶,步履匆匆!
太史慈的奏摺已經同時發往了北海跟洛陽,至於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他也不清楚,更不再關心!
盡人事、聽天命,但求無愧於心!
說實話,他也期待著大漢萬年,但是,現如今的情況,可不是他想就能夠改變的!
「都尉大人,縣尊有請!」一衙役來到軍營,拱手朝太史慈一禮,說道。
太史慈站起身來,對身旁的親兵護衛說道:「更衣著甲,隨本都尉前往拜見縣尊!」
在親兵的幫助下,太史慈頂盔摜甲,全副武裝之後,這才翻身上馬,率領一隊親兵往縣衙而去。
到目前為止,東萊郡沒有太守,各縣依舊各自為政,皆受北海相管轄,這黃縣令,算是太史慈最直接的領導。
留下親兵在縣衙大門外等候,太史慈翻身下馬,手按腰間三尺劍,龍驤虎步般走進縣衙,來到公堂之上,拱手一禮朝跪坐在正中央案幾前的縣令說道:「都尉太史子義,見過縣尊!」
大堂之上,縣令袁環波瀾大怒,指著太史慈的鼻子呵斥道:「大膽太史慈,竟敢不通報本縣,就妄動刀兵,汝安有將本縣放在眼裡?」
袁環,乃是南陽袁氏旁支子弟,膽小懦弱,貪財好色。靠著家族庇佑,這才混到了一縣之尊。
太史慈微微一抬頭,看了一眼縣堂之上的縣尊,冷聲道:「縣尊息怒,子義也是臨時接到舉報,事發突然,
故而沒能提前告知,還請縣尊恕罪!」
看到太史慈的眼神,袁環沒來由的感覺到一陣心慌,讓自己稍微平復了一下心情,他這才接著問道:「因何緣由,妄動刀兵?」
太史慈聞言,直起身子,說道:「子義接到線報,太平教徒有聚眾謀反之嫌,固派縣兵抓捕審問!」
「謀反?」袁環聞言大驚,再也顧及不了其他,站了起來,指著太史慈的鼻子,呵斥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太平教眾皆是本本分分,救死扶傷,何來謀逆造反一說?」
太史慈一笑,手按腰中劍,上前一步,凝視著袁環,說道:「縣尊,本都尉聽聞,縣尊跟太平教徒交好,為太平教徒傳道提供助力。而太平教徒,為了報答縣尊,送了縣尊大量金銀財寶,可有此事?」
袁環嚇得跌坐在地,隨機大怒,指著太史慈說道:「太史都尉,汝好大的膽,竟敢污衊上官,絲毫不將吾南陽袁氏放在眼裡。想吾袁氏一族,一生忠於大漢,四世三公,方有今日,豈容汝惡意污衊!」
也許是被自己說感動了,袁環大怒之下,呵令兩班衙役,捉拿太史慈,以儆效尤!
袁環的咆哮聲,在縣衙之內不斷地響起,可是兩班衙役均是收過太史一族恩惠,比起太史一族十餘年活命之恩,南陽袁氏的名聲並不足道!
太史慈冷哼一聲,轉身望著大門口,對左右說道:「袁縣尊罔顧聖恩,勾結太平教,意圖謀逆,給吾先關起來,等候朝廷決議!」
「諾!」兩班衙役齊聲唱諾,一擁而上,將袁縣令抓入了大牢。
黃縣縣衙大小事務,已經交由主簿暫時管理,太史慈只是牢牢地抓住了軍權,並沒有過多地參與黃縣政務!
在太史慈的嚴厲要求下,整個黃縣進入到了戰時狀態,所有軍用物資被嚴加看管。四周城門,招兵的告示已經張貼完畢,黃縣為了應對黃巾起義,將再次招收一千名縣兵護衛黃縣的安危!
太史都尉府。
回到府中,太史慈立刻讓人找來了周倉,問道:「元福,吾母跟周姨可接回來了?」
周倉點了點頭,拱手說道:「主公放心,已經安置妥當!」
太史慈聞言,這才稍微放下心來,這段時間的風雲變化,他實在不放心母親留在太史庄。這次黃縣擴招一千名縣兵,太史慈已經傳信給黃忠,讓其挑選五百精幹力量前來入伍參軍。
步入後院,太史慈立刻去了母親的院子,見到母親之後,雙膝跪地,叩頭道:「孩兒拜見母親,母親福體安康!」
「吾兒快快請起!」太史夫人扶起太史慈,一臉笑意地看著他,說道:「兩年不見,吾兒更高了,身子骨也更壯了,-老身看,可以成家立業了!」
大漢朝,成婚的年齡都,大多都是十三四五就早早地結婚生子,像太史慈這個年紀還沒有成婚的是少之又少!
太史慈的婚事,是老夫人心心念念的事情,如今的她,一門心思就是想讓太史慈結婚生子。至於什麼功名馬上取之類的,她現在都沒有了想法!
攙扶著母親的手臂,沿著后宅的迴廊走著,一邊欣賞后宅中初開的花蕾,太史慈一邊笑著問道:「那不知道母親大人,喜歡何種兒媳?孩兒一定想盡一切辦法娶回來!」
太史夫人聞言,哈哈大笑,心情一下子就開心起來,說道:「傻孩子,是汝娶妻,只要汝滿意,為娘的只會替汝高興!」
聞聽母親所言,太史慈也是高興,笑著說道:「兒子文韜武略,一樣不差,外表內在,俱是極佳,說不定相中了兒子的大家閨秀,要從黃縣排到北海!」
「公子所言極是,就公子的樣貌品行,想找什麼樣的大家閨秀找不到!這也就是孔北海沒有女兒,不然也要爭著搶著,招公子為婿!」周夫人跟在太史夫人身後一步,此時也笑著幫腔道。
太史夫人聞言,更是大樂,良久這才說道:「吾兒雖有萬般好,但婚姻大事,也不可挑挑揀揀,過度追求完美才是!為娘聽聞,冀州甄家有女,長的是花容月貌,性格也是溫婉動人,吾兒可以使人留意一二!」
母親的話,讓太史慈想起了甄宓這個洛神般的女子,此時的她,恐怕還是剛剛學會走路,而母親說的女子,不是她大姐,就是她姑姑輩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