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大漢豫章郡椒丘,建安四年威震揚州的小霸王正駐軍於此。孫軍大營笙旗逼空,大營以六為度,依險勢連綿成陣。觀這營盤就可以知道領兵之人不是庸才可比,中軍大帳之中一員英氣逼人的青年將軍長身dú1ì於帳中,不時翻閱手中的竹簡,在青燈暗光中依稀可以看著上寫著《吳子》。此人,就是此處大軍統帥漢討逆將軍吳侯孫策。如今的孫策正是net風得意之時,一個月前連敗劉勛、黃shè,之後又在沙羨全殲黃祖和劉虎的荊州軍,只有黃祖僅以身免。此後,挈大勝之勢,帥軍三萬攜手下周瑜、程普、韓當、黃蓋諸將移師豫章郡,太守華歆不戰而降。可謂風頭一時無兩,麾下兵強將勇,而本該在這幾戰中顯露風頭的呂蒙卻由於喬仁這隻小蝴蝶,被派往廬江看家護院了。
雖然是一月寒冬,但孫策只穿了一件單衣,在帳中踱步走著不時想著什麼似乎對手中的書籍興緻缺缺。「伯符,可曾歇息。」光聽聲音孫策知道一定是周瑜來了,二人是總角之交,親若兄弟,孫策起兵時周瑜便率軍來投。現在的兩人可以說是共同打拚事業的兄弟。周瑜雖說問了一聲但卻並沒等孫策回答,便見帳中瑋布被拉開只見一身穿武服的白面將領走了進來。只見他面如冠玉,雙目似星,看似瘦弱卻又英氣勃,正是江東美周郎。孫策見周瑜已經進來,便輕輕一擺手,示意周瑜隨便坐。自己就自顧自的坐在正座上,見周瑜已經下坐便問道:「公瑾有何喜事與我說呀!」兩人的感情不比劉關張這哥三差,故而孫策深知周瑜大半夜若沒有軍務和喜事,斷然不會來帳中找他,卻會在自家帳中讀書撫琴,因而由此一問。
「喜事?」聞言周瑜卻是輕笑道:「談不上喜事,只是廬江有封信來。伯符不想知道是誰的信?」聽說廬江二字,孫策眼睛一亮探身問道:「可是大喬的書信。」卻見周瑜搖頭又問:「那是小喬妹子。」周瑜卻道:「非也,乃是子言賢弟。」聽到不是大喬,孫策大感失望。卻聽周瑜調侃道「伯符,可是因為不是大喬嫂子的書信,有些失望?」孫策笑罵道:「好你個周公瑾,昔rì在廬江,你見到小喬妹子眼睛都挪不開了,故而戲了你幾句,不想今rì你給還回來了。你呀!」天知道,周瑜在接到信時,也以為是小喬的家書,還高興了一陣。看見信封落款是喬仁,也是好一陣失落。正是英雄難過美人關,何況少年英雄。可憐的喬仁就這樣被兩人給忽視了。
孫策這時放下手中竹簡向周瑜奇道:「子言的書信,所謂何事?」他也奇怪啊,他這個從來沒見過面的未來妻弟,有什麼書信來。話說在他記憶中,喬仁只是個十二歲的孩子吧!周瑜將書信從袖中掏出放在几案上,道:「子言從呂蒙處聽聞了,半月前張長史的難處。特附書一封想為你排憂呢!」聞言,孫策便從几上拿起書信,借著燈光粗略看了一遍。「這個子言倒是有心了,這個對策倒是跟子布先生的方法有些相似呀!」周瑜倒是有些欣慰道:「卻是如此,子言此策雖然稚嫩又無多少可行之處,但是他才十二歲,也算的少年英才了。瑜自問十二歲時想不出這麼全面的計策。子言乃是喬家獨子二喬幼弟,於情於理咱們都該提攜與他
。若其為庸才保他一世富貴便可,若是有如此資質,倒是應該好好培養才是。」說到這裡周瑜放低的聲音,「伯符兄,雖然如今你威霸江東,但是那些世家大族卻不是真心相助與你,完全攝於你的軍威,才將子弟送往幕府效力。但在這些大族心中只有自家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孫策也是輕嘆:「如此,等rì后回師吳中事。便讓子言拜入子布先生和元嘆先生門下,學習治國之術吧!」周瑜卻是搖頭:「兩位先生卻是大才,但不通軍事。還是先入二位門下學習,在觀子言有無軍才,若是有我想親自帶在身邊教導一番。」孫策指著周瑜笑道:「你呀!還真是好為人師呀!」
江水之上,一隊船隻沿江而下直奔吳郡,船隻之中隱隱有刀光影現。正是喬家的船隊,呂蒙奉命守衛喬府,但是手下也不過幾什人馬,廬江太守李術怕喬家有失,就調派了兩屯水軍和幾艘戰船護衛。江南的一月雖然不如北方那麼嚴寒,但是依然很冷。喬仁身穿一身厚厚的棉襖窩在船倉里看書,不是喬仁不想出去看看江水雄壯,而是net寒最是傷人,喬仁有大病初癒,身體雖然有普通人的狀態,但是他畢竟是一個十三歲的小孩,可受不了江水netbsp;船艙之中,喬仁跪坐案前,一旁喬信正在磨墨。「哎!半個月都快把存貨寫光了!只剩下《長短經》了!策論還好說,傳出去不過是少年文才罷了,長短經就!算了,還是寫出來吧!免得rì后忘了,寫好之後藏得嚴實點就行了。」提筆剛想寫,就又想起。不如寫簡體吧,別人看到也看不懂。如此想著,手下動作卻是不慢。「匠成輿者,憂人不貴;作箭者,恐人不傷。彼豈有愛憎哉?實技業驅之然耳。是知當代之士、馳騖之曹,書讀縱橫,則思諸侯之變;藝長奇正,則念風塵之會。此亦向時之論,必然之理矣。故先師孔子深探其本、憂其末,遂作《net秋》,大乎王道;制《孝經》,美乎德行。防萌杜漸,預有所抑············」卻是後世被尊為yīn謀奇書的《長短經》。
而一旁的喬信,雖然看不懂自家少爺在寫些什麼。但是,從喬仁的口中默讀中,就稍稍聽出,似乎是一本雜合百家之言的鬼謀史論。「也不知自家少爺,從哪裡看到這般奇書的。」喬信當然不會認為這樣一本博大jīng深的夾雜頗多的書還是自家少爺自己寫得,只是當做少爺在哪裡看到而默背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