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6.5章 第2卷資料 下
第0106.5章第2卷資料下
人們常常會想當然的認為,金星的濃密雲層,能夠吸收更多的熱量,但事實證明這是非常荒謬的。
因為與此正相反,如果沒有這些雲層,溫度會更高。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大量存在,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才是吸收更多熱量的真正原因。
2004年金星凌日,在雲層頂端,金星有著每小時350千米的大風,而在表面卻是風平浪靜,每小時不會超過數千米。
然而,考慮到大氣的濃密程度,就算是非常緩慢的風,也會具有巨大的力量,來克服前進的阻力。
金星的雲層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硫酸組成,完全覆蓋整個金星表面。
這讓地球上的觀測者,難以透過這層屏障,來觀測金星表面。
這些雲層頂端的溫度大約為-45℃。
航空及太空總署給出的數據表明,金星表面的溫度是464℃。雲層頂端的溫度是金星上最低的,而表面溫度卻從不低於400℃。
表面的溫度很高,是因為金星上強烈的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交換,而形成的保溫效應。
金星上的溫室效應強得令人瞠目結舌,原因在於金星的大氣密度是地球大氣的100倍,且大氣97%以上是「保溫氣體」——二氧化碳。
同時,金星大氣中還有一層厚達20~30千米的由濃硫酸組成的濃雲。
二氧化碳和濃雲只許太陽光通過,卻不讓熱量透過雲層,散發到宇宙空間。
被封閉起來的太陽輻射,使金星表面變得越來越熱。溫室效應使金星表面溫度,高達465至485℃,且基本上沒有地區、季節、晝夜的差別。
它還造成金星上的氣壓很高,約為地球的90倍。濃厚的金星雲層,會使金星上的白晝朦朧不清,天空是橙黃色的。
雲層頂端雖有強風,大約每小時350千米,但表面風速卻很慢,每小時幾千米不到。
而十分有趣的是,金星上空會像地球上空一樣,出現閃電和雷暴。
......
金星的大氣壓力為90個標準大氣壓,這相當於地球海洋深1千米處的壓力。
因為大氣大多由二氧化碳組成,也有幾層由硫酸組成的厚數千米的雲層。
這些雲層擋住了對金星表面的觀察,使得它看來非常模糊。
這稠密的大氣也產生了溫室效應,使金星表面溫度高達400度,超過了740開,這足以使鉛條熔化。所以金星表面自然比水星表面熱,雖然金星比水星離太陽要遠兩倍。
......
金星大氣層主要為二氧化碳,占約96%,以及氮3%。在高度50至70千米的上空,懸浮著濃密的厚雲,把大氣分割為上下兩層。
云為濃硫酸液滴組成,其中還摻雜著硫粒子,所以呈現黃色。
金星接近地表大氣時速較為緩慢,只有每小時數千米,但上層時速卻可達數百千米,金星自轉速度如此的緩慢243個地球日才轉一圈,但卻有如此快速轉動的上層大氣,仍是個令人不解的謎團。
觀察到金星表面的雲層呈現倒V型的形狀,這種雲系統稱為帶狀風系統。
這種帶狀風的其實是太陽照射所造成的對流。
當地球或金星雲層形成時,太陽貯存在空氣中的能量可以在非常強大的放電中被釋放出來。
隨著雲粒子發生碰撞,電荷從大粒子轉移到小粒子,大粒子下降,小粒子上升。
電荷的分離導致了雷擊。
而這對行星大氣層是個很重要的過程,因為它使大氣層一小部分的溫度和壓力,提升到一個很高的值,使分子可以形成,而在標準大氣的溫度和壓力下,這本來是不會出現的。
為了分析金星閃電,曾有研究團隊過去3.5年以來,每天使用「金星快車號」收集低空數據近10分鐘
藉由比較兩個行星電磁波生成的異同而發現,金星上的磁信號比較強。
但是將磁信號轉換為能量流通量后,閃電強度很類似日間的閃電,似乎比夜間普遍。
而在太陽光穿透入金星大氣層中最強的較低緯度地區,閃電發生頻率則更高。
......
金星內部構造:
關於金星的內部結構,還沒有直接的資料。
從理論推算得出,金星的內部結構和地球相似,有一個半徑約3100千米的鐵-鎳核,中間一層是主要由硅、氧、鐵、鎂等的化合物組成的幔。
而外面一層,是主要由硅化合物組成的很薄的殼。
科學家推測金星的內部構造可能和地球相似,依地球的構造推測,金星地函主要成分以橄欖石及輝石為主的矽酸鹽,以及一層矽酸鹽為主的地殼。
中心則是由鐵鎳合金所組成的核心。
考慮到金星的平均密度為5.24g/cm3,次於地球與水星,為八大行星中第三位的,此前冥王星已於2006年劃歸為矮行星,故稱八大行星。
所以推測金星擁有一個直徑3000千米的鐵質內核,熔化的石頭為地幔填充大部分的星球。
就像地球,在地幔中的對流使得對錶面產生了壓力,但它由相對較小的許多區域減輕負荷,使得它不會像在地球,地殼在板塊分界處被破壞。
......
第0107章預告金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