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永遠停止武舉
毛淵明聽許緯辰說常鎮業的構思,反而有些擔心,問道:「科舉是天下讀書人最關心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利益所在,鎮業這麼大刀闊斧地改,不會引起讀書人的反對吧?」
「嗯……我先跟你說說怎麼改吧。」許緯辰覺得毛淵明的問題有些難於回答,便繞開問題,直接開始解釋常鎮業的改革計劃,「首先一點,其實是紹寬和我共同的要求:徹底取消武科科舉。」
「啊?武科科舉前幾年不是已經取消了嗎?」
「沒有。我們在朱慈炤登基之後的第一次鄉試時,宣布過武科鄉試暫時凍結。後來舉行會試,連續兩屆各錄取了一百五十名武進士,規模很大,目的是給最後剩下的武舉人一次機會入仕。因為鄉試凍結,不會有新的武舉人產生,而會試錄取數量多,可以消化掉部分武舉人,全國目前尚存的武舉人只有幾百人,徹底廢除武科科舉也就水到渠成。」許緯辰慢慢地解釋道,「廢除武科科舉之後,有志於以武學入仕之人,總共有三種方法可以進身,出路比原來考武舉這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方式還寬闊。」
「哦?哪三種?」
「第一種是應徵入伍。紹寬要建設皇家陸軍野戰軍,規定每縣每年冬季徵訓年恰滿十六周歲的男丁,冬訓結束后發二十人到野戰軍服役,服役期三年,稱為』義務役』,期滿可以選擇退役回家,也可以選擇繼續服役,稱為』志願役』,志願役為期九年。如果一個人本身有文化基礎,在志願役期間可以投考軍校,考上的就到保定或者定海軍校進修,進修期滿授予少尉軍銜,便是以武入仕了。」
蔣一正在旁邊皺著眉頭問道:「你這個我就有兩點不明白的地方,第一,老百姓最怕千里戍邊,你這麼搞徵得上來兵嗎?第二,明清兩代武科科舉進士起碼授五品官,你授個九品的少尉,好像差得太遠了。」
許緯辰見蔣一正一口一個「你」,心知其實指的不是自己,而是項紹寬,所以也並不生氣,繼續不緊不慢地說道:「老百姓怕千里戍邊,這是常識。所以我們徵兵有三條優待政策:第一是冬季受訓的男丁,受訓期間管吃住;第二是凡按時到縣尉處受訓的,無論最後徵發與否,都給牌免下一年的徭役;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凡徵發到野戰軍的男丁,服役期間本家為』光榮人家』,免全家徭役。有了這三條優待,老百姓對應徵不但不退避,而且還趨之若鶩。至於說官品嘛,這小民當兵自然比不得武科進士,有個九品的少尉就很好了。要想當更大的官,得走別的路。」
蔣一正被許緯辰說得無言以對,便不再說話。
許緯辰於是繼續說道:「第二種是報考武漢水陸軍學堂,考上之後直接分派到衛所當兵,能不能當上官就看造化了,這種算是聊勝於無。第三種才是最主要的,你要是在本縣參加文科縣試、府試通過,有了童生身份,或者更牛一點的,考上秀才了,甚至是舉人,就可以直接報考保定或者定海軍校。這些人考上軍校之後,身份比志願役士兵考上要高級一點,童生可以直接授少尉,秀才可以直接授中尉,舉人可以直接授予上尉。軍校里目前設有戰訓、參謀、政戰、後勤四科,只有戰訓科有嚴格的身體條件的要求,其餘三科身體健全的文人也能勝任。」
「哦哦,那就是說,以後軍官當中有文化水平的人會越來越多。」毛淵明點了點頭,「那除了取消武科科舉,還有什麼改革舉措?」
「嗯,鎮業最關心的還是科舉制度的改革。明清兩代科舉制度大致是一脈相承,所以毛病也一樣,就是運行一段時間之後,在秀才、舉人之間會有一個巨大的壅塞,往往一縣之中,秀才多達四、五百人,但鄉試三年一次,每縣只能有一、二人中舉,非常難看。」
毛淵明馬上表示贊同:「嗯,這事情大家都知道,就像蒲松齡,十九歲時連中』小三元』,縣試、府試、院試都是第一名案首,結果鄉試屢試不第,到了七十幾歲才混上個貢生……」
「哎哎哎……天機不可泄露!」在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朱丹赤連忙打斷了毛淵明。
毛淵明一臉不明所以:「啊?什麼天機不可泄露?」
「你覺得蒲松齡是個古人吧,但他其實就是這個時代的人,今年還不到五十歲呢,你怎麼就把人七十歲的事情說出來了。」
「哦哦哦,那我不說了。」毛淵明笑著捋了捋散亂的頭髮,「還是老許你繼續說。」
「啊,好。」許緯辰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鎮業覺得,秀才大量積累的原因,無非是進門太寬,出門太窄。明清兩代,平均每縣的學額是二十人,但秀才往往多至數百人。為什麼呢?因為縣府院三考頻繁,前明是每年都考,清朝改為三年兩考,而且每次都錄取二十人左右,粗略地按三十年算,就能產生四百個秀才。這就是鎮業說的』進門太寬』。」
「那出門太窄呢?」
「秀才想要考取舉人,則需要通過科試、鄉試兩關。鄉試三年一屆,錄取名額是全省六、七十人。你們想,全省七、八十個縣,平均每縣分不到一個。四百秀才爭奪一個舉人名額,那豈不是要打開頭。」
「那除了應鄉試考舉人,秀才們就沒有沒有別的出路了?」
「有是有的,但對於有上進心的秀才來說,也並不寬。比如秀才可以考貢生,到國子監讀書,肄業之後也可以當官,但貢生名額也很少。如果家裡有錢,也可以走捐監的路子當官,但捐監不但壞了出身,而且候補當官的時間更長。」
「唔,看來不改革還真是不行。」
「是啊。」許緯辰輕輕嘆了口氣,「鎮業所想,還是相當周全的。科舉體制必須改革才行。」
毛淵明抬頭想了想,又說道:「自古以來,改革沒有不遭人嫉恨的。鎮業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會不會遭人反對。」
「哈哈,大官人你英明了。」許緯辰笑了笑,說道,「鎮業改革的第一項,其實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把縣府院三考從三年兩考減為三年一考,和鄉試、會試一致,每三年就是一個院試、鄉試和會試的周期。這麼做,實際上就是減少了秀才的產生速度,必然遭到反對。」
「嗯,可想而知。那鎮業有什麼辦法么?」
「辦法有。就是降低考試的頻率,但增加學額,使得實際錄取量不要下降太多。清代制度,府學學額二十名,州學和大縣縣學十五名,中縣十二名,小縣八名。我們現在給予大幅增加,府學三十六名,直隸州三十名,散州和大縣二十四名,中縣十八名,小縣十二名。總體上說,錄取名額是過去的百分之八十左右,下降不算太多,可以免去過多的非議。而且,這麼做有個附帶的有利效果。」
「什麼?」
「按照規定,參加縣試、府試合格的讀書人,即成為童生,童生通過院試合格,才成為秀才,不合格者會保持童生的身份。考試頻率降低之後,童生的產生速度幾乎減半。童生數量減少,正好可以利用他們進行吏制改革,當然這是另一件事了。」許緯辰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又繼續說道,「咱還說科舉的事。秀才數量減少是解決進門太寬的問題,出門太窄的問題就需要通過增加舉人的數量來解決。清朝在順治年間定下的名額,一科鄉試在全國範圍內錄取大約七百二十名舉人,這個數字確實小了些,平均一個省才五十人,而全省多年積累的秀才怎麼也有個三萬人左右,錄取率比會試考進士還低,所以有』金舉人,銀進士』一說。」
「原來如此,那鎮業想增加到多少?」毛淵明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