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為吐蕃當牛做馬(2)
在這個時期,由於交通不便利,絕大多數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依靠農業。只要把莊稼種的好,這個國家的經濟基本就差不到哪去。吐蕃屬於多盆地地形,地跨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雲貴高原,秦巴山地;因為這種複雜的地貌,令吐蕃在發展農業上面也頗為困難。簡單的種糧食是不可行的,因此想要改善吐蕃的經濟狀況,除了在農業上進行發展之外,商業也要起到輔助作用。但問題又來了,吐蕃除了複雜的地勢外,能夠進行商業**作的產物還真不多。突然想起某位大神說過的話,想致富,先修路。如果沒有便捷的交通,任何經濟模式都是無法優良運作的。
但修路也是個問題,這年頭可沒有推土挖土機,沒有單掛。想要修路,純粹是靠人力。如此一來,修路這種事對於本來經濟情況就十分惡劣的吐蕃來說,固然成了勞民傷財的事情;不修路經濟就得不到改善,修路又會被世人詬病,成了進退兩難的事情。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以及和吐蕃在主管經濟這方面的大臣進行商討之後,最後決定由農牧業入手。地肯定還是要種的,畢竟人活著就得吃糧食;而畜牧業則可以提供額外的經濟收入。農牧二業只屬於利民政策,短時間內是無法見到效益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解決了百姓們的問題之後,就是國家的問題,有句話叫做想富國先富民,藏富於民是最理智的政策。一旦國家有財政問題了,只要稍微增加一點賦稅,國庫就會立刻充盈起來,而百姓們有錢,也不在乎一丁點的賦稅。但這需要百姓先富起來,問題是百姓暫時富不起來,所以就必須走另外一條路,在商業運營上先讓國家有點存錢,有了錢才能有底氣。
衛宏在大唐建設的『銀行模式』是不適合吐蕃的,畢竟吐蕃交通極為不便利,且百姓並無存錢。除了銀行模式,那就是實業商業經營了,就像後世的央企一樣,為國家創造幾個國家管轄的企業公司之類的機構,直接為國家盈利。
在這個年頭,主要的賺錢行業有以下幾種,布匹、茶葉、瓷器、鐵器、買賣牲口。吐蕃的亞麻產量還是不錯的,可以走布匹行業這條路,另外茶葉也是可以的。其實以前吐蕃就做過關於布匹和茶葉的買賣,只不過規模不大罷了。只要將這兩個行業發展起來,還是可以創造很客觀的利潤。
衛宏就是做布匹起家的,因此對布匹這個行業可謂是輕車熟路,再加上自己身邊的李家三姐妹,無不對布匹行業jīng通,也算是有了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幫助吐蕃扶持布匹產業,衛宏倒不怕把自己的宏遠商行給擠下去,畢竟任何一個行業,有競爭才有發展,良xìng競爭是商業不可或缺的有利因素。
有了目標,就有了前進的動力,衛宏跟賽馬噶提議,布匹和茶葉兩個行業要同時進行。先開辦兩個商行,一個專jīng布匹,另一個專jīng茶葉,兩者是相互dúlì的,不可以有絲毫的瓜葛。這就杜絕了權力的混淆的可能xìng,讓兩個行業自己走自己的。衛宏的提議被賽馬噶無條件接受,辦事效率也是相當快的,只花了半個月時間就同時建立了兩個商行。有了招牌,接下來就是招攬工人了,茶葉這玩意屬於季節xìng的生意,茶農採茶的時候,商行低價收入,進行囤積,等茶農采完茶了,市面上沒有低價的鮮茶了,也就到了商行賺錢的時候了。簡而言之,茶葉的盈利模式是囤積,賺時間的錢。所以茶葉急不得,必須等明年的茶葉下來,才能進入正軌。所以,現在主要還是忙活布匹行業。
眼看著就要入冬了,從百姓手裡已經收不到亞麻了,就只能從各地的商人手裡收購坯布,加以加工。在賽馬噶動用關係全力收購之下,只用了兩個月時間,就收購了五萬匹坯布,數量還是很可觀的。隨後,染布、製造,這些事情就不用衛宏親自指點了,由賽馬噶招攬的專業人士進行**作。收布容易,制衣就相對要難一些了,光憑藉綉娘們一針一線的縫製,速度肯定快不了。賽馬噶便憑藉與衛宏的關係,以老婆的身份,命令衛宏將宏遠商行的縫紉機帶來。
若是賽馬噶以吐蕃公主的身份命令衛宏,衛宏絕對會無視!但現在賽馬噶卻極其聰明的搬出自己老婆的身份,衛宏就沒辦法拒絕了。老婆有難,老公自然是要幫的!不過從大唐往吐蕃運縫紉機可不是一個輕鬆的事,再說了會造縫紉機的工匠都被衛宏帶到吐蕃來了,還費那事幹嘛?直接在這造就是了。兩個月後,一百台嶄新的縫紉機從山谷里運了出來,運到吐蕃的王都『邏些』。當衛宏將這些縫紉機交到賽馬噶手裡的時候,見多識廣的賽馬噶倒是沒什麼太大的反應,而她身邊的那些孤陋寡聞的工人則全都是雙眼放光,恨不得每人搬回家一台。
有了縫紉機的參與,制衣的過程就變得簡單愉快了許多。在這期間,賽馬噶提議在製作吐蕃本地的服飾同時,也做一些大唐的衣裳,以便銷往大唐。衛宏卻否定了賽馬噶的這個想法,理由很簡單,大唐什麼都缺,最不缺的就是布商,本來吐蕃的布行就沒有一丁點的競爭力,若是盲目躋身進入大唐的布匹商業圈,很有可能被擠兌的死無葬身之地。當然了,衛宏也不是全盤否定,遠銷大唐的方法還是可取的,不過不是做唐衣,而是將吐蕃的衣裳銷往大唐。大唐的文化接受能力是相當的高,從胡服的盛行就能看得出來,吐蕃的衣裳銷往大唐,也算是奇裝異服,會帶有一些先天xìng得天獨厚的競爭力。當然了,這只是旁枝末節的對外營銷,最主要的市場還是內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