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人體改造技術和麻沸散的問世
初步收服了披甲門和魏武卒后,張機也以梅三娘丈夫的身份參與了一些披甲門內的事務。
首先是減少披甲門弟子的參軍服役的人數。
披甲門是真的差勁到除了典慶無人能將至剛硬功修鍊至將罩門移入體內的最高境界么?
並不是,只是那些天才尚未成長起來便被扼殺於搖籃之中罷了。
先前魏國連年戰亂,對披甲門涸澤而漁,將門中許多尚未出師的佼佼者和那些剛剛入門僅僅比普通魏武卒的身體強上幾分的弟子也送上了戰場,最終導致披甲門在很大程度上出現了斷代的局面。
如今的披甲門中根本沒有幾個將至剛硬功修鍊到家的弟子,也是由此造成。
因此張機先是安排了那些在戰場上出現了斷肢情況的披甲門弟子前往墨家總院,由班大師為其更換了機關肢體。
而對於那些傷殘嚴重的,比如脊椎骨斷裂無法站起來的,則是交給公輸家。
這些年公輸家也不知道點了什麼奇奇怪怪的科技樹,鑽研出了人體改造技術,通過在人體中移植機關的手段,使得那些因傷到背脊癱瘓在床之人恢復了行動能力。
雖然如今公輸家研究出來的這項人體改造技術還不夠成熟,最多只能讓人普通人的行動能力,但相對於原本那種整日癱在床榻上的狀態已經好多了。
對於這群原本喪失了希望的人來說,這就已經是可遇不可求的奇迹了。
同時方技家和醫家與在大秦學宮註冊登記過的,有官方背景的毒師和蠱師們聯手,從古今醫方、毒方中,尋找出會令人陷入昏迷的植株。
在經過改良后,取「羊躑躅三錢、茉莉花根一錢、當歸一兩、菖蒲三分」,煎煮出僅僅有微弱毒性的麻沸湯。
這一技術不僅使得醫家和方技家在診治一些疑難雜症時可以更加大膽地進行一些操作以外,也使得公輸家的人體改造技術面臨的一大難關被突破了。
不同於墨家為肢體殘缺之人接上機關臂的技術,公輸家在人體內植入齒輪等物時會給被植入者帶來巨大的痛苦,人體會下意識進行反抗,這就會導致人體改造的失敗。
而有了麻沸散,公輸家也能、更敢去將一些人體臟器也一柄替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一個人的腦袋、心臟和肺部沒有受到損傷,那麼公輸家便能將其變成改造人,保留自我意識的同時保住性命。
當然,受限於這項技術的高水準要求,唯有公輸家的長老級人物才有這個水平去操作,而且必須有方技家或是醫家長老陪同。
但即便是兩家長老一同出手,再加上麻沸散,也不過是將人體改造成功率提升至八成。
而這七成也只單單是改造手術的成功率,並不代表就算是度過這一劫了。
術后一月內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排異反應,若是出現這種情況幾乎是必死無疑,最終真正能活下來的也許只有五成。
但即便是這五成的渺茫希望,也遠超先前必死的絕望。
而對於那些永遠無法如常人般自由直立和行走的殘障人士來說,哪怕僅僅是呼吸自由空氣的希望,也遠勝黑暗之中的絕望氣息。
披甲門門人七十八人曾在戰場上因傷而癱瘓在床,全部選擇了進行公輸家的人體改造手術,並且全部存活了下來。
這七十八人雖然不復當初的勇猛兇悍,但亦不是尋常武者可以與之抗衡的。
不過張機也沒有再讓這些人上戰場,而是將年長者送入大秦學宮,招收並教授新的披甲門弟子。
而年紀尚輕者,則是被送到新卒中擔任教習,傳授一些不涉及披甲門核心功法至剛硬功以外的外功和拳腳功夫。
比較這些人都是在戰場上一次次廝殺中經歷過鐵與血的洗禮的,無論是戰場經驗還是功夫都遠不是新卒們能比的。
至於還有諸多斷肢后,在墨家接上了斷肢的披甲門弟子三百餘人也是如此。
雖不至於有多少忠心,但至少披甲門的門人大多都放下了那心中的許多仇恨,初步認可了自己秦國人的新身份。
沙場交鋒,打生打死都是作為戰士的宿命,許多事情都怪不得對手。
就連黑白玄翦他們都原諒了,還能放不下什麼?
收服了披甲門后,張機又在披甲門的幫助下,將被俘的魏武卒招降了,唯有少數心懷仇恨之人被張機放歸故里,並要求當地亭長和里正配合羅網暗探嚴密監視。
一連半年多,張機這個「假魏王」在魏地都是兢兢業業,就連與妻妾們歡愉的時間都少了許多。
而這半年來,張機也徵調了不少徭役重修鴻溝。
「鴻溝泥塞,半渠之水,河水滔滔,稻粱難肥。」
這是魏地百姓在鄉野間傳唱的歌謠,即便是鄉野百姓也明白鴻溝中淤泥堵塞使得鴻溝水流量太小無法完全滿足百姓的灌溉需求,但多年來為魏國都忙於爭霸,實在是沒有足夠的人力和財力去重修鴻溝。
而如今秦國願意修鴻溝,雖然有著滅國之恨,但多數百姓對於徭役這件事也沒有太多抵觸。
「我的娘嘞,秦國的徭役還發衣服,管吃住?甚至還給出徭役的家庭補貼?」
一名在城門處聽小吏們宣講秦國徭役制度的魏人忍不住高呼出聲,短短一句話便概述了小吏冗長的話語,加之那大嗓門,自然是底下官吏安排的托。
「是啊,從前魏國讓我們去修城牆、挖溝渠,都是要我們自備乾糧,家中只有婆娘幹活還得繳納賦稅。遇上豐年還好,遇上個平年也能勉強活著,但若是遇到災年,只能逃到山上躲避賦稅。」
「而且這徭役也是為咱們自己服的,這些淤泥可都是讓土地變成膏腴的好寶貝啊!更何況到時候鴻溝重修完成,咱們再也不擔心吃不飽飯了!」
「秦王萬年,假王英明,郡守仁義!」
人群中,不知是什麼人大聲呼喊著,同樣理解了秦國此次徭役制度的魏地百姓們也加入了這一聲聲的呼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