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接收難民
鄭西昌就是等他們發問呢,聽了這話頓時笑了起來,「你們也別急,朝廷呢也說了,這裡遭了洪災,這水只怕十天半月也退不下去。所以呢,如果他們願意,可以遷往膠州過活。」
「膠州方面說了,只要人進了膠州,其他的一概不用別人管,他們就全包了!」
「真的?」眾人都是驚喜不已。本來呢,這賑災就很不容易了,而災后災民的處置九更難了!畢竟今年的地里是一點收成也沒有了,就算水退了,要耕種也是明年的事情。等到夏食出來,都要五六月份。
這起碼有十個月的時間,是需要官府不但救濟的。不然家裡輩沖成一片白地的災民,只怕沒有凍死病死,也要餓死了。
而一個州府這樣的事情出現的多了,那對於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有著極大的影響。
「那就太好了!」幾個知州知縣都高興的直搓手,「那我們立即就讓衙役下鄉去,把這個消息傳遍十里八鄉。」
「嗯!這事要儘快落實下去。我帶來的銀子和糧食,可以給災民分點作為路上的盤纏。」鄭西昌說道。
從淮州方向往膠州,大概有六七百里的。如果是一般時候,大概十天可到。如今災民拖家帶口的,只怕要走半月才行。
眾人連夜合計一下,就通報下去,只要願意遷徙的,就一家給五十斤糧食,五百錢。
這消息一出,幾乎所有受災的災民都動了心思。最先下了決心的,就是那些沒有地,靠給別人當佃戶為生的人。
本來家裡就窮的沒什麼隔夜的糧,這些天逃到荒崗之上,靠著挖野菜跟帶出來的一點點糧食才撐到現在。
而家裡的破房子,已經給大水沖成一片平地。這裡還有什麼可留戀的?遂立馬就帶上僅存的家當,帶上家人,往縣裡要求聚集的地方走去。
官府倒也說話算話,頭一批千餘人已經領到錢糧,往膠州方向而去。
這出發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走的,凡是領了錢糧的,必須乖乖的前往膠州,若是半路跑回來,那可是要重罰的。
每一隊出發,都派了人監督帶引路。
才三日時間,已經有四千人出發往膠州方面走去。
先前走了三四天,目之隨即,還是有洪水肆虐的痕迹。走出兩三百里后,就漸漸離開泛濫區,看見整齊的村莊,碧綠的莊稼。
多少人看到這熟悉的場景,忍不住留下淚水。
「好了別哭了!」有人擦擦眼淚勸那些哭的不能自己的同鄉,「等到了膠州就好了,不是說給咱們分房子分地嗎?」
「對對對,到了膠州就好了!」
閔俊熙站在臨沐縣的城頭,看著從遠處逶迤綿延而來的難民隊伍,不禁皺起了眉頭。
這些人完全是衣衫襤褸,有的人連鞋都沒有,赤著腳走在路上。一個個滿臉土色,毫無生氣。
遙遙看去,跟一群行屍走肉差不多。
「殿下!」張源過來低聲稟告道:「城外已經搭了棚子,煮了粥和防治疫情的藥水。不管是誰,都要先喝藥水后再吃飯。」
「還有其他衛生條款,吃喝拉撒都要在不同的地方,都讓士兵交代下去了。在這裡修整三天後,再讓他們上路。」
「嗯!」閔俊熙心情沉重,不想說話,只是點點頭。
他這是第一次見災民,對他的心裡震撼超級大。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源源不斷行來的災民,原本是載起大周的水。可或許什麼時候,也就會成為衝垮大周的滔天巨瀾。
臨沐縣裡的衙役,也在城門前維持秩序,將來人引往安置營地。
城裡人看來的災民雖多,但並沒有進城,心裡就踏實一點,跟著也浮起几絲憐憫之心。
「殿下,你說這麼多人,膠州那邊能安置的下嗎?」張源嘆了口氣道。
「希望可以吧!」閔俊熙心裡也沒底。冷益遠和藺君澤雖然也算能吏,但畢竟只去了半年的時間,能把膠州建設的局面打開也就不錯了,現在讓他們接收難民,是不是太為難他們了?
「江南之地莊稼已經開始收割,賀家的船隊已經前往兩浙湖廣之地進行收購,不過這一來一回時間太久,只怕遠水解不了近渴啊!」張源嘆道。
他原本就是個紈絝,可這一年以來,也做了不少事務,不再是以前那個無憂無慮的官家子弟了。
他們的憂慮,藺君澤和冷益遠在膠州自然也在考慮。
「藺兄,這難民的吃飯問題,雖然說咱們現在的糧食不多,但我當初初來的時候,就已經找人種了數萬畝的土豆。」
「本來呢,這些是準備冬天做粉條的。如今倒也可以暫時糊口。只是一時之間,哪有那麼些人來幫忙挖地啊!」冷益遠嘆道。
藺君澤卻笑了起來。「你說表妹幹嘛要讓咱們接收難民,不就是為了給咱們找人的嘛!」
「回頭人到了,就安排他們去挖土豆,蓋房子。先拿蘆葦樹枝搭簡單的窩棚,然後就讓青壯年圍著小山包脫土坯準備蓋過冬的房子。」
「另外呢,跟江駙馬說,讓他過來挑人!這起碼又能解決幾百人的生機問題。」
「還有鹽場,碼頭的工人,現在也可以擴招了。咱們這裡百廢待興,就是缺人。」
「我也知道啊!」冷益遠嘆道:「就是一想到數萬人烏泱烏泱的湧進來,我就頭皮發麻!」
「怕什麼,分而化之就行了!」藺君澤笑道:「對了,江將軍帶船去高句麗去買糧,也快要回來了吧!」
先前戲稱江慕寒為江駙馬,只是玩笑之言,平常他們說話,還是叫將軍的。
「走了九日了,應該快了!」
一得知淮州水災,杜真真就著人寫信給他們,讓他們準備接收難民。另外就是讓江慕寒,帶著僅有的四條船,渡海去高句麗買糧。
如今萬事艱難,就算是海師,也要去做點商賈之事,好進行創收。
這裡面,賀家起了不少作用。他們的瓷器絲絹等物,也從這裡進入高句麗和草原,賺了不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