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白起和嬴政的battle
辰時,
承天門前,
李世民出行洛陽的狩獵隊伍集結完畢后,浩浩蕩蕩的向洛陽出發。
大約行了一個時辰的路后,李世民感覺坐久了有些腰酸腿疼。
於是命人牽來一匹駿馬,李世民下了鑾轎,策馬向前奔去。
李徹、李泰、李治以及隨行大臣見狀,立馬跟了上去,圍在李世民身旁。
走了沒多久,李世民騎馬的速度漸漸放緩,隨後停了下來,凝視著不遠處的江。
李徹順著李世民的視線看過去,發現寬闊的江面上有一葉扁舟,
舟上坐了一人,正悠閑的划著槳,還樂呵的唱著不知名的歌。
此時剛過巳時,
江面上有些許飄渺的霧氣,偶爾還有微風吹拂過,
將江面上籠罩的霧氣輕輕吹散,也吹得江面泛起陣陣漣漪。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驀地,李世民有感而發的吟誦道。
李徹看向李世民,發現他直直的看著江上的小舟,神色無奈中還夾雜著一絲絲羨慕。
一旁的李泰聽到李世民的吟詩后,面色有些不自然。
李世民誦的這詩是李徹在李泰的詩會上念的,
李泰沒想到李世民竟也知道了,還當眾念了出來。
這在李泰看來,
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和肯定,
但這榮耀和肯定都不屬於自己,
而屬於李徹。
至於李泰右側的李治,聽到李世民的吟誦后,
雖然面色如常,但種種思緒卻是湧上心頭。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意指人生在世上不能夠稱心如意,不如明天披頭散髮駕舟漂流。
李治知道李世民念的這兩句詩是李徹做的,
當日李泰的詩會結束后,李徹做的這首詩就在文人士子中傳開了。
只是李治沒想到的是,就連整日公務繁忙的李世民也對李徹的詩如此瞭然於心。
同時,李治思索著,
李世民感嘆自己人生不稱意,
是想說包括自己在內的皇子都沒能讓他滿意嗎?
亦或是覺得當前的局面不是他想要的?
李治看著李世民猜測不已。
這時,見李世民久久不能回神,李徹則笑了笑說道:
「眼前之景確實如父皇吟誦的那般。」
李世民聞言,回頭看向李徹淡笑道:
「徹兒,這般慨嘆之詩,是如何寫出的?」
李徹略一思索,想到了李白那坎坷的仕途之路,則頗為感慨地回復道:
「文章憎命達。」
文章憎命達?
李泰微微皺了皺眉,
李徹這話是指好文章憎惡命運的通達,
只有坎坷的生活經歷才能寫好文章。
想到這,
李泰表情凝固,暗道,
所以怪我命太好?
李世民聞言,則是想起了李徹從小的經歷。
從民間入宮,后被李承乾李治一起推下水,
而後被視有瘋病,以致於關在在武德殿關了十多年,最近才被放出來回歸常人的生活。
隨即,李世民內心湧上一陣愧疚之情,
若是他對李徹的關心多一些、早些發現李徹其實根本沒有瘋病,
李徹也就不會受那麼多苦了。
但同時李世民也覺得,
如若沒有這經歷,也無法造就李徹那沉穩冷靜、堅韌不拔的個性以及文韜武略、德才兼備的品性。
「徹弟此言極是。」
「周文王被拘禁而擴寫《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寫了《離騷》。」
「若我是徹弟,被關在宮中十三年,恐怕心中也很難沒有幽怨啊,難怪我寫不出徹弟這般錦繡文章。」
就在李世民思索時,李治狀似感慨的說道。
李徹聞言,雙眸中寒光一閃。
李治這番話分明是在說自己埋怨李世民把他關了十多年,
從而挑撥自己與李世民的關係,讓李世民漸漸疏遠自己。
似乎是感受到了李徹心中所想,賈詡也忍不住說道:
「嘖,你這九哥不簡單啊!這是當著李世民的面兒暗示你對李世民心懷怨恨吶!」
聞言,李徹看了一眼李世民,發現李世民神情果然有些微妙。
李徹暗道,
李治還是有一手的,比李泰那個沒心眼的強太多了。
而賈詡語罷,嬴政則說道:
「小子,你要知道,大多君主,會知錯會改錯,但絕不會認錯。」
此話一出,白起冷冷笑了一聲道,
「始皇帝此言倒是坦誠,讓老夫想起了一些舊事。」
「想來即便是你們君主做錯了,臣下也不能有任何怨懟,反而要感恩戴德,該叩謝天恩才是。」
聽到白起有些怒意的話語,嬴政淡定的回復道:
「武安君不必如此含沙射影,朕當年行事不周時,是向王老將軍道過歉的。」
聽著白起那有些怨氣的話,
李徹知道,白起是回憶起往事了。
長平之戰後,
秦昭襄王想讓白起率軍攻下邯鄲,
但白起認為六國恨秦已久,且秦軍長期作戰傷亡不少,余軍也已疲乏,
此時不可發兵攻趙。
昭襄王不聽,先後派王陵、王齕發兵邯鄲,結果敗戰連連。
之後昭襄王又強令白起出兵。
或許白起是因為重病,亦或許是心中有怨,
白起行路較慢,從而耽擱了行程。
而秦軍連戰連敗的消息持續傳來,昭襄王將此遷怒於白起,
於是派使者賜劍命此時正在杜郵的白起自刎。
白起服從了昭襄王的命令,拔劍自刎,
自此,一代殺神就此隕落。
如若不是昭襄王不聽白起勸諫、一意孤行,
秦軍就不會敗得那般難看,甚至因邯鄲之戰的戰敗,還給趙國續命了幾年,
白起也不會在巔峰時隕落。
當然,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沒有假設一說。
李徹只是覺得有些惋惜,
一代名將不該落得個悲慘結局。
至於嬴政說的行事不周、向王翦道歉,
則是當年嬴政召集群臣商議滅楚大計時,
王翦表示需要六十萬兵馬,李信則認為二十萬足矣,
嬴政以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
卻被四十萬楚軍打敗,成為秦滅六國期間少有的敗仗之一。
敗仗傳到嬴政耳中后,嬴政大為震怒,
親自乘快車到頻陽,向王翦致歉,並答應王翦的加兵請求。
后王翦統領六十萬大軍啟程,一年後大破楚軍,之後更是俘虜楚王。
不得不說,
比起白起,王翦確實要幸運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