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1相
春秋時代,齊襄公初年,在塞北息慎地住著一位名叫管庄的光棍兒,以砍柴賣柴度日。
這一年初秋的一天,管庄從小鎮賣柴回來的路上,突然陰雲密布,遠遠的雷聲滾滾而來。管庄看看天,知道這場雨非同小可,心想應該找個地方避避雨。他抬頭四望,見不遠處小山上有一座寺廟,便瘋跑過去。
這是一座空廟,年久失修,好在還能避雨。管庄剛剛跑進去,大雨便瓢潑一般傾天而下。他喘息了幾下,站在門裡向外望,大雨如同一麵灰色的牆,冷氣森森地擋住了他的視線。忽然劃過一道閃亮,利劍般把這面牆從中切開,接著就是一陣轟隆隆大響,一條長龍般巨雷遙遙而來。管庄急忙捂住兩隻耳朵,而人卻一下驚呆了:
被切開的雨牆彷彿展開的一條甬道,上面,九名美女扶著一輛彩車,朝著廟門緩緩走來。彩車上坐著一位氣質高傲,傾城傾國般美貌女子。管庄的兩隻眼睛,彷彿拋出的兩隻綵球,死死粘在了美女光彩照人的身上。
彩車走近門口,管庄急忙向後退去。
彩車停下,車上美女婀婀娜娜走下車來,笑吟吟地走進寺廟。九位美女扶著彩車退去,隨著一陣滾滾雷聲,彩車消失在雨牆中。管庄忽然想起,那輛彩車不就是老人們常說的雷車嗎?那,這位從車上下來的美女——管庄再看面前的美女,穿著的一身黃綢裙衫上,連一粒雨滴也沒有,難道她是——想到這兒,管庄不由自主地問了一句:「你是雷女?」
美女點點頭:「我是雷公的第九十七個女兒。」
「哎呀!」管庄驚愕一聲,心說壞了,要是得罪了雷公的女兒,還不得遭雷劈?想著就向門口退去。他想早點離開這個生死之地。雷女依然笑吟吟地看著他。管庄退到門口,轉過身去就要往外跑。突然就聽「嘭」的一聲。再看,一個發著亮光的大冰塊嚴嚴實實堵在了門口。
「這——這可怎麼是好?」管庄驚恐得不知該怎麼辦,回身看著雷女。
雷女嚶嚶地說道:「我和你有一段姻緣。我是來尋你的,為什麼你要跑?」「我,我,我和你——有姻緣?」管庄如何敢信!
「玉皇大帝的女兒能嫁給放牛的,雷公的女兒就不能嫁給砍柴的?」
「啊——」管庄似信非信。此時他也不知自己是悲是喜,反正思維混亂,或者說思維凝固,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思維了。就連怎樣和雷女回到家的,他臨到死時也沒有想起來。
管庄和雷女在一起生活的第二年,生下一個小兒子,取名管仲。這孩子天資聰明,三四歲時,父親就為他請了當地頗有名氣的老學究為師。本來管莊家里比較窮,拿不起老學究索要的費用。好在老學究不是世俗中人,一試管仲的天資,知是可造之才,便免了全部學費。果然,管仲不負老師重望,凡是老師所教導的,稍稍一點就通,而且還能舉一反三,到九歲這年,就把老師一生所學掏空了。老學究搖搖頭,慚愧而又無奈地離開了管家。
也就是這年秋天的一天,突然天降大雨。正在屋中玩耍的管仲看到有九位美女扶著一輛彩車,緩緩來到自家門前。他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剛想喊母親看,母親已一把將他抱進懷裡,緊緊地抱著,親了又親。他不知為什麼母親哭了,母親的眼淚流在自己臉上。
忽然,外面一聲炸雷響過,母親急忙將管仲放下,哭喊著跑出屋去,跑上彩車。彩車緩緩離開,管仲突然意識到母親要離開自己了,
瘋跑出去,要追趕彩車,把母親拉回來。瘋狂的雨絲彷彿一條條無情的繩索,一根根捆住了管仲。他寸步難行,在哭喊聲中,眼巴巴望著母親消失在大雨中。
父親賣柴回來,聽說母親被雷車接走,一病不起,不出七天便也離開了人世。鄰居們幫助管仲把父親埋葬,回來的路上,突然間,晴天一聲炸雷,管仲家的房屋頓時著火。等人們趕去救火時,已經只剩下殘牆斷壁了。
年僅九歲的管仲沒有了父母,沒有了家,開始了他到處漂泊流浪的生活。當乞丐討來錢幣,或者給人家當童工賺來錢,他都捨不得花,都用來買書,無論什麼情況下,都沒有放棄讀書的機會。
這時候的齊國已經開始動蕩。由於齊襄公的殘暴,國內到處都是義兵和盜賊,弄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齊襄公只好命令自己的兄弟小白為大將,命令另一個兄弟公子糾為副將,帶兵平亂。可是,齊國已經沒有可戰之兵,國王的命令又不能不聽,無奈只好從新徵兵。小白的軍師鮑叔牙負責招兵買馬。
這天下著小雨,鮑叔牙正站在徵兵樓台上檢查徵兵工作進行情況,無意中發現人群中一位少年,被一圈紫色光暈照著,認定他不是一個凡人,便親自走下樓台,將他叫進自己的房間,要親自考試。
那少年不是別人,正是管仲。
這幾日,管仲討飯來到此地,聽說正在徵兵,便想只有當兵才會有出頭之日,就前來應徵了。鮑叔牙前後左右看看管仲,問:「你想當兵?」
「想!」管仲回答得很乾脆。
鮑叔牙笑笑說:「你的年紀太小,怎麼能上戰場呢?」
「我用不著上戰場啊!」
「哦——」鮑叔牙奇怪地問,「不上戰場怎麼殺敵呀?」
「啊,我用不著上戰場,指揮就行了。」
「呵——口氣不小啊。你能有多大本事?」
管仲想了想:「您可以考我呀!」
「那好,我先考考你的學問。嗯——」鮑叔牙想想說,「對兩幅對聯怎麼樣?」
「隨便,您出題吧!」
「那好,老夫就不客氣了。」鮑叔牙站在窗前向外望著,看到一戶農家正在垛牆,因為下雨的緣故,垛了一半的牆又倒了下來,立即有了上聯:「雨里築牆,搗一堵倒一堵。」
因為雨天屋裡比較暗,桌子上點著兩根蠟燭。門和窗都開著,不斷的有過堂風進來出去,蠟燭便著偏了。管仲剛進屋時就注意到了,所以順口對出了下聯:「風前點燭,流半邊留半邊。」
「好,再對一聯。」鮑叔牙贊一聲,從門前向遠處望去,見遠處青山的崖壁上長著一顆青松,頓時有了上聯,吟道:「岩上青松,伸出龍頭望月。」
管仲走到後窗前望向外面,原來是一個竹園,雨中竹筍勃發,正旺盛地成長起來,心中一動,立即有了下聯:「園中竹筍,擺開鳳尾朝天。」
鮑叔牙又在心中暗贊一聲,又出上聯:「夜浴魚池,搖動滿天星斗。」
管仲對道:「早登麟閣,力挽三代乾坤。」
鮑叔牙見他學問非凡,便又問了許多軍事和治國方面的學問,管仲不但對答如流,而且見解獨到。他心中暗喜:此人不但才華曠世,又有如此大的報負,今日能投到我軍,真是齊國之大幸。看來,齊國興旺,就在此人身上。鮑叔牙想到此處,立即給管仲辦了參軍手續,留在自己身邊做謀士。
一個月後,徵兵結束,又經過三個月的訓練,大軍即將開赴戰場。
管仲建議說:「因我到處流浪,對那些叛軍有些了解,其實都是一些烏合之眾。我軍訓練有素,無疑是殺雞用牛刀。何不兵分兩路?這樣可以早日結束戰爭,早日免除百姓苦難?」
鮑叔牙覺得有理,就向小白提出建議。最後,小白為一路,鮑叔牙為軍師,從左路進軍;公子糾為一路,管仲為軍師,從右路進軍。
果如管仲所說,大軍到處無不披靡。僅僅六個月,幾十處叛軍和盜賊,幾乎就要全部殲滅。這時在齊國都城又出現了意外。一些謀臣害怕公子糾和小白功勞太大,對齊襄公不利,就進讒言:「叛軍所剩無幾,已經不足為患了。公子糾和小白兵權太大,又得人心,應先防患未然。」
昏庸無道的齊襄公果然頒下兩道聖旨,命公子糾和小白回兵都城。當大兵快到都城時,又接兩道聖旨,只許公子糾、小白和鮑叔牙、管仲進城,其餘大軍駐紮在都城二百裡外。管仲覺得其中有問題,建議挑選四位和他們四人長相相近的人,扮做他們進城。而他們四人則扮做一般客商進城,如果沒有意外,便去見大王,若有意外,也便於脫離危險。鮑叔牙也覺得有道理,小白和公子糾便依計而行。
扮做他們四人的官兵走在前面,他們在後面不遠不近地跟著。那四人走進都城,拐過兩條街,開始向王宮走去。突然,衝出兩隊官兵,將前面四人包圍,不由分說地將他們綁了起來。
「不好!這四人很快就會暴露身份,我們趕快逃出都城!」
管仲發出警告,並一把拉住公子糾,鮑叔牙也一把拉住小白,急急奔逃。四個人剛剛逃出城門,就聽城內有人大喊,「快快關閉城門,別讓叛賊逃出城去!」
城門口進進出出的人很多,頓時一片混亂,四個人分成兩伙跑散了。鮑叔牙帶著小白逃往呂國避難,管仲帶著公子糾逃往魯國避難。
第二年,齊襄公被手下大臣殺死,推舉公孫無知繼承王位。又過一年,公孫無知也被手下大臣殺死,齊國一時之間沒有了國王。這時,公子糾借來魯國大軍,要回國繼承王位。小白從呂國借來大軍,也要回國繼承王位。兩路大軍遇到一處,各不相讓,打在一起。公子糾的軍隊人少勢弱,眼見不能勝利。管仲為了輔佐公子糾繼承王位,親自搭弓拉箭,一箭射出,正中小白前胸。小白應聲倒地。鮑叔牙急忙命人抬起小白帶領大軍撤退。
管仲立即整理軍隊,要保護公子糾向都城進發。然而,驕傲的公子糾認為小白已經死亡,王位非自己莫屬,便不再著急,反讓管仲為他打造大王乘坐的馬車,準備大王所用的一應物件。他要風風光光,氣氣派派地進入都城。
管仲苦諫,要求快速進兵都城,以免夜長夢多,可公子糾就是不聽。無奈,管仲至好遵命。等一些物件都打造完畢,公子糾得意洋洋坐在華麗的馬車上,消消遙遙走近都城,突然城門大開,浩浩蕩蕩擁出一隊兵馬來。端坐在馬上戴著王冠之人,正是小白。
原來小白並沒有死,那一箭雖然正中他前胸,可他戰袍內穿著護心甲,根本沒有絲毫受傷。他倒地裝死,完全是為了麻痹公子糾。公子糾果然上當。就在公子糾大搞排場之時,小白已經秘密進入都城,做起了國王。
公子糾看到小白,大驚失措,還沒回味過來是怎麼回事,小白手中寶劍一指,身後大軍沖將上來。公子糾所帶大軍正在懈怠之時,哪裡驚得起如此衝擊?不得不潰敗下去。管仲急忙召集左右親兵,保護公子糾一路潰逃,敗進魯國以圖後進。
小白穩穩坐上了國王的寶座,稱為齊桓公。齊桓公是個有遠大抱負的人,有志將齊國治理成天下最富強的國家,就向鮑叔牙問計。鮑叔牙便極力推薦管仲:「大王,只有管仲才能將我國治理成您所希望的樣子。」
大王怒氣沖沖地說:「可是,管仲是我敵人。」
鮑叔牙說:「大王若不把他變成朋友,將來有一天,公子糾在魯國養成氣候,那可是我們最大的敵人了!」
大王還是有些猶豫:「如果管仲願意歸順,我怎樣安排他位置呢?」
「大王挪能拜管仲為相,鮑叔牙願解甲歸田!」
齊桓公接受鮑叔牙的推薦,拜他為大將軍,率兵攻打魯國,讓魯國交出公子糾和管仲。魯國沒有善於帶兵的奇將,又不聽管仲之言,哪裡還是鮑叔牙的對手?不到一個月,齊兵已經打到魯國都城。魯王為求自保,只好綁了公子糾和管仲交給鮑叔牙,做為齊國退兵條件。
鮑叔牙將公子糾和管仲接進軍營,立即斬了公子糾,帶著管仲回兵齊國。大兵離都城還有一百里,突然接到聖旨,讓大軍暫時駐紮,不可再前進一步。鮑叔牙只好遵命就地紮營,正不知什麼原因,卻見一隊兵馬迎來,隨後紅毯鋪地,由王宮大門一直鋪到軍營主寨大門。此時鮑叔牙已知原因,急忙命人將管仲帶來。齊桓公也已到達,親自為管仲鬆開繩索,然後跪地拜倒在管仲面前:「齊桓公前來拜相!」
身後大臣將相印遞給齊桓公。齊桓公雙手托印舉國頭頂,等待管仲接印。管仲一時之間有些懵懂,又有些感動,不知如何是好。
鮑叔牙上前一步:「大王攻打魯國,其實只為你管仲一人。鮑叔牙從此解甲歸田,望你能全力輔佐我王實現振興國家之夢想。」
此時,管仲已盡知原因,想到公子糾果然不是可輔佐之人,才有此敗。小白能如此禮賢下士,還有什麼可求?急忙跪倒在地,接印在手:「大王對臣有如此知遇之恩,臣不敢有半點懈怠!」
齊桓公起身,拉住管仲的手一同坐進大王乘坐的馬車,沿著紅地毯直進王宮。
管仲成為齊國宰相,然而,卻從來不理國政。大王讓人將鮑叔牙請進宮來詢問原因。鮑叔牙想了想說:「大王,管仲出身貧寒之家,他沒有辦法讓那些名門貴族聽從他的命令啊!」
第二天早朝,大王封管仲為上卿。管仲叩頭謝恩。可是,一段時間后,管仲還是沒有治理國政。大王又將鮑叔牙請來詢問原因。
鮑叔牙想了想說:「他太貧窮了,無法讓那些富豪之人聽從他的命令啊!」
第二天早朝,大王將全國一年的稅收賜給管仲。管仲叩頭謝恩,可還是不理國政。大王又請來鮑叔牙詢問原因。鮑叔牙想了想說:「大王雖然做了古今國王沒人做過的禮賢下士,可是,您還是不完全相信管仲啊!這樣,他無法控制大王身邊的人呀!」
第二天早朝,齊桓公在管仲名號上加了一個「父」字,並且頒發聖旨,要求國人都稱管仲為仲父,不得再稱其他名字,而且還要凡事先告知仲父,然後再告知大王。
從此,管仲再無後顧之憂,大膽進行改革,振興國家,終於在不長的時間裡,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的第一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