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碰撞
聞言,掌柜的臉色一變,只覺腦中轟然一聲,天都快塌下來了。
他氣得連忙跺腳,指著人來道:
「那你還在這裡做什麼!快去攔啊,走啊!快去球場啊!」
隨即自己就先提著褂子,慌忙向球場而去。
此時的球場之上,樓絨絨一行人方分好了組,剛以拋球遠近定了擊球順序,尚未打初棒,忽聽球場入口處方向傳來一陣騷亂。
大家轉頭看去,只見一群人不顧莊園家僕的阻攔進入了球場,看見樓絨絨他們,情緒頓時激動起來,宛如來問罪一般,氣勢洶洶便走了過來。
幾人都察覺有些不對,樓絨絨眉頭微皺,任明昭和蕭玉兒已然自發地向前一步,擋在了樓絨絨和其他人面前。
等走近了,樓絨絨方才看清,這群姑娘里打頭的,似乎是戶部尚書於曉的寶貝女兒於倚竹,先前去別家府上參加宴會時曾見過一面,是如今京城貴女中炙手可熱的追捧對象。
單憑戶部尚書千金的身份,當然不足以讓她成為焦點,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帝王大婚多年,皇后卻仍舊未能為皇室孕育子嗣,因而諸臣想讓帝王重新選妃之心蠢蠢欲動。
於倚竹今年十七,早已過了正常人家女兒出嫁的年紀,戶部尚書卻依然未曾替女兒相看好婚事,上於府門提親的媒婆都被人家委婉地回絕了,任誰都免不了多想幾句。
而令這一傳聞更讓人信服的,卻是不久前,帝王在皇后舉辦的賞花宴上,曾經親口誇獎過於尚書的女兒,知書達理,容貌姝麗,旁人都未曾得什麼賞賜,偏生於倚竹,不僅得了皇上皇后的誇讚,還被賜了不少綾羅綢緞,錦繡釵環,顯見得是極為看重了。m.
也怪不得如今京城中將她捧上了天,就差沒直接把「未來的皇妃」幾個字掛在嘴邊了。
被人這樣捧著,於倚竹自己也難免有些輕飄飄踩不著地,心裡也早就認定自己會進宮,成為真正的皇貴妃,乃至於有一天代替蕭雲湘成為皇后。
作為蕭雲湘侄女的蕭玉兒心向自家姑姑,當然是早看她這副自以為是的模樣不爽了,如今又瞧見這夥人氣勢洶洶地,彷彿要來尋麻煩的模樣,乾脆抱胸斜眼將於倚竹上下打量一番,搶先開口道:
「喲,這是哪裡來的野狗啊,怎麼到旁人地盤上來亂撒尿呢?」
都是名門貴女,對面的人哪想得到,蕭玉兒一開口便是如此毫不避諱的污穢之言,當即便有於倚竹身邊的人紅著臉站出來出頭道:
「你……你……你好歹也是京城貴女,大家閨秀,怎能說出如此污穢之言?」
蕭玉兒目光從她身上掃過,好奇問道:
「喲,你又是打哪來的山野猴子,跳樑小丑,我罵狗,狗都沒還口呢,你急著上躥下跳做什麼?」
方才出頭的小姑娘臉頓時更紅了——氣紅的,愣是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了,只能指著蕭玉兒一直「你你你……」,顯見得是氣壞了。
不得不說,雖然蕭玉兒自覺口舌不利,但那是跟更無恥更不要臉的市井小人相比,跟這群平日里裝慣了文雅的世家小姐們拌起嘴來,那簡直是無往而不利。
於倚竹雖然自得,但卻不是傻子,原本莊園的人想盡辦法,攔著自己一行人不讓去球場的時候,於倚竹便心知有些不妙。
不過因著身旁一群朋友的吹捧,於倚竹依然默認他們仗著自己的勢,一路強行闖到了球場,就瞧見了樓絨絨一行人。
同為高官子女,於倚竹不怕蕭玉兒,但她卻一眼瞧見了蕭玉兒身後的樓絨絨,以及看似站在邊緣,對衝突並不感興趣的冷家小公子冷玉禾。
她伸手拉回了方才為自己說話的姑娘,向著樓絨絨的方向微微屈膝行禮:
「見過公主。」
方才說話的那小姑娘這才看到蕭玉兒身旁的樓絨絨,先是微微一驚,怕自己方才言行不當,可能得罪了樓絨絨,跟著倉皇行了禮。
緊接著她卻又想起來,身邊的於倚竹可是很有可能進宮為妃的人,到時候就算樓絨絨是公主,也比不得皇妃身份貴重,還得對著於倚竹行禮,頓時放鬆下來。
既然被認出來了,樓絨絨便也不客氣,眼神掃過於倚竹身後一群人,並未忽略對方也帶著的捶丸用具,開口卻道:
「於姑娘真是好興緻,此間莊園氣候宜人,環境舒適,又正巧能看到靈音寺山上的楓葉,這幾日楓林雖未全紅,倒也有一番別然風味,來此小住幾日,倒也不失為雅興。」
她分明看得出來,對方也是準備來捶丸的,但話里話外,卻刻意將對方定性為來莊園小住。
若是對方足夠聰明,就能聽得出來,她這是給對方台階下,但凡是個明事理的,都會順著桿兒下了,跟當今攝政王的義妹、皇帝親封的公主作對,實在不是個什麼明智的選擇。
於倚竹還未來得及說話,就有一門心思想著捧她臭腳的狗腿子搶先一步出聲,對樓絨絨道:
「公主難道看不出來嗎?我們並不是來莊上賞景住宿的,是被莊園少主邀請,來此捶丸的。」
於倚竹措手不及,心裡狠狠罵了一句蠢貨。
蕭玉兒頓時瞪大了眼,挺起胸.脯與那人對峙道:
「來捶丸?這莊園球場的規矩,一向是一日只招待一批客人的,我們專門提前同主家預定了,你們還想來與我們搶場子不成?」
那人雖有些微忌憚,但想著在於倚竹面前表現一番,表露幾分忠心,愣是梗著脖子回道:
「你們家大業大,有權有勢的,誰知道是不是你們仗著……總之我們於姐姐,可是莊園少主求著才來的,我們全都親眼所見,是決計做不了假的!」
蕭玉兒正要開罵,莊園的掌事終於氣喘吁吁地趕到了,眼見兩撥人已經碰到了一處,連忙緊張地跑來,解釋道:
「幾位貴客且慢,且慢且慢,此事原是我們辦事不周,諸位莫要因此爭執,互相失了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