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知廟堂高几何

第三章 不知廟堂高几何

閼與之戰後第二年,正是王31年(公元前269年),父親趙奢因為大破秦軍,卻在半百之年來了官運,很快就成為趙國武將之首,大將軍。在趙王何的有意扶持之下,趙奢被封為馬服君,馬服家也順理成章地成為趙國宗室中新興的一派勢力。那一年,剛好22歲的趙括也因軍功、趙國宗室的出身――當然,還有因父親的關係,趙王何的扶持,而使他有機會站在了朝堂之上。

那些日子裡,最讓趙括高興的事,不是父親趙奢被趙王何封為馬服君,而是站在朝堂百官之末,看著天下聞名的老將廉頗紅著眼,不服氣地眼巴巴瞪著父親指點趙國兵事。

以趙括現在的官職,不過是能赤著兩足立在眾官的身後,大殿最南面的一角;想要親身參於朝中議事,在百官面前一展自己的一身才華,不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可是他並沒有感到任何不滿,雖然百無聊奈,卻又可以自尋其樂。他遠遠地看著廉頗又在殿中跺腳,聽到他大聲罵娘,於是就尋思著廉頗心中一定在後悔:他廉頗老爺子去年為什麼不出動請戰,結果成就了父親的一世美名。

不過趙括回過頭來又想了一想,感到這位鬍鬚在戰場的血雨中被染的花白的廉老將軍,也是位不得志的名將。

在趙括所生活的這個被後人叫做戰國的時代,衡量一個為將為臣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不是他做了多大的官,手握多大的兵權,而在於此人能不能封為君候之爵。

論功勛,廉頗可是說是戰功卓著,在趙國,除了趙奢一人之外,可以說是無人能比。論資歷,他和趙奢、樂毅一樣,是武靈王時代所湧現的眾多青年將領之一。

當廉頗眼看著趙成、趙勝,連戰績平庸的趙豹拜為封君時,而自己卻還只是一名將軍時,年紀已經不小的他著急了;由是每有戰事兵禍,他往往是第一個站出來請戰的人;可閼與之役,他卻鬼使神差地成了個主和派,還落下了「怯戰」的壞名聲。

自詡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有攻城野戰之大功」的廉頗戎馬一生,在兵事上只有兩大敗筆:一是麥丘之戰,三攻麥丘而久克不下;二是閼與之戰,戰前怯陣――偏偏就是這次兩戰役,又成全了趙奢的英明,讓趙奢封爵稱君。所以也難怪與趙奢一般年紀的廉頗,卻像個老小孩一樣,處處和趙奢鬧彆扭。

「後人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也不過如此吧……」春風得意中的趙括,對父親的「政敵」廉頗卻是充滿著詩人般的複雜感情。

默默地看著兩位華髮白須的名將如孩童似地,在朝堂之上,為了諸如每天給戰馬供多少草料的小事,而爭執得面紅耳赤,正是少不經事的趙括的一大樂事。

樂事歸樂事,那日夜裡身死長平的夢,一直縈繞在他的心中,成為了青年趙括揮之不去的陰霾……

看著自己血淋淋站在高崗之上,揮劍向前,卻又中矢而倒地的樣子――夢越來越清晰了,趙括不得不開始盤算:要怎麼樣才能去躲過這場殺身之禍呢?回想起童年時代,本意是為了躲過被髒水淋濕,反而既弄污了衣裳,又為惡犬所傷的往事;趙括不由地在三伏之天,打起了冷顫:「我真的就會這樣窩窩囊囊死去。留下一個千古罵名嗎?真的好不甘心啊!」

趙括手中緊握玉圭,額前滲著點點汗珠,他又在發獃了。

趙括只顧著為自己的生死之事謀划,卻沒有發現,趙國朝堂之上的種種異像和微妙變化:他只是把廉頗與父親趙奢之間的不和與爭執,看成由真人出演的戲劇,卻沒有看到趙國朝廷之上,已經漸漸分裂成了兩派人馬。

其中一派是以平原君趙勝和馬服君趙奢為首的一文一武兩位趙國宗室貴族;而另一派人,也是一文一武,文的是名相藺相如,武的是名將廉頗,他們這派便是趙國的平民集團。

這兩派人馬,為了自己的小集團的利益,相互傾軋,儼然把趙國的朝堂當成了自己表演的舞台。每每朝議,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搞得廟堂之上是一片烏煙瘴氣。而兩派之中,又以性子剛烈的廉頗和秉性正直的趙奢之間爭吵最為激烈。凡是在無傷國家的「小事情」上,二人往往是一個指東,一個說西,有時意見不和,必定要爭得面紅耳赤,甚至都發展到了揮拳舞腿的地步。

「好在大殿上不允許他們這此武將執兵刃而入,否則,依這兩位忠直如火的老將的性子,必定會有一場血濺朝堂的械鬥上演。」趙括有時會這樣惡趣地想到。

在「不孝子」趙括把發生在廉頗和自家父親趙奢之間的黨爭當成樂事之時,他卻沒有注意到,在這廟堂之中,王台之上,還有另一個人,在私下裡笑得最開心。

此人便是本應該為了朝臣的不和,而憂心重重的趙王何。

此時此刻的趙王何面帶著一切皆握在手地般自若的淺笑,如天上的神明一般,俯瞰看王台之下,為雞毛蒜皮之事,爭吵得不可開焦的兩幫子臣子。趙王何並不生氣,卻和趙括一樣,美美地欣賞著眾臣工在自己面前演出的黨爭好戲。

趙王何,後人稱他為趙惠文王何。比起他那個以胡服騎射、滅中山國而永載史冊的父王趙王雍(趙武靈王、趙雍)來,他是位不那麼讓人矚目的亂世君主,甚至後世以「平庸」一詞來概括他的一生。可是正是在這位「平庸的王」的治下,趙國迎來了其霸權的顛峰時代。

對外,趙惠文王通過數次聯兵討秦,把經過商秧變法后,漸漸強大的秦國的勢力壓制在了西北關中一隅,使這個和趙國同宗的強國不得挺進中原,只好改攻巴蜀、楚地。他更借著五國伐齊的機會,把當時天下第一的強國齊國打成了二流大國,佔領了濟水兩岸最為富庶的產糧地。

戰國中期的東西兩個國君自詡為「帝」的強國,先後敗在了「平庸」的趙惠文王的翻雲覆雨和縱橫捭闔之間。趙國就是在趙惠文王的統治之下,東占齊國濟西、濟東的百里沃土,北拒匈奴於塞外築千里長城之外,西壓強秦兵鋒於河東,成了與同姓同氏的秦國並立天下的一等強國。

對內,趙惠文王先是在沙丘宮變中利用祖叔趙成,和大將奉陽君李兌把對自己王位構成威脅的哥哥安陽君趙章殺死;又在五國伐秦時,把國相趙成和領兵在外的司寇李兌這兩個在趙國專政數年的「軾君之臣」分而制服――一場漂亮的「兔死狗烹」之術非但未引起群臣自危,反到是引出了藺相如與廉頗那「將相和」的千古美談。他更是一手扶持、提拔起如廉頗、藺相如這樣的平民、國人出身的名將賢相形成平民集團,讓他們與趙國宗族勢力相制衡。

漸漸的,趙國成為戰國時期,君主權力最為集中的國家。趙王何的政令可以暢通無阻地在插著趙國腥紅色旗織的土地上貫徹。這在君權、相權相互鉗制的戰國七雄中,不能不說是個奇迹。

趙王何輕輕地拈了一下,下巴下面已經微微生出一兩根銀絲的鬍鬚,輕輕地咳嗽了兩聲。

眾臣們知道,他們的王要出面調停了,而他們在朝堂之上的演出,也要在這一聲咳嗽之後謝幕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周末年有戰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東周末年有戰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不知廟堂高几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