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對英國總體戰略 (下)
「弗蘭克公民,弗朗西斯特使希望將法軍能從加泰羅尼亞地區的撤軍時間,從5年縮減到2年,宣稱這是保證兩國密約最終達成的最重要保障。」忽然間,肖弗蘭提及了西班牙特使的1項要求。
「那你認為呢?」安德魯反問道。
肖弗蘭猶豫了片刻,說:「我認為縮短3年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我相信你在其他條款中有過類似的考慮或是伏筆。」
安德魯點了點頭,笑道:「哈哈,就按照你的思路去談吧。隨著《停戰協定》的簽署,未來3個月之後,東西比利牛斯兩個軍團的10萬大軍,將只保留1支3到4萬人左右的防禦性部隊,而其他的士兵,或是調入西方軍團,或是編入義大利軍團,或是選擇退役。
此外,我已說服救國委員會和軍委會,未來將秘密動員不少於8千名退役的法軍士兵,讓他們以個人名義加入到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的國民自衛軍。順便說1句,這個方案是迪亞納伯爵、卡柏萊男爵與拉洪克子爵3人的聯合建議。」
目前,馬德里方面與法國,在恢復加泰羅尼亞1714年之前的自治地位已初步達成了共識,後期的焦點依然集中於駐軍,1方面,是現有法軍的駐軍數量,以及未來的撤離時間表;另1方面,西班牙王國在加泰羅尼亞地區,是否擁有駐軍權,且派駐多少軍隊適合。
毫無疑問,這些扯皮拉筋的繁雜事情會很多,好在安德魯也不著急,讓肖弗蘭侯爵跟隨弗朗西斯男爵,前往馬德里,繼續談。
儘管安德魯半路改行當了警察,還成為將軍與政治家,但外交學院里學到的東西,還是記憶猶新。
能言善辯,又能保持耐心,這或許就是外交官所具備的基本素質。但絕對不能心直口快,過於急躁。
在沒有電報、電話、電視與互聯網的18世紀,歐洲各國的外交活動基本上都是1個漫長的時間過程。
西法兩國好歹達成了《停戰協定》,而在柏林,法國與普魯士的和談已斷斷續續搞了半年多,等到特使巴泰勒米回到巴黎時,依然什麼協議也沒達成,雙方僅有1個不靠譜的口頭承諾。
最主要原因是普奧聯軍剛剛在萊茵蘭戰場,取得了1場以弱勝強的重大勝利,莫倫多夫元帥憑著僅有10萬部隊,打退了法軍摩澤爾聯合軍團、孚日軍團與萊茵軍團,合計20多萬人的進攻,牢牢守住了萊茵河左岸,到比利時之間的廣大的德意志地區。
基於此,普魯士再度拒絕了共和國對萊茵蘭的天然疆域要求。
其間,在國民公會與救國委員會那裡,曾有不少代表提議讓「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安德魯統帥,前往萊茵蘭1帶督戰,統1指揮3個法國-軍團。
然而,此舉遭到包括卡爾諾在內,救國委員會大部分委員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法西兩國的《和平協定》履行完之前,安德魯不宜長期離開巴塞羅那。
而事實上,安德魯的確也想去萊茵蘭,看1看18世紀的亞眠、美因茨、科隆、波恩、杜塞爾多夫、杜伊斯堡。但是他也清楚,很多人還是非常忌憚安德魯-弗蘭克擁有的霍恩索倫家族的血統,因而並不敢將他調往萊茵河方向督戰。
回到眼下,安德魯考慮的中心問題依然是「哈士奇」計劃。
「在情報方面,」安德魯隨即轉向了目標,點了軍情局臨時負責人皮埃爾少校的名字。他說道:「軍情局除了為本次軍事行動收集必要的情報信息之外,還需要提前採取1系列輔助行動,為登6行動創造1個良好的政治與軍事環境。
具體1點來說,包括培訓愛爾蘭人聯合會的軍事成員,教導他們如何使用各種武器與爆炸裝置,如何選擇有價值的目標,實施潛伏、刺殺與破壞的活動;主動向愛爾蘭島進行滲透,拉攏本地的中小領主,尤其是天主教會的神職人員,必要的時候,可以變民族獨立戰爭為宗教自由戰爭。此外……」
愛爾蘭人聯合會的領導人是唐恩和菲茨傑拉德,儘管深受託馬斯.潘恩革-命思想熏陶,但作為「小布爾喬亞」的他們,其最初的主張,也不過是希望英國君主能修改1些針對愛爾蘭人的限制條款。
然而,即便是這種謙卑要求也嚴重的傷害了宗主國的利益,當然沒能獲得倫敦的任何認可,連平等對話機會也不給愛爾蘭人,在英國下院的某些議員甚至還提出了武力鎮壓,只是基於愛爾蘭人聯合會至今並沒有公開武裝反抗,而標榜言論自由的英國兩院也沒有就此達成共識。
即便是現在,已決定派遣密使與法國取得聯繫,準備武裝反叛的唐恩和菲茨傑拉德等人,依然沒有放棄與英國政-府的對話。直到傲慢的英國佬1次又1次的拒絕了愛爾蘭人的呼聲,在1796年的下半年,唐恩和菲茨傑拉德這才正式決定在愛爾蘭全境發動武裝起義。
1開始,唐恩和菲茨傑拉德等人幻想著將北美13州的成功獨立的經驗複製在愛爾蘭,但這種思路明顯不太可行。
其1,北美殖民地的軍事領導者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得益於他們早年加入過英軍,受到其良好的軍事訓練,而且為防備法國、西班牙以及印地安人的襲擾,英國人還默許北美殖民地13州的人民公開使用武器。因此,華盛頓將軍不需要任何訓練就能組建1支不遜於正規軍的民兵武裝;
可惜愛爾蘭不擁有這些條件,領導者缺乏軍事指揮能力,日後的士兵都是1些沒接受過正規訓練的普通百姓,武器彈藥上更無法大量獲得,唯1的可能是在戰場上是用更多的人命交換。
其2,北美殖民地距離英國本土遙遠,情報傳遞很不及時,增援部隊不可能早發夕至,等到他們抵達戰場時,形式已發生重大轉折;愛爾蘭並不具備這種優勢,從蘇格蘭上船橫渡海峽到愛爾蘭登6,只需要十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坐在白金漢宮的大英帝國的統治者有著充裕時間,考慮如何積極有效的鎮壓愛爾蘭獨立起義。
其3,北美殖民地擁有廣袤的原野以及地形複雜的山區沼澤,即使是經歷無數次戰鬥失敗,華盛頓將軍也能領導大6軍從容不迫地實施戰略轉移,利用游擊隊襲擾英軍,自己則尋找時機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可在愛爾蘭,從貝爾法斯特到科克,南北長度僅有300英里不到,東西兩端150英里,且地理位置大多為平原,丘陵,缺乏真正的山區,難以實施有效的游擊戰術。
其4,北美殖民地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謝當時英國的內政外交政策,對內搞得人民怨聲載道,對外已讓歐洲各國人神共憤,整個歐洲除了盟友普魯士和漢諾威外,諸如法國、西班牙、荷蘭、瑞典、俄羅斯、奧地利等國紛紛落井下石,明理暗地的支援北美殖民地的抗英鬥爭,以示對英國人的報復;
卻在如今,歐洲的大部分君主都參與了英國人主導的反法同盟,即便是不共戴天的美國人也與英國達成1攬子的諒解備忘錄,所以除英國死對頭的法國和西班牙兩國之外,想要獨立的愛爾蘭民眾很難獲得其他歐洲國家的支持。
安德魯繼續說道:「皮埃爾少校,我已通過軍事委員會和卡爾諾委員,向愛爾蘭人聯合會派駐巴黎的密使湯姆-克拉克發出了會面邀請,估計克拉克此刻已在前往巴塞羅那的路上。據我所知,此人是愛爾蘭人組織內部的絕對強硬派,1開始就鼓動建議1支愛爾蘭人的武裝力量,並在全島發動1場聲勢浩大的武裝起義。
未來與克拉克的談判,將由軍情局和你來主導,除了我之前所做的分析,我還提出給愛爾蘭人聯合會的武裝鬥爭幾點建議:
第1,即刻停止1切公開反抗英國人的宣傳,必要的時候,可以解散愛爾蘭人聯合協會,竭力改善與英國當局的關係。
當然,這不是繳械投降,而是不要去做不可能事情。上述舉動只是讓英國人沒有鎮壓愛爾蘭革-命者的借口,畢竟現在的英國還算是1個法制社會,有著民選的下議院議員,人民的呼聲還是有著1定的影響。所以,你們的主動退讓,會使得英國內閣無法公開彈壓。保留革-命的火種,只是為了下幾步的行動。
第2,建立專業的政黨和1支新式軍隊。
現在的愛爾蘭人聯合會顯得過於鬆散,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與退出,管理異常混亂,無法有效保密各類情報信息,這是個致命傷;同時,卻缺乏適合的革-命綱領,有效的組織結構,明確的革-命目標與團結對象等等,都沒有具體的加以詳細規定。所以必須建立1種團結、高效的新式政黨,由它來領導愛爾蘭人民開始武裝反英鬥爭……
強調1點,軍隊的建立不能在愛爾蘭境內展開,那樣只能留給英國人鎮壓他們的口實。在西班牙,在法國,在北美13州,在英國幾乎所有的殖民地都存在愛爾蘭移民與後裔的存在,也不乏同情革-命的愛爾蘭人。可以將他們其中的可造之才,送到法國的各個軍團效力,兩年之後,愛爾蘭人將有1支抵抗英國侵略者的軍事力量。
對了,我建議愛爾蘭人的新黨名叫『新芬黨』,其後建立的軍隊叫『愛爾蘭共和軍』。
第3,開展1種超限戰。所謂超限戰,超越1切界線和限度的戰爭。毫無疑問,英國是強大的,英國內部是相對團結的,英國的軍隊,特別是海軍更讓人膽寒。
不過,戰爭的主體是人,人是有思想的,愛爾蘭人沒有必要與強大的英國硬拼消耗,也消耗不起。但英國並非沒有缺陷,有的還是致命的缺陷,只要在戰鬥時間、戰場地點與作戰方式上合理運用,選擇愛爾蘭人擅長的手段去打擊英國人,就有贏得最後戰爭勝利的可能。
當然,有關超限戰的具體描述。規劃與實施,等到克拉克來到巴塞羅那之後,我們會繼續加以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