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連鎖反應(上)
正如「懂王」安德魯預判的那般,奧屬波蘭佔領區就是帝國主義列強,哦不,是哈布斯堡王朝殖民體系中最薄弱的1環。
和捷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等地的貴族高層,與奧地利統治者聯合起來,大4欺辱本民族同胞不1樣。
整個波蘭民族,上至擁有大批莊園農奴的大貴族、大農奴主,以中小貴族為主的自由派人士,以及代表自耕農和普通民眾的共和派,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積極爭取民族獨立。
當然,在波蘭的愛國者中間,必須將那些從普占區和俄佔區,逃亡到奧地利境內,曾經的波蘭農奴與半農奴剔除掉。
當革-命首都克拉科夫又1次發動起義的時候,這場革-命風暴就迅速波及到整個波蘭南部,在扎維爾切、盧布林、熱舒夫、凱采爾、索斯諾維茨、卡托維茨等地上演。
僅僅3天左右的時間,波蘭起義軍就掌控了差不多4分之3的奧屬波蘭(今以克拉科夫為核心的波蘭南方大部),光復了1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以及這片土地上的200多萬國民。
就在克拉科夫的民眾開始走出家門,在大街上載歌載舞,慶祝勝利的時候,身為起義總指揮的巴爾斯伯爵已經站在中心廣場,聖母教堂前的大台階上發表了「復國宣言」。
這位早已投效安德魯的波蘭大貴族,號召全體波蘭民眾與起義軍,以及法國人站在1起,同哈布斯堡王朝展開鬥爭。
緊接著,巴爾斯在克拉科夫,維比茨基在扎維爾切、費瑟在盧布林、阿克薩米托夫斯基在熱舒夫,克拉辛斯基在索斯諾維茨,依照統1部署,創建本省的省級起義工作委員會。
上述省級工作委員會的任務,就是對已經光復的農村、鄉鎮與城市,實施有效的行政控制,竭力保持該地區的安寧,防止社會和經濟方面發生問題或者矛盾,鞏固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
此外在9月8日,上述5省委員會派出了3位全權代表,聚集於戰時首都克拉科夫。在經過簡短的協商后,15人繼而選舉產生了1個領導波蘭民眾的中-央委員會,以及1個臨時執政官。
毫無疑問,巴爾斯的上述做法,都是遵從了安德魯「積極建議」。對於那些搶班奪權的活兒,法蘭西執政官敢說自己第2,全歐洲沒人說第1。
早在策劃這1場波蘭大起義之前,安德魯已經命令巴爾斯和法國軍情局暗地裡收集了1份大名單,羅列出所有拒絕承認波蘭自由軍團為唯1合法地位的不同政見者,並藉助馬丁內茲與奧地利軍警之手,將這些不聽話的傢伙全部清除掉,或是直接送到義大利戰場充當炮灰。
所以,5省起義委員會與中-央臨時政-府的組建,進展的相當順利,其中的反對聲音非常微弱,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9月8日下午,巴爾斯伯爵被正式選舉成為波蘭中-央臨時政-府的第1負責人(執政官);而遠在波西米亞山林區的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依然是全波蘭武裝部隊的總司令,兼自由軍團的總指揮;
至於東布羅夫斯基將軍,他被以巴爾博為首的中-央執委會,任命為波蘭自由軍團的副總指揮,兼克拉科夫師的師長。此外,東布羅夫斯基的好友,維比茨基也被任命為克拉科夫師的參謀長。
1797年9月9日,匆匆忙忙從前線趕回克拉科夫的東布羅夫斯基將軍,得到了中-央執委會晉陞他為波蘭6軍少將的任命。
不僅如此,東布羅夫斯基還從臨時執政官巴爾斯伯爵手中,接過了17世紀的波蘭民族英雄,名將斯特凡·恰爾涅茨基的指揮杖,正式擔當波蘭起義軍的總司令。
歷史上的恰爾涅茨基,被視為波蘭有史以來最有能力的指揮官之1。而他對撤到波美拉尼亞與丹麥的瑞典人的追擊(1658年-1659年),尤其是他與他的整支軍隊渡過丹麥的阿爾斯島的事迹,被寫入了後世的波蘭國歌《波蘭沒有滅亡》中……
很快,作為起義軍主要軍事負責人的東布羅夫斯基將軍,1方面是在繼續指揮前線部隊,向那些盤踞于波蘭南部,負隅頑抗的少量奧軍發動進攻;
另1方面,東布羅夫斯基將軍必須趕在兩3周之後,也就是哈布斯堡王朝從多瑙河前線調集了主力軍隊,對波蘭起義軍實施大反撲之前,大刀闊斧的擴充與整編軍隊。
當下光復區的波蘭軍隊,主要分為正規軍與自衛軍(民兵)兩種。正規軍就是剛剛成立的克拉科夫師團,該師團的骨幹就是波蘭自由軍團下派來的5千先遣隊官兵。
此外,還有從各個政治監獄里釋放出來的數千革-命者,以及響應了波蘭起義委員會的號召,從奧地利軍隊中反正的匈牙利、捷克、克羅埃西亞與斯洛伐克等民族的雇傭兵(軍警)。
整個克拉科夫師團的作戰單位,下轄3個步兵旅,分別由阿克薩米托夫斯基將軍,費瑟將軍與克拉辛斯基將軍擔當旅長。
此外,師團還擁有12個騎兵中隊,3個炮兵連,少量的工兵與輜重部隊。其總兵力達到了1.6萬人,差不多相當於兩個法國師團。其中,約瑟夫·扎賈澤科將軍擔當騎兵部隊的指揮官。
事實上,在中-央執委會內部,曾有人提出直接組建1個南方大兵團,召集出3萬兵力的1線作戰部隊,但這份提案立刻遭到東布羅夫斯基與維比茨基等人的堅決反對。
除了基於兵源素質不高,還有武器數量嚴重不足的考慮外,將軍們更多的反對原因,是基於克拉科夫師的作戰方式,並非要與奧地利軍隊進行硬碰硬的作戰,而是會隨時率領正規軍主動跳出內線,在森林、山區等外線,與奧地利軍隊開展游擊戰。
為此,在建設正規軍的同時,東布羅夫斯基將軍還需要各省與各市鎮都要建立1支自衛軍,配合主力部隊作戰。
其中,每十個家庭中調出1人,並於9月5日開始全民動員為正規軍的輔助人員(自衛軍),保證每個省的自衛軍數量不低於8千人。
這些非正規的游擊部隊大約有4萬左右,他們當下主要任務,除了衛戍地方,還需要配合克拉科夫師團,清掃小波蘭地區(南部波蘭5省)剩餘的奧地利軍警。
9月15日,殘留於小波蘭地區的奧地利軍警基本被肅清,5省全部光復。不僅如此,波蘭南部的大起義也逐漸向東波西米亞(捷克),以及斯洛伐克北部山區蔓延。
等到9月中下旬的時候,波蘭起義軍成功控制了進出東喀爾巴阡山脈與西喀爾巴阡山脈的好幾座城堡要塞。
當巴爾博與東布羅夫斯基等人在波蘭南部領導大暴動之際,遠在烏爾姆的安德魯也下令波西米亞方面軍、德意志方面軍與義大利方面軍從3個方向,同時向正面的奧地利軍隊發動進攻,延遲奧地利向波蘭南部調兵遣將,策應波蘭愛國者發動的大起義。
儘管如此,處於焦頭亂額的哈布斯堡王朝,依然從奧地利、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地抽調了2.8萬正規軍,包括步兵、騎兵與炮兵。
9月20日,奧屬喀爾巴阡兵團在特爾瓦納成立,出生於瑞士的約翰.康拉德.弗里德里希.馮.霍茨男爵,被弗朗茨2世皇帝任命為該兵團的指揮官。
這位霍茨男爵,於1739年4月出生在蘇黎世州里希特斯維爾的1個古老的瑞士家庭里。在從蒂賓根大學畢業后,曾先後在普魯士、俄羅斯、瑞士與奧地利軍中服役,並在1795年晉陞為奧地利6軍中將。
依照維也納皇帝與樞密院的指示,58歲的霍茨中將在成軍之後的第2天,也就是9月21日的拂曉時分,揮師北上,準備在翻越喀爾巴阡山脈之後,立刻撲滅始於克拉科夫的波蘭大起義。
在了解到上述軍情之後,東布羅夫斯基隨即命令克拉辛斯基的步兵旅,在5千名自衛軍的配合下,進駐位於西喀爾巴阡山的烏斯捷堡壘,防禦奧地利軍隊由南至北的進攻。
然而3天後,奧地利兵團掃清了烏斯捷堡壘的兩個外圍防禦陣地,在1番抉擇之後,克拉辛斯基下令放棄烏斯捷堡壘要塞,率部向西北方向的卡托維茲撤退。
對於這1支在撤退途中,依然還能保持建制的波蘭叛軍,奧軍指揮官霍茨男爵同樣派出了3千步兵,以及2個騎兵中隊繼續追擊。
至於兵團主力的目標,仍舊是波蘭叛軍的大本營,克拉科夫。
在北上過程中,奧屬喀爾巴阡兵團在克拉科夫南郊的謝普拉夫村,遭遇到由費瑟將軍指揮的4千波蘭正規軍,以及1萬多自衛軍的頑強抵抗。
在持續數日的血腥戰鬥中,奧地利與波蘭雙方都傷亡慘重,各自損失了3千人。
9月27日中午,奧地利軍隊憑藉兵力與火炮的雙重優勢,最終佔領了謝普拉夫村,費瑟將軍指揮的波蘭軍隊被迫向東北方向撤退。
見狀,霍茨男爵再度分兵1部,繼續追擊從謝普拉夫村撤退的波蘭軍隊。至於擁有1.5萬人的奧軍主力,在霍茨中將指揮下,於當晚佔領了幾乎是空無1人的克拉科夫。
因為連續的高強度作戰,奧軍官兵同樣是非常疲乏,身為指揮官的霍茨男爵接受了部下的建議,允許在克拉科夫修整1日。
儘管波蘭軍隊與民眾早早的撤離了這座城市,但各種生活物質都完好無損的保留了下來,大大小小的倉庫里堆滿了穀物、草料,以及磨好的上等麵粉等,這令奧地利軍需官喜出望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