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建設醫館
「是何人解決的這個問題?」
高駢出言詢問道,他前番可是許下承諾有賞,
「稟州牧,聽聞是一個名叫華佗的醫士,」
張昭稟告道,
「華佗?」
高駢的眼前一亮,在當下這個年代,華佗的醫術基本就是一個bug級別的存在,
「傳我命令,召此人前來郯縣,同時,令各郡長官,嚴禁傳出有藥方的出現的事情,」
「諾!」
張昭點頭道,
「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失弱曹軍,到時候,打曹軍一個出其不意!」
高駢笑道,
「不過,州牧,在下聽聞袁術有一統豫州的心思,他派遣手下張勳擔任豫州刺史,正秣馬厲兵,等待出兵,」
張昭出言提醒道,他們眼下進軍,就是要從魯國進軍,而袁術的軍隊,也有意攻打他們,
「哼,求之不得,他若敢來,我定教他有來無回!」
高駢自通道,當下徐州休養這麼久,兵力充沛,可以調動的軍隊超過十萬,麾下的將領也有數十員,
五日後,華佗一路舟車勞頓,來到了郯縣,
「在下華佗,字元化,拜見州牧!」
華佗拱手拜道,
「元化不必多禮,請上座!」
高駢拱手拜道,
「這……多謝州牧!」
華佗遲疑了一下,當下醫術屬於方技,故而是賤業,而高駢對他卻是多有推崇,
「此番應當是我感謝你才是,你這藥單,價值千金,拯救了我徐州人民,」
高駢笑道,
「州牧過譽了,在下不過盡分內之事,」
華佗擺手道,
「聽聞元化醫術高超,可有定居?」
高駢出言詢問道,
「稟州牧,在下並無定居,於四處救治病人,採集草藥,」
華佗搖搖頭,
「這是為何?」
高駢追問道,他是想讓華佗在徐州定居的,這樣以後,再遇見流感,手下也有一個拿的出手的醫師,
「稟州牧,當今天下學習醫術之人甚少,尋常百姓得病以後,甚至要靠符水治病,故而在下雲遊四方,便是想救治百姓,」
「在下已經習慣了居無定所的生活,每每所開心,便是救治那些窮苦的百姓,」
華佗嘆息道,醫者仁心,同樣,他雲遊四方,也可以應對各式疑難雜症,提高自己的醫術,
「那元化,不若這樣,你且在我徐州定居一段時間,由我州牧府出資,開設醫館,由你擔任首任館長,傳授醫術,」
高駢出言詢問道,既然留不住華佗,就讓他在此處創造價值,教導醫術,
「稟州牧,在下是一個閑雲野鶴之人,」
華佗就出言委婉的拒絕道,
「元化先生,話雖如此,可憑藉你一人,可以救治多少窮苦百姓?而你一旦將醫術傳承出去,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幫助救治窮苦百姓,」
「本州牧可以承諾,對於窮困百姓,不收取任何的費用,就當作是對元化你的補償,如何?」
高駢出言道,他知道華佗無心仕途,只能從另一個方面去誘惑他,
「這……」
華佗愣了一下,高駢所言,確實有道理,
「並且元化先生平日里所需的藥材,皆有我州牧府提供,本州牧會於各郡設置醫館,元化先生照樣可以為百姓看病,」
「眼下天下醫士稀少,
其中大部分又學藝不精,導致很多病本來是小病,因為庸醫導致成了大病,若是元化能教導更多學藝精良的醫術,就可以避免這樣的災禍發生,可謂是造福於天下百姓!」
高駢繼續給華佗戴高帽子,又不是人人都像華佗這種,一心鑽研醫術,無心仕途的,
「如此也可,只是在下有言在先,最多三年,三年之後,在下會離開,前去雲遊四方,」
華佗出言道,思來想去,定了三年的界限,
「如元化先生所言,到時候,在下一定不會加以阻攔!」
高駢點頭道,三年的時間,培養一群能治病的醫士足夠了,況且他聽聞華佗還有徒弟,
既然師父的道路走不通,他就去走徒弟的道路,
「這裡的錢,便是作為此次感謝先生出手相救徐州!」
高駢一拍手,兩個士卒便抬上來一箱黃金,
「稟州牧,在下雲遊四方,居無定所,此物於下在下無用,州牧若是有心,便用於去救治州內百姓,」
華佗僅僅看了一眼,眼神就離開了,開口道,
「既是如此,我便下一道命令,從今以後,元化先生在徐州境內藥鋪購買藥材,皆無需支付財物,用當地的縣衙代為支付!」
高駢開口道,華佗真的是視金錢如糞土,
他的眼裡,恐怕真的只有醫術,也難怪他的醫術會如此高明,
因為他的心思都在那上面,而不在於搞錢與仕途之上,否則以他的才能,想要賺錢,以及進入太醫院,都不是問題,
「多謝州牧!」
華佗拱手拜道,
翌日,高駢則頒布修建醫館的命令,同時先抽調部分軍醫以及地方郎中,部分青年前往學習醫術,
「稟州牧,醫士乃是賤業,而州牧為推行醫術,所花費甚多,」
張昭前來勸諫道,高駢的一通行為下來,花費在醫館上的錢已經上億了,
「長吏,這個花費值得,」
「若是沒有華佗,此番流感下來,我徐州人口會受到損失,春耕會受到損失,影響甚大,」
「況且每次大戰,都有很多士卒受傷,若是有醫術高明的醫士,便可以拯救的他們的性命,」
高駢出言解釋道,
「明白了,不過,州牧重心應當還是推行文化,」
張昭出言道,
「我明白,只是眼下徐州尚未安穩,四周都是戰爭,待穩定以後,我有打算建設一個徐州書院,」
高駢出言道,現在徐州上面有曹操,呂布,左邊,下邊有袁術,
沒有一個穩定的環境,隔三差五就干仗,尤其是前番琅琊還發生屠城慘案。那些讀書人怎麼可能過來,
「眼下的情況,確實不適合,」
張昭點頭道,若不是高駢守住徐州,抗住了壓力,相當一步文人都已經逃離徐州了,更何談在此處建設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