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東方港口的昌盛
後續的兩年內,新異的銷售模式讓陳遠明的東方港口賺得盆滿缽滿;陳遠明的名聲也在內陸圈內大漲,逢人見到陳遠明都改口叫陳老闆;
此時的陳遠明也和家慧擁有了第一個女兒,名叫陳意清,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女兒,不知道是基因規律還是什麼原因,女兒都像老爸,陳意清這個小女孩就像極了陳遠明,沒有繼承她母親的單眼皮,隨了她父親的雙眼皮和小俊臉兒;
如今有了孩子,陳遠明反而放慢了工作節奏,平時帶著孩子和自己的夫人東逛逛西逛逛,日子過得很滋潤自在;
東方港口最昌盛的時期,便是陳遠明在一次和一些留洋回來的學生交流,在聊天得知,如今港口售賣的海鮮,只是當前內陸的市場需求,如果可以把海鮮加工成袋裝或者罐裝,那將會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到時想怎麼賣便怎麼賣;
這讓陳遠明思考了很久,而且還和家慧去了一趟上海,在那裡陳遠明看到了更多的洋人在推薦各種各樣的產品包裝機示意圖;這無疑是刷新了陳遠明的三觀,從來沒見過如此高科技的自動機器,用來打包麵包、白面等糧食的機器;
陳遠明也是在自己的產品上展開技術革新,他把海魚油炸,然後購買了西洋包裝機進行包裝打包;新產品在上海大賣,隨後在圈內崛起了一股新品潮,眾人稱他為營銷鬼才;
同行也紛紛效仿,包括碼頭北的阿彪也想學陳遠明的做法,但是阿彪比較愛面子,自己本來就有很多固定的經銷商在他這裡拿貨,看陳遠明的港口規模沒他的大,營收的肯定也沒他多;後來也沒有按陳遠明的銷售方式去走;
陳遠明平時經常抱著自己的小女兒在自己的港口上閑逛著,因為包裝的海鮮產品在港口附近也開了包裝作坊,一天來回走兩趟便能看到實際的生產情況;
海魚雖然油炸,但是紙質的包裝並不能延長太久的質保期,油炸過的海鮮可能過個三四十天就變質了;
陳遠明心想能不能找到一款金屬的罐頭包裝機把海鮮裝進罐頭裡,於是四處托關係找人合作,後來在廣東汕頭找到了本家陳丙秋先生;
陳丙秋先生是專門做肉類罐頭的,經驗豐富,陳遠明經過陳丙秋先生的指點,開始對魚肉進行添加食用鹽、醬油等油炸;並且通過陳先生的推薦,終於上了金屬罐頭設備;
民國24年(1935)這個時期便是陳遠明東方港口的昌盛時期,這個時候他首次拉上以往的合夥富商,開始大搞罐頭生產,在國內外賣的如火如荼;
這時的他招的工人也越來越多,很多以往跟他做山匪的弟兄都給他安排開始做管理;唯獨小朱和胖子兩個是大管理;
長遠的眼光讓陳遠明的庫房堆滿金山,他開始到上海銀行註冊賬戶,存儲自己的資金,讓人幫他把產業註冊合理規範化;
幾個月下來,陳遠明旗下擁有的作坊、港口、漁船、罐頭等產業都成立了公司;此時國內已經有很多富商比他起步得早的有很多,陳遠明也在水產業內一路高歌,躋身圈內數一數二的大老闆,圈內給的外號:經商鬼才;就連上海杜先生都在《申報》上看過他的公司廣告;